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打铜街早已名不副实
图为:李明祥制售的铜器
荆楚网讯 □文图/本报记者肖丽琼 实习生王帅 易洁
编者按
武汉三镇小街里巷,许多地名来源于手工百业,如玻璃厂、筷子街、打铜街、纸马巷、五彩坊、灯笼巷等。这些地名具有历史特色,忠实记录了三镇手工百业的蓬勃发展。今起,本版推出“走进三镇百业巷”系列报道,展开这些百业小巷变迁的画卷。
打铜街,曾街如其名。这条专门打制铜器具的街道,曾是汉口早期行业街之一,按今天时髦的说法便是“铜器一条街”。但如今的打铜街,却虚有其名——在这条新旧交汇的小巷内,已难再闻打铜声。
昔日——
打铜街精品享誉海外
从花楼街122号对着的巷口,朝统一街方向望去,一条两车道宽的巷子就是打铜街了。右手边一排三层楼的粉墙房子,犹如一位老者凝望着街对面耸立的一排高层新居民区。
6月14日,记者来到这条小街,所见的就是再寻常不过的汉口市井小街场景——居民们穿梭在水果摊、馒头店、杂货铺间;遮阳棚下,熟悉的邻里拎着小菜三五一群聊上几句;头顶上,还有趁着大太阳被拿出来晾晒的棉絮……
打铜街因打铜业兴盛而得名,但究竟从何时兴起,这条街上却鲜有人知。在打铜街菜市场卖菜的李大爷告诉记者,打铜街兴盛大致可以追溯到清代,而且名头很响,响到武汉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条街的。那时候花楼街一带,人称“金窝子”,几名铜匠慕名来附近的打铜街驻扎,他们打铜的手艺精湛,又吸引了更多的同乡手艺人聚集到这里。铜匠采取“前店后坊”的方式,自产自销铜器具;或者挑副铜匠担,抖动用5块铜片串成的铜串子,走街串巷修补铜器。“听祖辈们说,打铜街最兴盛时期,家家户户炉火都烧得旺,整条街上从早到晚响彻震耳欲聋的打铜声。
据武汉市地情文献记载,打铜街被视为汉口铜器业发展的写照。居民日常所用的铜器都能在这里买到。据史料显示,宣统元年(1909年),全武汉800余家铜器店中,有700余家分布在打铜街及附近的几条街上。打铜街的工匠们将汉产铜器具的精品打进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还获取过一等金牌奖。
今日——
打铜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打铜街铜手工业的衰落大约起于上世纪40年代。据了解,随着机械工业、轻工业兴起,传统的手工铜器业逐渐失去市场,许多铜铺无奈关门。那时候的打铜街已徒有其名,沿街的店面纷纷转行,开起了杂货店、副食店、粮油店、茶叶店、土产店等。虽然打铜街上依然人流如织,却已是另一种风景,再难听到打铜声。后来,随着江汉区旧城改造的推进,一半的街面被建成26层的新型住宅。
值得庆幸的是,记者遍寻打铜街及附近街道,仍寻到了几处铜铺的踪影。在一家金属加工店里,左边墙上挂满了铜铁器具,地上摆放着一个铁桶,还放着打铜打铁用的钢尺、锤子等材料。老板不在家。对于这家店是何时开始做打铜生意的,店员称,不太清楚。
从打铜街来到临近的花楼街上,在一栋老居民楼入口处,能听到从“李记金属加工”店里传出的打铜声响。这间不到5平方米的小屋子格外简陋,李明祥师傅在此做打铜行当已有四十年。他告诉记者,“我小时就已经看不到那种火爆的打铜场景了。”
李明祥说,附近的老居民会冲着这个打铜街的老招牌,来他店里买一些捂脚壶、铜壶、铜吊子之类的物品,更多人则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他指着旁边制好的一个熬药用的大箍子说,“像这个就要两千多元,铜壶得五六百元,现在铜器贵,一般人不会买。”李明祥无奈道:“这个行业现在赚不到钱,一天最多挣个百把元,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