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以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加快农村客运发展为主线,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政策支持、突破重点难点、狠抓协调督办,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孝昌山区特色的农村客运发展之路。截至4月底,累计完成路基加宽194.4公里,修建错车台346个,完善安保设施59.4公里,改造危桥6座、207延米,新建候车亭70个,招呼站45个,全县通客车行政村数、通村覆盖率达90.3%,为实现“三万”活动和年底“村村通客车”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科学编制规划,扎实推进“村村通客车”工作。孝昌县组织专人深入全县十四个乡镇区摸清家底,并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制订了《孝昌县农村发展客运规划(草案)》。其后,分别专门召开了各乡镇区相关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关人员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先后5易其稿,最后经专家评审,正式出台了《孝昌县农村客运发展规划》。该规划目标明确,基础数据翔实,编制科学,符合孝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全面实现“村村通客车”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破解资金难题,全面推进通村公路提档升级。孝昌是湖北北部的山区贫困县,受地形地貌限制和资金筹措压力的影响,通村公路标准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村村通客车”工作的整体推进。面对困难,孝昌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把这次“村村通客车”工作作为全面推进通村公路提档升级的一次重要机遇。充分发动群众,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破解资金难题,全面高标准推进通村公路的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资金“撬”。县政府除积极争取整合上级项目资金外,从财政拔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各乡镇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绿化和安保工程的以奖代补。补助资金打破吃大锅饭的做法,按完成的实际工作量所需资金的一定的比例进行拔付,实行多做多得,极大地调动了各乡镇的积极性。各乡镇也自筹资金700余万元支持“村村通”工作。
二是鼓励部门“帮”。利用这次三万活动的契机,县委县政府从全县各部门抽调近500余名干部和省市工作队员一起分驻全县445个村(社区),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加大考核力度,层层传导压力,调动各部门积极性。省、市、县各工作队也从本单位本部门有限的工作经费中挤出了近357万元的资金用于改善通村公路的基础设施。
三是带动群众“筹”。孝昌县委县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以各种形式主动参与。道路扩宽需要占用土地,大部分群众主动放弃或少要补偿,培路肩需要渣土,群众主动提供山场荒坡,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掀起了农村道路升级改造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四月底,全县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共筹资130余万元,筹劳近50000个。注重发动本土成功人士和爱心人士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压力,共募集资金近300万元。
四是市场运作“补”。各乡镇、村还积极探索出一条市场化办法,通过转让路旁植树的经营权推进通村公路提档升级10余公里,结合土地流转、基地建设发动企业老板投资近80万元拓宽道路近16公里。
三、创新“四通”模式,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孝昌县在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办法,探索建立了四种模式。一是延伸通。根据前期调查摸底,立足现有客运班线,采取冷热搭配的办法,车头向下,将客运班线延伸到相邻村组。通过调整客车25台,延伸线路14条,解决了25个村通客车的问题,四月底已基本调整到位。二是新增通。对于人流相对集中、通车条件较好的地方,我们立足现有客运企业,新开辟农村客运班线16条,解决51个村通客车的问题。目前己联合审批客运线路14条。三是区域通。对人流相分散、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地方,我们采取区域经营的办法,整合现有客运资源,划定经营区域,不固定线路、发车时间、停靠站点,主要满足群众赶集、学生上学等日常需求。在全县我们选择了4个区域实行区域经营,解决了11个村的通车问题。四是约租通。对地理环境特殊、客流量少、不适宜开通固定班线的行政村,我们采取村口刷牌、电话预约的办法,投入小型客车5辆,解决10个村的通车问题。
为了保证开通的客车留得住,孝昌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孝昌县村村通客车补贴标准》,对新购客运车辆按购车款的10%给予购车补贴,对延伸和新增的客运班线按每年每座500元给予经营亏损补贴,对约租、区域经营的车辆按服务的行政村个数村平1000元进行补贴。经营性亏损补贴由财政出资,暂补三年,同时强化相关部门、乡镇村的考核责任,实事求是,加强监管,防止恶意套取政府资金。对客运车辆实行补贴政策,有效缓解了经营业主的压力,确保了农村客运长期健康发展。
(作者: 编辑:刘文颖)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