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湖北2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居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17-01-10 07:21:16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文俊、通讯员田志康)昨日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我省共有29项成果(通用类)获奖,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在这29项获奖成果中,由我省主持完成的成果有13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7项,表明我省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水平的能力在不断增强,综合科研实力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湖北省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16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等多个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均有湖北科技力量的注入。

  湖北作为公认的科教大省,科教资源和科研实力一直居全国前列。此次,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获奖,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各有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为4项,牵头项目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五。

  近年来,我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此次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我省多家科技型企业均斩获奖项。其中,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发挥科教优势 推进产学研合作

  “湖北项目”闪耀夺目光芒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文俊 通讯员 田志康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获奖项目中,不少多年专注于国家重大战略、致力突破关键技术的“湖北项目”,闪耀出夺目光芒。29个获奖项目中,由我省主持完成的13个项目皆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其中多个项目为高校与企业“联姻”,这意味着我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由“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跨越

  大型重载机械是国民经济重大装备,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之一。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主持完成的“大型重载机械装备动态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研制了世界首台4000米车装钻机、超深井低温钻机和6米以上大采高支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使役能力领跑国际同行,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产品出口欧美等30多国,其中车装钻机、低温钻机和大采高支架国际市场占有率第一。记者获悉,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油气钻机、液压支架、汽车起重机、风力发电机、大型球磨机等产品的制造,仅钻机和支架主要产品近三年新增销售过百亿。

  超千米深井巷道,深埋大断面多支洞国防洞库隧道和高速公路隧道群的建设中,巷道稳定控制和监测面临很多难题。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完成的“深部隧(巷)道破碎软弱围岩稳定性监测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历经11年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在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该项目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大大提高了深部破碎软弱围岩中地应力测试的成功率,在隧(巷)道掘进支护施工自动定位放样技术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降低了隧(巷)道掘支和维护综合成本。据悉,该成果技术成套且成熟度高,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煤矿和公路等隧(巷)道中,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4.28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瘦肉精、多宝鱼、红心鸭蛋,动物源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由华中农业大学袁宗辉主持的“动物源性视频中主要兽药残留物高效检测关键技术”项目在国家重点支撑计划等支持下,历时17年,发明兽药残留高效检测的核心试剂和样品前处理技术,自主研发出一批检测产品和检测方法标准。此次,该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记者获悉,目前,该项目成果转让3家企业经营,累计新增经营额4亿多元、新增利税1亿多元。成果在全国30个省市的农业、质检、卫生和贸易系统的采用率40%至50%,承担国家和地方60%以上兽药残留检测任务,使全国兽药残留超标率由使用前8%至10%下降到现在2%以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评估指出,成果应用11年,养殖业累计挽回损失1700多亿元。同时该项目在发现、追查和处置瘦肉精、多宝鱼、红心鸭蛋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保障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顺利举行中做出独特贡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养猪产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然而猪病频繁发生,是危害养猪业的第一“杀手”,同时对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金梅林主持,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我国重大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项目,针对猪病防控中存在基础研究薄弱、防控技术与产品缺乏等重大科技问题,重点开展猪流感、猪圆环病毒病等疾病的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防控技术攻关,构建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创新技术和成果的集成应用。此次,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记者获悉,该项目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疫苗实际推广1.83亿头份,直接销售额达7.3亿元左右,新增经济效益400多亿元。研究成果为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生活垃圾、城市毒地、市政污泥、工业危废等已成为影响居民安全与城市发展的重大隐患。由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历经十多年的研究与攻关,共同完成“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研发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种固废预处理技术,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记者获悉,该技术成果已在全国20多条生产线应用,近三年已安全生态化处置废弃物250万吨,修复城市毒地上千亩,节煤近30万吨,取得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目前本成果正在推广应用中,若全国有50%的水泥产能采用本技术,可节煤4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不仅将彻底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还将使三高的水泥工业,真正转变成为绿色产业,大大提高了我国水泥生产与固废处置的科学技术水平。

  谁导致了2.5亿年前地球最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

  地大科研团队揭秘:火山活动是主因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文俊 通讯员 田志康

  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最严重的动物和植物灭绝事件,海洋中90%以上的动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到底是谁在作祟,把地球搅得天翻地覆?该问题一直是国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团队完成的“显生宙最大生物灭绝及其后生物复苏的过程与环境致因”项目在这一难题上取得原创性成果,提出了火山活动是造成这次动物大灭绝的主因,该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显生宙是地球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动物以来的阶段,2.52亿年前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是地质历史上一条极其重要的分界线,既是古生代与中生代之间的时间分界线,也是地球气候从冰室期向温室期转变的关键时期。特别受到全球科学家关注的是,在该界线附近发生了显生宙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并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生物复苏过程。生物灭绝结束旧时代、生物复苏开创新时代等研究对当代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这两大列入联合国公约的全球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多年以来,以谢树成教授为首的地大科研团队一直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开展研究,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在对华南30余条剖面、8万余枚化石研究基础上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研究发现确证了火山活动是导致幕式环境与生物变化的主要地内起因,定量重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长达800万年的古温度变化,提出了火山活动触发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快速升温与随后长达500万年的极热高温以及极度缺氧是生物危机的主要环境致因;发现了生态系统食物链底层的微体生物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后的快速复苏,提出了地质微生物对古海洋水化学具有快速响应和灵敏示踪的能力,这一原创性成果修正了古海洋水化学的传统认识。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由此推动了地球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使我国地球生物学研究跻身国际前列。

图片来源于武汉晚报

  另据武汉晚报:

  华科大牵头项目获奖数 并列全国高校第五

  本报讯(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王潇潇 刘涛)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华中科大6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为4项,牵头项目获奖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五。

  华中科大作为牵头单位获奖奖项4项分别是:黄云辉教授等完成的“储能用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的构筑及协同机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新云教授等完成的“多工位精锻净成形”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刘胜教授等完成的“多界面光-热耦合白光LED封装优化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陈学东教授等完成的“大型重载机械装备动态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校文劲宇教授参与的“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熊蔡华教授参与的“灵巧假肢及其神经信息通道重建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华农三项成果获奖

  其中一项为我国养殖业 挽回损失1751亿多元

  本报讯(记者屈建成 通讯员刘涛)昨天,华中农大袁宗辉教授主持的“动物源性食品中主要兽药残留物高效检测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此成果应用11年来,为我国养殖业累计挽回损失1751.52亿元,年均159.23亿元。

  该项目还在发现、追查和处置“瘦肉精”“多宝鱼”“红心鸭蛋”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保障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顺利举行中作出独特贡献。

  另外,华中农大张启发主持的“水稻产量性状的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金梅林教授主持的“我国重大猪病防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武大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本报讯(通讯员王泉 吴江龙 记者王震)在昨天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武汉大学共有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武大主持完成的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泉声教授主持完成的“深部隧(巷)道破碎软弱围岩稳定性监测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针对深部破碎软弱围岩稳定性监测、模拟和控制开展研究,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矿区深部巷道、交通隧道及国防洞库隧道等工程。另一个获奖项目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研发与系统建设”,集成全国地理信息资源,向用户提供权威、统一、高效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项目成果在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地理信息深入广泛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外,武大参与完成的4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关链接:武汉大学6项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武汉理工大学一项成果 近3年带来3.6亿元效益

  本报讯(记者王震 通讯员谢小琴)武汉理工大学主持完成的《国家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用户超2000家,近3年来为我国水运行业带来3.6亿元经济效益,带动了我国水运信息化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