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编者按】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期间,“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殷殷嘱托,都指出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
本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专栏今起新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讲习单元,围绕充分认识、准确把握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约请省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习,推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讲习嘉宾
顾杰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
提要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指出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立场,是承诺,也是宣言
记者: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请问,这里的“始终不渝”指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时刻铭记“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顾杰: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键词在于“始终不渝”。其内涵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对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坚定性”,它表达了我们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取得成功还是遇到困难,都不会放弃、动摇、改变对这一奋斗目标的追求;二是对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专注性”,它表达了我们党对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执著和忠诚,是全心全意、全神贯注、竭尽全力为之奋斗的目标,绝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更不是虚心假意的;三是对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彻底性”,“始终不渝”表达了我们党对实现这一目标是毫无保留、绝无私心并且是善始善终的。“始终不渝”是一种立场,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宣言。
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具有现实的必然性。
其一,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明确自己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入了党章,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党的性质、宗旨鲜活的诠释和坚守。
其二,这是由我们党97年光辉历程所决定的。从97年前,一个仅有53名党员的小党、弱党,到如今成为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69年执政生涯的大党、长期执政的党,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其基本经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七个字即“顶天立地抓自己”,所谓“顶天”是有马克思主义这一正确理论指导;所谓“立地”就是植根于人民,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所谓“抓自己”,就是坚持抓党自身的建设,保证党的坚强有力。解决民生才能得到民心,得到民心才能得到天下,这是任何政党都无法违背的规律。
其三,这是由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和使命所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逼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血脉和力量,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党才能永远与人民心连心,才能拥有强大力量去破除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群众的需求已进入“升级换代”的新阶段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与以往相比有怎样的变化?“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对我们继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顾杰:“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和亮点,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关键词,在报告中共出现14次。与以往相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需求来看,过去追求的是从无到有,现在追求的是从有到优,过去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过去是求生存,现在是求生态,人民群众的需求已进入“升级换代”的新阶段。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当一个人肚子很饿时,他只有一个需求就是填饱肚子,可是当他填饱肚子之后,他会产生一百个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除了基本的物质层面因素外,更多地表现为对能享有安全的食品、喝上清洁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生活在绿色的生态环境、出行安全便利的向往和追求;对能公平享有改革成果,对国家治理和政治生活有参与权、话语权、监督权的盼望和追求;对更健康、更文明的文化生活的企求和期待。
毫无疑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升级换代”必然对我们继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蛋糕”做大,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为保障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对于湖北而言,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仍然是我们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二是坚持合理配置资源,把“蛋糕”切好,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保障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公平的制度、政策支撑。要着力解决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等问题。提供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而不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民生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破除片面的发展观、效率观、政绩观和民生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份视察湖北时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我们还需要破除哪些误区,从哪些方面着力?
顾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出现了203次的高频词,这足以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落实这一思想,结合湖北省实际,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其一要破除片面的“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同步。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坚持发展前进一步,民生就跟进一步,把经济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动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实惠的民生福祉。
其二要破除片面的“效率观”,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并举。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更加突出公平问题,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同步并进。
其三要破除片面的“政绩观”,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克服“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摈弃不怕群众不高兴,只怕领导不开心”即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政绩观,以办实事、求实政、出实绩的理性政绩观实施好民生工程,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其四要破除片面的“民生观”,实现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当把握的大尺度,各级领导和决策者要做到,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提无法达到的标准,不开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才忠)
(作者: 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