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全媒体访谈”之二十:精准精细服务,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发布时间:2018-06-08 07:26:58来源:湖北日报

 

【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推动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让养老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湖北日报讯 图为:嘉宾彭文洁(左二)、刘辉(左三)、赵琛徽(右一)接受记者访谈。熊承刚在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接受连线访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麟 博尔塔拉报记者 琴德玛 通讯员 张泽文

访谈嘉宾

省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彭文洁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 刘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导、教授 赵琛徽

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党委书记 熊承刚

民者,国之根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殷殷嘱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

我省老年人口数量众多,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再加上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农村“空心化”现象,如何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明方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日前,湖北日报举办第二十场“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全媒体访谈,邀请省老龄办、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家和基层养老机构负责人深入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重要思想论述摘要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要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搞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要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配套政策法规,统筹好生育、就业、退休、养老等政策。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政策、扶助老年人慈善支持政策、为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促进各种政策制度衔接,增强政策合力。

●要着力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要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思路,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统筹协调转变,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形成老龄工作大格局。要保证城乡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挥有关社会组织作用,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完善社区服务,让家门口养老更舒心

主持人:家门口养老是绝大多数老人的心愿,但医、食、住、行等养老难题困扰着许多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困难群体。请问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彭文洁:习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根据我国国情,国家确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是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养老的需求,发挥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补充性作用,满足一部分老年人通过社区和机构养老的需求。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并不是说家庭养老过时了,而是“居家养老”包括了家庭养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现在还是将来,家庭养老永远都不会过时,也不可或缺,因为它在节约成本、精神慰藉和亲情关爱方面具有其他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优势。

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要求,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满足绝大多数老人家门口养老的需求,我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繁荣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尽快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优质化的需求。

刘辉:家门口养老,社区服务建设是关键一环。习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强调,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2016年11月,武汉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过一年的试点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创新发展“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社区为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嫁接、植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之中,围绕助餐、助洁、助医、远程照护开展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行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50余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运营社区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医养服务融合发展,全市已有1/3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机联合,60%的社区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服务店和签约服务。

今年省民政厅将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要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广武汉等地试点经验,加快建设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落实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丰富供给主体,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运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以“互联网+”为主线,串起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为老服务“三个重点”,充分利用各类养老、卫生服务资源,促进线上线下服务对接,延伸养老服务半径,主要围绕“三助一关爱”(助餐、助洁、助医、空巣老人关爱)开展服务,推广智能养老产品和技术应用;将推进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纳入地方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就地就近养老的愿望和需求。

赵琛徽:居家养老,完善社区配套服务是基础。政府应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新楼盘时,充分考虑社区老人养老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困难家庭,给予特殊关爱;推行长期护理险制度,解决失能失智老人、重病老人等护理难题。

熊承刚: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要注重发挥优质资源效应,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江汉区福利院一直致力于全省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参与制定全省养老护理标准,同时,积极发挥养老资源品牌优势,向周边社区辐射,为老人们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补齐农村养老短板,让空巢老人更暖心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随着青壮年外出,空心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凸显,请问农村养老如何补齐服务短板?

彭文洁:农村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短板,也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着力完善老龄政策体系,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体系,去年全省发放高龄津贴8.38亿元,惠及129.05万名高龄老人,其中农村69.82万人,发放高龄补贴4.53亿元;提高农村老年协会组织覆盖率,全省已建成农村社区老年协会19804个,占比84.89%。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抓好相关养老法规政策文件的落实,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刘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省民政厅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湖北省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加强乡镇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同时,向有需求的农村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开展代养服务;摸底农村留守老年人情况,准确掌握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数量规模、经济来源、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照料情况、存在困难及监护人联系方式等信息,有针对性开展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推广互助和为老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要按照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多元供给的思路,尽快在养老院服务质量上改善,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赵琛徽:城乡养老服务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习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扎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建议政府把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尤其是向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特困老人倾斜,在鼓励互助养老的基础上,政府负责兜底满足其基本的养老需求,其次,还要倾情关怀农村留守老人,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创造条件让子女多陪伴父母。

发展医养融合,让幸福晚年更安心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强调,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当前,医养服务已成为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养老需求之一。为了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倡导发展医养融合,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请问我省医养融合发展情况,还面临哪些难题,从政策到资源还需要哪些支持?

彭文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医养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也是夯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医养结合涉及到养老服务的方方面面,既涉及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也涉及机构养老,但重点在社区和家庭。医养融合发展的难点在基层,关键点也在基层,也就是说应当按照医改强基层的要求,把健康服务延伸至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和家庭,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大做强,把家庭医生制度落实好,把老有所医落实到社区和家庭的每一位老年人身上。

刘辉:对于绝大多数老人而言,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医院+养老院”的医养结合,迫切需要的是医养深度融合的日常生活照料,以及不以治病为目标,而是以减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命质量与尊严的护理和康复。要真正实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养老为主、医疗支撑”的医养深度融合。

2016年5月,我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医疗机构提供“医养一体”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医营”服务、农村“两室联建、医养结合”、乡镇福利院与乡镇卫生院“院院合作”等医养结合发展模式。

赵琛徽:老有所养离不开医疗保障,医养融合不要一味地求大求全求豪华,要因地制宜顺应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我认为,医养融合发展关键在社区,要实现社区的养老机制和卫生医疗机构的无缝对接,切实解决医养融合发展中的医疗费用异地结算问题,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执业,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待遇。

熊承刚:2014年4月,江汉区社会福利院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携手肩负起了为全国养老机构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远程医疗的使命。4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在养老机构内开设医疗机构,让老人就诊更便捷,实现了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的有机结合,配置护士从事护理员的工作,对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探索出“医、护、卫”结合的护理新模式。

链接

三份城乡社区养老样本

武汉市武昌区东亭社区——

幸福食堂,品尝家门口养老好滋味

民以食为天,居家养老,一日三餐让许多独居空巢老人头疼不已。如何解除他们居家养老后顾之忧?社区党委书记王学丽介绍,东亭社区探索建立幸福食堂,社区提供场地,减免水电费,社会组织承包经营,志愿者义工积极参与,政府补贴部分运营费用。多方共同努力,老人不仅吃上美味实惠饭菜,还能欢聚一堂,分享快乐,驱散孤独,幸福感越来越强。

老人们反映,食堂饭菜合口味,荤素搭配,而且实惠。食堂卫生也让人放心,后厨案板、洗菜池干净整洁,厨师统一着装,菜品每天统一配送。

远安洋坪镇洋坪村——

为困境老人请“保姆”,空巢变暖巢

银发浪潮下,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养老矛盾日益突出。

洋坪村党支部书记许传平介绍,远安县出台政策为农村留守老人聘请看护人,洋坪村筛选了18名困境老人,他们大多患病在家,生活困难。村里为他们聘请“保姆”,头疼脑热,有人及时送医送药;生病住院,政府更出钱聘请护工,悉心照料。

专家认为,远安为农村困境留守老人请看护、护工,这种邻里守望、互助养老模式,接地气、投入少,社会效益显著,有效弥补了农村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值得推广。

武汉市硚口区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云端养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016年4月,硚口区建立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借助云平台,老人足不出户,通过手机软件呼叫,平台接到指令后迅速分派任务,为老人提供助餐、医疗、家政等服务。

新平台开通以来,区政府投资建成幸福食堂;400多名社区医生进驻平台,为老人提供巡诊问诊等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区政府还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在44个老年人服务中心(站)设置家政点,为老人提供护理等家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