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田里,一群年轻人正拎着水桶,拿着农具,水、除草、埋头记录,他们都是正在上“三田三早”实验课的大二学生。
“三田三早”是华中农业大学提出的以“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为引领,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育人模式。“三田”即“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三早”即“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说,“三田三早”实践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在“种三田”基础上的全过程农业生产周期实践实习和“三早”科研训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创新学习、科研“零距离”
对于华农的学生来说,每年的“水稻团队开放周”“实验室体验班”活动,与校园开放日一样,是个盛大的“节日”。
“在这里,不管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与中科院院士、知名教授零距离交流,可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探究竟,亲身体验神奇、前沿的基因操作技术。”参加开放周的同学翻开一本学生自编的《走进实验室,走近导师,感受科学魅力》手册,兴致勃勃地说,里边收录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国家教学名师王石平等在内的70位教师的个人资料、研究方向、代表成果、实验室特色等。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教授及其研究动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进实验室、观摩教授实验。
学生在低年级便可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得益于学校实施的“三早”实习。在“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的引领下,学校科学研究平台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同时,大二大三学生可在导师引领下,进入实验室开展基本科研训练,大四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
多年来,张启发、陈焕春等院士,彭良才、匡汉辉等长江学者,张献龙、王石平等国家级名师,都亲自指导过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
自主:从“接受者”到“探索者”
在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基地的花卉园区,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一批“花农”辛勤忙碌的身影,从整地、秋播到第二年植物造景、收获种子,这些园艺学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参与并管理石竹、三色堇等花卉生产、应用的全过程。
不仅是园艺专业,在“种三田”实习中,农学专业的每名学生都会分到不少于30平方米的“责任田”,进行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实践训练。“实验田完全提供给学生实验,不求学生生产出多少产品,关键要求学生完成整个环节的训练。”“三田”实习指导老师告诉记者,学生除在固定的课内训练外,需在课外进行田间观察、实践操作等。
邓秀新告诉记者,“种三田”实践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围绕农科专业的核心实践技能,旨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看家本领。与“种三田”相辅相成,且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学校专门开设的“百门精品实践课程”,每个课程均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标准建设,是培养学生“看家本领”的课程。此外,学校还开设综合性实践课程、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等,让学生接触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协同:校内校外联动育人
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内1400多亩土地上,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维护、改造升级的校内基地、标本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静静坐落在校园一隅。党委书记李忠云告诉记者,建设后的校内实践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全过程实践训练,标本馆的馆教功能建设完善后,可满足相关专业学生开展认知体验活动。
同时,在看不见的更加广阔的校外,华中农业大学重点实施的“135工程”,将为学生带来10个核心校外实习基地,30个校外重点实习基地,50个优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在学生走出去实习的同时,100余名来自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正大集团等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行业专家,在学校的聘请下,来校指导学生实践。
从“三田三早”项目实践中看出,近五年来,100%的农科专业学生到校外实习,所有农科专业学生按要求完成生产周期全过程实践,近60%农科专业本科生主持或参与了科技创新项目。这对本科生就业提供实训锻炼,他们的专业能力受到企业单位普遍好评,湖北省农科院、正大集团等称赞他们“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刘小英)
(作者: 编辑:李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