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专家讲之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经验_荆楚网
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专家讲之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经验

发布时间:2018-08-13 10:57:15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提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中指出

嘉宾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首席专家 宋俭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记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战略任务。这三者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定位是怎样的?

宋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要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任务,并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同时,科学阐述了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揭示了三者的精神实质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三者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者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记者:现在,有观点认为,人民民主就应该是人民自己做自己的主,不需要谁来领导;还有观点认为,强调党的领导就不是依法治国。为什么不能把三者对立起来?该怎么正确理解三者的“有机统一”?

宋俭:深刻领会三者有机统一的思想,必须明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统一整体。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更不能把三者对立起来,为此,必须要牢固树立两个“不能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

第一个“不能对立起来”,就是不能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对立起来。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架构中,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首先体现在人民与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党是人民中的优秀分子,人民是党的根基,党是包括在人民当中的,人民与党不是一对并列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的概念,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二是人民当家作主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内在一致性。我国宪法原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时宪法还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以,体现在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实际上是包括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体现为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是说,人民当家作主是内在地包含着坚持党的领导的,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致性,正是通过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宪法与法律来调适的。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既强调要“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同时也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正是体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内在一致性的精神实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更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第二个“不能对立起来”,是不能把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同样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是依法治国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离开了这个前提来谈依法治国,只可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二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法治来实现。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共产党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还要依法领导,在法治的轨道上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的最高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领导人民。对于二者的一致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得非常清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党要以法治的方式来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促进”,“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又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

不能把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这一命题也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不能借口依法治国削弱党的领导。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第二层含义是不能借口加强党的领导,而忽视宪法和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总章程”和“根本活动准则”的地位和作用。“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领导更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有利于加强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走出“由于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的治国理政方式。必须把这两层含义都讲清楚、讲透。而不能只讲一个方面,或只偏重一个方面。

基层民主建设达到新层面

记者:当前,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管理、政务村务等越来越关心,要求有更多的发言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民主进行了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在基层要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

宋俭: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基,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我们注意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同时,将基层民主建设作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里的阐述与五年前党的十八大报告相比有了新内容,一是将“四大民主权利”发展为“五大民主权利”,增加了“民主协商”的权利,而民主协商正是近年来最活跃、最具特色的城乡基层民主的实践形式;二是十九大报告将“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由“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上升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充分说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众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对权利和利益的保护要求、对自身能力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追求,呈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发展趋势,有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变化:一是民众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觉醒,法治国家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并行,“靠法律来解决问题”日益深入人心;二是民众政治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众要求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什么、参与什么、表达什么、监督什么,而是因为那就是我们的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最终要落实到在党的领导下、在依法合法的轨道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改革创新大多来自基层,多年来已在基层自发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民主协商形式,如温岭模式、百步亭模式等。只有真正深刻认识和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精神意蕴,才能真正将三者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付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