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凌墨
多日未见的2岁女儿来了,一声“爸爸”,消防硬汉刘晓朋再也忍不住泪水——洪流中攀绳舍命飞渡12次救出6人,“飞渡哥”从此成了他的别称,只有他知道亏欠家人太多太多;
多年前扶助过的老人来了,一个拥抱,乡村邮递员李再学热泪盈眶——一个人,一辆车,大山里寂寞独行20年,李再学的青春早已融进大山的树影里,这里几代留守儿童都是看着他送来的书本和报纸长大。
昨晚,2016荆楚楷模年度人物致敬礼举行,20位个人及1个集体登上领奖台。
什么是楷模?在我们的眼中,是他们身上散发的时代精神,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是敬业奉献、热心公益。
什么是楷模?在他们的心中,是如常的生活又翻过了一页,是寂寞之中的更多一分坚守,是分内之外的更多一分奉献,是喧嚣过后的更多一分笃定。
邓康清,信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领衔研制的消氢点火装置,点燃了我国第一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时的“第一把火”。30年如一日潜心为国铸利剑,他的专注,是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表达。
韩高科,放弃城市高薪,甘愿回乡做“农夫”,怀着让“白菜有白菜味、茄子有茄子味”的朴素信念,这位80后把家乡变成了有机蔬菜基地,不仅让“耕者得其利”,更让“食者得健康”。
肖文智,自称“80后”的耄耋老人,自己生活节俭,做公益却非常大方,30年累计捐款60余万元,并定下有生之年捐够100万的人生目标。她说,自己就是“80后”,要不忘初心,做那一缕不散的阳光。
昨晚致敬礼现场,荆楚楷模年度人物的身后舞台幕布上,楷模之树不断生长。楷,模,本就是两种树名,因为模树的正,楷树的直,被人们叠加比喻,成为立人的范本,表率的意义。
事实上,楷模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向上,向阳光”,以一棵树的姿势仰望星空,你也可以站在精神的高地;以一棵树的心情守望时光,你也可以和清风相互致意。
勇攀高峰
每个年代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信奉“一生只爬一座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在专业领域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他们懂得,只有抵达一个新的高度,才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让湖北延续奥运夺金的刘蕙瑕:
“为了祖国的荣誉,吃再多苦也值得”
201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万众瞩目的女子双人10米跳台上,黄石籍小将刘蕙瑕从容自若,获得其运动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刘蕙瑕又获得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为湖北延续了“奥运届届见金”的辉煌。
为万里海疆“铸盾”的巾帼设计师周巍:
“自己多走一步,才能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我国某海域,一款准备下水的舰艇上,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员周巍在梯道不全、如同蒸箱的舱内,一手拿呕吐袋,一手拿着记录本,完整记录试验数据,确保了试验有效完成。经过数十年刻苦钻研,她主持和参与设计研制的多型舰,都成功交付使用,被誉为我国海军装备事业的巾帼英雄。
坚持科技造林带富村民的张兴虎:
“要出好木料,必须下苦功”
30年来,潜江林科所所长张兴虎,乐此不疲地钻林子,爬架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取得原始数据。陆续引种选育出了丹红杨等20多个良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推广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每年增收9600多万元。
掌管世界最大野生麋鹿种群的李鹏飞:
“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珍稀动物”
每天晚上起床两三次,每次都要冲好牛奶,仔细喂养,还用温毛巾擦便。这是喂养婴儿吗?不是,这是56岁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鹏飞,日常喂养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场景。现在,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已从64头发展至1310余头,且全部自然放养,成为世界最大麋鹿野生种群。
潜心为国铸利剑的专家邓康清:
“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要为国出力”
去年11月,我国第一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顺利升空。由航天四院四十二所系统产品开发中心主任邓康清领衔研制的消氢点火装置,点燃了火箭发射时的“第一把火”,保证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安全。有着火热爱国心的邓康清说:“推动事业进步,需要一代代人接着干。”多年来,邓康清坚守在军工科研一线,攻克了一个个科研难题。
扎根创富
当不少人涌向城市,他们却眷恋着脚下的土地;哪怕山梁挡住阳光,他们也要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用智慧和汗水开创崭新天地。他们的传奇故事,就像春天的杜鹃,点亮山野。
带“铁棉花”挺进国际市场的刘国楷:
“产品质量绝对不容差不多”
钢丝棉如棉花般柔软,号称“铁棉花”,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国内却少有生产。鄂州宝丰金属棉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楷利用钢丝棉开发一次性皂块。2015年,一批外销产品即将装箱,刘国楷却发现包装封口不牢,刘国楷要求必须打开重装。辛苦换来硕果,精心打造的金属棉产品,傲然挺进国际市场。
让“五无”山村走向现代文明的魏登殿:
“乡亲们富了,我就心安了”
十堰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坎子山,曾经是“五无”(无地、无水、无电、无路、无房)的穷地方。如今,却成了文明村、先进村。这些成绩离不开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他曾带着村民,经过11个月苦战修通村组公路,坎子山的羊肉、玉米、土豆、核桃成了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农民腰包渐鼓。
在绝壁上凿出“天路”的张兴红:
“只要做的事有意义,再苦再累也值”
张兴红放弃沿海大都市月薪8000元的工作,回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两溪河村,当起年薪8000元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兴红深知,不通公路是村子世代贫穷的根源。他带领村民,在海拔高差700余米的“手爬岩”的深山绝壁上凿出“天路”,堪称奇迹。
扎根家乡、打造绿色农业的韩高科:
“绝对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2007年,韩高科放弃高薪,回故乡仙桃市郭河镇创业。他租下80亩农田,专注生态健康农产品。多次失败后,他改种高山蔬菜,却因当地气候炎热,虫子成灾,只能打农药才能生长,“绝对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自己都不敢吃,怎能拿去卖?”韩高科将已成熟的蔬菜全部毁掉。此后,逐渐打出品牌。
无私奉献
推己及人,互亲互爱,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价值观日渐多元的今天,这种心系他人,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更显得难能可贵。
立志有生之年捐百万善款的肖文智:
“自己多点奉献,社会多份和谐”
身为革命烈士子女,年过八旬的武汉铁路局襄阳机务段退休干部肖文智,在不懈追求53年后,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热心公益,自己生活节俭,做公益却非常大方,30年累计捐款60余万元,并定下有生之年捐够100万的人生目标。她甘于奉献,连续10年担任莲溪寺铁路小区业委会主任,自掏腰包给小区装路灯、修人行道、换水箱、搞绿化、帮扶困难户。
身患重症仍坚持义务宣讲党史的陈人海:
“力所能及地做有益的事”
宜昌市委党校退休干部陈人海,感到国家发展虽然快,但社会上各种思想激荡,少部分青少年缺理想、少信仰。于是,他不顾身患重症,常年到机关、学校、社区,为青年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中小学师生、社区居民上党课、作报告,并被多家学校聘请为校园辅导员,以传播正能量为己任。
大爱无言的孤残老人守护神文金元:
“让老人老有所养是我们的职责”
30年前,文金元到赤壁市车埠镇福利院当院长,当时院内垃圾遍地,30多位老人蜷缩在黑暗潮湿的小屋,吃着黄泥水……她感到无比沉重,首先发动员工将杂草垃圾清除干净,再带领大家挖塘用上自来水。她像一只母燕,精心筑巢。如今,福利院新垦菜地42亩,自养肉猪50多头,两口鱼塘、8亩苎麻增加了收入;翻新老人住所,置办运动器材,一派安宁祥和。
坚守初心
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有着专属于他们的英雄谱。谱系里,被人们永远铭记的,从来都不是耀眼的荣誉和功勋,而是那平凡征途里的铿锵脚步。
用语言处方抚慰患者心灵的蔡常春:
“把每台手术当作一件艺术品”
“语言和药品、手术刀同等重要。”这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蔡常春的诊疗理念。每位患者,从初诊第一次见面,到最后结束治疗,他都会通过各种方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为患者开出“语言处方”,打开众多患者的“心结”。
革新工具、创新方法扮靓城市的张美平:
“环卫工既要苦干,也要巧干”
天门市环卫局设施设备管理站站长张美平,在任环卫工时,负责20多条主次干道清扫保洁。路边的排水沟容易堵,他用铁丝钩、火钳夹,将沙石、杂物和纸屑等扒出。他还总结出一套“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清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边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
无惧病魔跪着上课的余功茂:
“三尺讲台就是我的战场”
2012年,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余功茂,因遗传性多囊肾病引起脑部动脉瘤,做了开颅手术和眼部手术。2014年又确诊他患有尿毒症,需每周3次接受血液透析。他出院后就回到讲台,带三个班级的英语课。看到同学们的学习劲头,他悄悄地把一切困难埋在心里,乃至于“跪着也要讲下去”。
年行3万公里的独行信使李再学:
“我传递的是信件,更是祝愿和希望”
大洪山南麓的京山县绿林镇,山险林密,地广人稀。1997年担任该镇乡村邮递员以来,李再学20年里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没有一个投诉,投递准确率100%,邮递行程一年超过3万公里。一辆摩托车,他一年跑坏4只轮胎;一双大脚,他一年要走烂10双运动鞋。
勇于担当
如果说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那么人的价值在于能担当。唯其勇于担当,方能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成为人们传颂、效仿的楷模。
舍命救人的“飞渡哥”刘晓朋:
“抢险救灾是我们的天职”
2016年夏天,在大悟县阳平镇新寨村,多名群众在一栋遭洪水围困的楼内呼救。80米宽的洪流中,一根绳索架起“生命之桥”,孝感市公安消防大队大悟中队的刘晓朋,攀绳舍命飞渡12次,先后救出6人。在最深处齐胸的洪水中,他单手托举一个小孩,另一只手扶着绳子,在黄泥色的洪水中行进的图片,在网上蹿红,“飞渡哥”成了他的别称。
用身体压“土炸弹”的吴俊:
“拼死也要保护村民安全”
去年2月10日,浠水县公安局特勤队负责人吴俊接到110指令。他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发现村民吴某正点燃炸弹引线,向堆放着烟花爆竹的角落掷去。吴俊纵身向点燃的引线扑去,用身体压住爆炸物。“砰”的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房屋内的大量烟花爆竹没有被引爆,吴俊被送往医院,过了9天才转危为安。
为农民工讨薪的刘天平:
“追回一分他们就多份希望”
多少个万家团圆的日子,神农架林区新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天平在车上颠簸,为务工人员追讨血汗钱。他冒着生命危险,带病只身一人两次前往山西黑煤窑,为受伤农民工索赔,受到黑煤窑主威胁和恐吓也没有退缩。20多年来,他为农民工追讨欠薪、伤残、死亡赔偿金800余万元。
深入虎穴打击传销的张亮:
“对群众负责,不放过每一个疑点”
2015年7月,咸宁市工商局网络监管科干部张亮发现微信中的“云在指尖”商城涉嫌传销。为调取核心电子数据,他8次赴杭州阿里,9次赴腾讯公司,数据储存就用了12个移动硬盘。经他努力,这起涉及关注人数3000余万、交易金额达6个多亿的案件得以告破。
楷模集体
“光满·爱心红丝带”服务队:
“在我们眼里只有客户,没有患者”
国网随县供电公司均川供电所的共产党员组成的“光满·爱心红丝带”服务队,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农村,为弱势群体传递光明、播撒希望。16年来,服务队共资助艾滋病患特困户40余户,资助贫困生13个(其中4名艾滋孤儿),以实际行动,温暖着均川这片大地。
(作者: 编辑:周喆宇)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