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 田龙过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组织开展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全国近百家网络媒体和200多名编辑记者参与报道。他们将深入到全国非遗发源地,以多种全新的多终端的网络传播形态及数字化展示形式,全面展现中国非遗传承传播的基本样态以及非遗传承人的独特风貌,解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在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
贵州丹寨蜡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其保护和发展,需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种具有广泛参与性的非遗活动在全国开展得有声有色。
由于有了互联网的介入,使得非遗的生存环境、传承环境及传播样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以往脱离情境、孤立的静态展示形式和口传身授、世代相传的单一传承、传播模式,赋予了非遗以更丰富多彩的展演方式和融合性传承传播模式,让非遗在数字化影像记录中得以完善保存和永久保护,并在传播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同时,互联网的介入也拓展了非遗技艺的存在方式和展示形态:虚拟展厅、虚拟漫游、VR全景等多种数字化、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层出不穷,改变了这些非遗原有的隐秘、陌生色彩,让更多人可以透过网络近距离、多角度、分阶段地反复体味、观赏,并通过互动参与、亲身体验,让更多人加入到非遗传播的队伍之中,激发他们对非遗的认同和热爱。
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中青年网民占整体的72.1%。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和数字化等新传播形式,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可以进一步唤起广大网民关注热情,对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让社会大众广泛参与进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也是中国非遗保护传承的行动指导。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会有更多的网名领略到非遗的历史文化以及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让非遗真正跨越时空、文化和年龄的限制,走进社会大众,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保护和发展非遗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承培养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激发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和自觉意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培养、积累后备军。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以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为基础。只有了解、熟悉、热爱中华文化,才能激发起内心的自豪感,将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只有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才能从更深层次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文化认同上升到文化自觉,进而形成文化自信,并使这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转化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田龙过)
(作者:杨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