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o站在观星楼里俯瞰阆中城
实探:登上锦屏山观星楼 遥想落下闳登高观天象
“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这是故人诗中的锦屏山。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曾以锦屏山为轴心,描绘三百里《嘉陵江山图》。杜甫更是诗云“阆州城南天下稀”为之赞美。经千余年装点润饰,锦屏山更加绚丽多姿,素有“阆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
就算是追溯到2000多年前,锦屏山同样美丽卓绝。遥想当年,落下闳便是在这山上登高观天象,从而得出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学结论。Nino的阆中之行,锦屏山同样是重要站点。
时光飞逝,落下闳当年在阆中研究天文的遗址早已荡然无存,但在他的影响下,汉末又诞生了任文孙、孙文公等天文学家。三国时阆中的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献身于天文事业。其学说与成就对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如张衡、僧一行等影响颇大。由于阆中天文人才辈出,故历代诸多天文学家被吸引来此。唐朝初年,著名天文学家袁天罡,奉皇命到阆中,定居蟠龙山,建观星台以观天象。紧接着天文学家、数学家李淳风寻其踪也来到阆中,相继研究天文,其二人死后亦葬于阆中。因此,锦屏山上的观星楼,便是纪念以西汉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为代表的古阆中籍天文学家而建。沿着观星楼内的石梯,Nino慢慢往上走,登高远望,畅想当年落下闳在此远观天象的情形。
锦屏山下,一座春节文化园正成为阆中人的休闲新地标。春节文化园通过人祖伏羲圣像、长公广场及雕塑、祈福殿、福钟、十二生肖、富春水榭、春韶亭等实景,形象展示中华春节文化的原根性,阆中春节民俗的特色性和“春节老人”落下闳对阆中乃至世界的卓越贡献。春节文化主题园是春节文化的大观园。这些实景,让Nino更加了解“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历史人文魅力。路过十二生肖塑像时,Nino笑着说,“我是属狗的。”在生肖狗的塑像旁,他特别留了影。
锦屏山上,Nino第一次敲响了福钟
爬上锦屏山,在福钟旁,Nino用力敲响福钟祈福,钟声在山间回荡。同行的友人告诉他,每敲一下钟,所代表的寓意。“敲一下,代表一心一意……敲四下,代表四季发财。”Nino听了,会心一笑。
春节文化园的广场上,阆中本地的金银观老年文艺健身队的阿姨们正在排练舞蹈跳连宵,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在春节期间尤其盛行。“我们平均年龄都快60岁啦。”一位阿姨一边跳着一边解释到。热烈氛围之下,Nino也加入舞蹈队伍中去,学着跳了几个动作后,他便跟上了舞蹈节奏,跳得有模有样。
(作者: 编辑:袁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