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破译荆楚“上古之音”:湖北为何屡屡出土最早乐器?

发布时间:2014-08-13 06:53:24来源:SRC-13

  图为:曾侯乙墓出土的排箫。

  图为:鸳鸯盒《撞钟图》帮助学者解开了曾侯乙编钟演奏之谜。

  图为:曾侯乙编钟发掘资料照。随着墓室水位下降,这套沉睡2400余年的“古代乐器之王”渐露芳容。

  小国奇迹:

  “古代乐器之王”为何出在曾国

  如此宏大的乐器,为何出现在不为人知的曾国,而不是其他诸侯大国?这一困扰考古界多年的问题,最近由我省专家破解了。

  据中国博协乐器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其实,不只曾侯乙对音乐有特别喜好,在礼乐制度下,历代曾侯都重视音乐。目前已知曾国墓地出土的其他音乐文物,就有曾侯犺编钟、曾伯陭编铃钟、曾侯与编钟等,时代跨西周至战国中期。其中,叶家山111号曾侯犺墓出土的编钟,属西周早期数量最多的成组编钟。

  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曾国为何不去发展军事力量,而如此重视音乐?“2013年文峰塔曾国墓地出土的一件有铭文的曾侯与编钟,帮助我们解开了这一谜底。”方勤称,从目前考古研究看,曾侯与就是曾侯乙的爷爷,曾侯与编钟180多字铭文,记载了祖先南宫适(读括)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重要大臣,这与先秦文献记载相吻合。

  方勤说:“以前认为,曾国只是楚国的附属国,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既然曾侯是周朝重臣南公之后,曾国就是周王朝正统的代表,自然重视贵族教育“六艺”之“乐”,也格外维护当时堪称周朝治国基础的礼乐制度。

  当然,曾侯乙墓地出土如此宏大的编钟,与历代的积累、沉淀也不无关系。

  古代“八音”探秘

  除编钟外,先秦乐器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近70种。因乐器众多,在周代就根据制作材质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合称“八音”。

  湖北出土的古代乐器很丰富,囊括了“八音”所有种类。目前正在北京集中展出的湖北出土商周音乐文物,勾画出了荆楚大地先秦音乐文化的基本面貌。

  原始人已找到钢琴上的中央C

  磬,始于新石器时期,原始人在制作石斧劳作的同时,也发明了这种最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

  最早的磬,都是单个的。令人惊讶的是,学者们在对早期的磬测音时,发现不论是出土于南方还是北方,甚至出土于国外的类似乐器,其音高大体都相当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

  音乐考古学专家、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介绍,C是基本调、关键音,远古先民在数千年前就找到了这个音,可以推测,这是因听觉发育过程中人耳对这个音频最为敏感,也可视作是古人在音乐起源时期已形成的听觉审美。

  磬经历了从一片到多片的过程,到后来,成编的磬音域就非常广了。湖北出土先秦编磬数量较多,可惜多数出土时已溶蚀严重。所幸,荆州纪南城遗址出土的25件楚国彩绘石编磬,大部分保存完整,至今仍具有优美的音质,音域约两个半八度。

  南郭先生为何能滥竽充数多年

  竽,属于“匏”,即用葫芦制作的乐器。今人熟知的南郭先生,就是一名吹竽的乐师,技不如人,只好混迹乐队装模作样。

  南郭先生何以能滥竽充数多年?李幼平称,古代竽的簧片是竹制的,不像今天的金属簧片可发出洪亮的声音。有专家曾复制出此类乐器,发现其声音非常迷人,但音量很小,没有几百人的乐队很难在大庭广众下演奏,这才为南郭之流提供了浑水摸鱼之机。

  很多人只知道笙,不知道竽。事实上,竽和笙的外形非常相似,同为匏类乐器,有专家认为,大笙谓之竽。

  早在两千年前,楚人吹笙就是“天下第一”,《七国考·楚音乐》引《阚子》说:“楚笙冠中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楚笙已有20多件。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葫芦笙,出土于我省当阳赵巷4号春秋楚墓。虽然它出土时已残破缺损,但可表明笙在楚地源远流长。

  随州擂鼓墩1号墓发现的一批较完整的竹制笙簧,当属已知时代最早的簧片。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其上残存有用以调节音高的蜡状物——这正是后世沿用至今的“点簧”工艺!

  李幼平称,可见,两千多年前,荆楚先民已精确掌握了簧片与簧管内有效气柱的长度相配合发音的原理,这与西方气鸣类乐器管风琴的原理相似,但出现年代要早很多。

  最早古琴印证“高山流水”

  古琴,属“丝”类乐器。

  在汉阳古琴台,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传说已流传几千年,秦汉琴曲也颇多涉及此题材,如《伯牙吊子期》、《高山流水》等。

  关于古琴的起源,更有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之说。神农氏,即炎帝,其活动中心区域恰在今天的随州一带。

  这些传说是否有出土文物为证?古琴艺术是否就发源于湖北?“出土早期古琴多见于楚地,结合文献记载,至少可以认为,古琴艺术发端于楚地。”李幼平介绍,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张战国初期十弦琴,是目前考古发掘所见年代最早的琴。这张琴很有特色,其共鸣箱体大约为琴身的一半,被称为“半箱琴”。其后,在九连墩楚墓也出土了类似的十弦琴。

  而荆门沙洋郭店1号楚墓出土的七弦琴,属战国中期偏晚的遗存,是已知最早的七弦琴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