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救援报道专题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宜昌殡仪人员赴沉船现场救援 48小时夜以继日奋战
发布时间:2015-06-16 12:42:48来源:三峡晚报进入电子报

救援队员在施救现场

殡葬车紧急集结奔赴一线

小憩片刻,即将投入紧张救援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刘巍 箫笙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许,一场骤风暴雨无情地卷走了400多人的生命,一时间亿万人的目光聚集到了长江岸边的小城——监利。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在监利段突遇龙卷风顷刻翻沉,狂风暴雨,巨浪滔滔,456名旅客和船员陷入绝境,牵动起一个民族的神经。

  在险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各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结。6月2日,宜昌市殡葬管理所召开紧急会议,迅速联合当阳、枝江、点军、夷陵、猇亭、长阳、远安各县市区殡仪馆成立“东方之星”事故救援与善后处理工作小组,调集10台遗体接运车、10个移动冰棺及25名一线殡仪工作人员,于6月4日早晨7时30分奔赴监利……

  紧急集结奔赴救援一线

  “一到现场,我被现场气氛震撼了。随着打捞的推进和船体浮出水面,被送来的遗体越来越多,我们随时都是紧急状态,连续奋战达48个小时。”江水无情人有情,50多岁的刘传刚,宜昌市殡葬管理所所长,是这次救援队的领队。对于年过半百的刘传刚来说,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面对生死。“自船体扶正后,我们基本上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一听到现场有声响,刘传刚就立马惊醒起来,催大家快点,马上开始工作。”市殡葬所礼殡班黄娟回忆起在现场救援时的情景。在现场,救援队被分为两组:一组在监利殡仪馆协助完成遇难人员的收殓工作,一组负责协助把遇难者遗体从监利运往附近的江陵、潜江等殡仪馆。

  黄娟所在的组在监利殡仪馆负责收殓工作,对于经验丰富的黄娟来说,处理这样的遗体更要格外细心、有爱心。我们只能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给逝者洗头和身体,然后用棉花轻轻拭去遗体清洗后留下的水渍。

  悲莫悲兮生别离!“东方之星”客船乘客中年龄最小的3岁小女孩遗体,就是黄娟他们组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完成的清洗工作。“小女孩穿着花边小裙子,在灾难面前,生命真的很脆弱。”队员陈长浩讲完不再说话。记者不忍心让他再回忆更多的细节。滚滚长江能冲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冲不走我们的坚强和人间大爱。

  “尽量让每具遗体的收殓工作都能达到平时工作标准。当时有一位老人的遗体袋中还有一串手珠,我尽量绷开后,轻轻把手珠戴在了老人手臂上。”外表看起来有些斯文的队员周靖,一边做着简单的手势,一边描述着现场的情景。

  跌入清洗池爬起继续工作

  “东方之星”起浮作业从6月5日16时6分开始,到18时50分许,船体整体浮出水面,搜救人员进舱作业,遗体被大量搜救出来。

  谈起整个救援行动,所有队员都提到了一件事情:张乐跌倒进了清洗池。“连续奋战,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对于饮食完全没有胃口,身体肯定受不了。我们把张乐扶起来后,他立马又投入到工作中。”黄娟回忆起当时那惊心的一幕。

  “清洗池就是冲洗遇难者遗体上的泥土和血渍,在冲洗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小心。”黄娟说她脑海中始终有那幅画面,救援回来后,她和同事熊璟毓买了几个大蛋糕狂吃,希望能忘掉现场那些记忆。“我们能做的就是为遇难者遗体清洗、消毒、整理容妆时,尽可能的让遇难者容貌恢复原样。”黄娟语气有些凝噎。

  让熊璟毓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她在清洗遇难者遗体的时候,手套破裂了,她也来不及更换,因为遗体还在不断的被送进来。轮班休息的时候,她才换上了双新的手套。我们采访的时候,距救援结束已经3天了,熊璟毓的脸色仍旧有些苍白。

  刘传刚告诉记者,救援队中有四五个都是殡葬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有来自防腐整容专业,也有殡仪服务专业,大家都有丰富的行业工作、实战经验,我们只是想用更专业的水准,尽最大的努力,让逝者体面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当时,由于天气和水土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人都感冒严重,大家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互问有没有感冒药,但没有一个人因病休息。整个收殓工作组和自愿者、社会各界的救援队一道不间断作业,连续工作两昼夜基本没合眼,共收殓172具遇难者遗体。

  殡葬车上48小时随时待命

  “穿着厚厚的防化服,天气又特别闷热,就像蒸桑拿一样,有时候实在憋不住了,就干脆脱掉防化服,虽然也担心细菌的感染,但当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刘亮回忆起当时运送遇难者遗体的过程。

  对于转运遗体的胡晨、刘亮他们来说,劳累和异味还不是最让他们困扰的事情,最痛苦的是蚊子多。夜晚临近的长江岸边,蚊子盛行。他们48小时都要呆在车中随时待命,运输车中只有靠吸烟,在驾驶室里点蚊香来驱赶蚊子。

  胡晨这一组的任务是把一部分遗体从监利运送到附近的江陵、潜江等殡仪馆,运送冰棺的车内比较狭窄,上车搬运的过程中,完全只允许侧身去搬运。刘亮胳膊上至今还有一条很明显的血印,就是在搬运车上划的口子。“当时也没有消毒药物去处理,事后才简单地处理了下,还好没有发炎。”他淡淡地讲述着。

  1994年出生的向翀是第一次参与救援行动,一直在殡葬管理所做殡葬主持工作的向翀,对于眼前的救援现场特别不适应。白白胖胖的大男孩向翀平时根本不抽烟,为提神他狂抽烟,把风油精滴到烟头上吸。

  现场的条件相当艰苦,收敛遗体就在简易的救灾棚中进行,白天气温高,就像蒸笼一样,大家都只想快点把工作做完。黄柯回忆起当时的现场情景。很多人累了就坐到旁边的椅子上,或者席地而坐,十分钟的短暂轮休时间都能睡着。

  经过4天3夜的救援工作后,所有人员顺利完成救援善后工作任务,于6月7日下午回到了宜昌。所有救援人员的默默付出只为安静有序地护送遇难者走完最后一程,为逝者装点生命最后的尊严。

  6月10日下午3时30分,就在我们采访之际,他们又接到新任务,火化工和收殓工需要再次出发,协助处理善后工作……采访结束,走出宜昌市殡葬管理所,外面艳阳高照,面对生命戛然而止的音符,我们不得不埋怨命运的残忍和无情。唯愿天堂没有痛苦,更没有灾难;只有阳光,充满了暖意……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