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湖北黄梅戏闪耀戏剧之乡 千古歌谣还将走得更远(图)

发布时间:2015-11-02 17:33:09来源:SRC-13

图为:《妹娃要过河》唯美的场面震撼观众。

图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杨俊。

图为:《妹娃要过河》剧照,右为杨俊饰演的阿朵。

图为:安庆展演盛况。(图片来源: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欧亚 通讯员税晶)深秋的原野,就像一只调色板,金灿灿的,一望无际,透着成熟的美。

沿着沪渝高速公路,由我省黄梅县东行170余公里,就到了安徽省安庆市。

黄梅与安庆,同在长江边,又因黄梅戏结下不解之缘。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庆,也成就了安庆“黄梅戏之都”的美誉。

上月,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妹娃要过河》引来安庆戏迷夹道热捧,盛况空前。

安庆人热爱黄梅戏,他们观看剧目不仅挑剔,更代表了最高欣赏水平。湖北黄梅戏《妹娃要过河》何以惊艳戏剧之乡?

安庆,沸腾之夜

国庆夜。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连过道都坐满了观众。

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主演的鄂派黄梅戏剧目《妹娃要过河》,就要在此上演。这是杨俊第二次从湖北到安庆演出,在20多年前的黄梅戏艺术节上,杨俊的《双下山》和《未了情》就已经受到好评,她也曾凭借这两个剧目获得了戏剧界的至高荣誉“梅花奖”和“文华奖”。20多年后,杨俊的安庆回归,诠释了“湖北黄梅戏可以做到正宗,可以做到好听好看!”

开票半天就已售罄,一拨拨远道而来的观众失望而去,但仍有人在场外期待着两三百元一张的“飞票”。

开演前,韩再芬等黄梅戏名家纷纷到后台看望杨俊,预祝演出成功。这晚,安庆几乎所有的黄梅戏演员和从事黄梅戏艺术工作界内专家都来观摩,省城合肥的一些黄梅戏演员也远道前来“捧场”。

安徽是杨俊的故乡,家乡给了她最高的礼遇。

杨俊饰演的阿朵一出场,观众们便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不单因为杨俊是名家,更是因为《妹娃要过河》经过了精心打磨,是湖北黄梅戏里程碑式的作品,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有着借鉴意义。许多观众曾多次观看该剧,甚至戏演到哪里便跟到哪里,有的观众看过8场。还有一位81岁的老先生一个人从山东赶来,此前他曾默默跟着杨俊在北京、湖北看过好几场了。

杨俊所饰演的16岁阿朵形象,惟妙惟肖、深入人心,百看不厌。

安庆市副市长黄杰观看演出时,不时与身边的市文广新局局长刘春旺交流,称赞这是一幕叫好又叫座的大剧。刘春旺说,很久没有这样热烈的场面了,这些年来,能这样征服安庆观众的剧目还不多见。

演出结束,观众捧着鲜花纷纷拥到后台。人群中,有西安黄梅戏戏迷协会会长肖宇卿。他告诉记者,他们一行9人,是坐了19个小时火车、专程从西安赶来的。

一位网名“柠檬味小资”的戏迷,这是她追随杨俊看的第四场。她说:今晚的舞台呈现是完美的,音质、音色都太棒了,完全是视听盛宴。特别是“茅古斯”后半部分的改动,加了舞蹈动作、唱词有所改变,真是把人唱醉了!

任性金花,痴心过河

安庆,地处皖河入江处(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

湖北与安徽一衣带水。文化传播交流上,黄梅与安庆,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在《千年黄州》中描述:毛主席曾说过,黄梅戏是被大水冲到安徽去的。

当年长江经常泛滥,黄梅人为了谋生,就逃难到安庆。黄梅人带去的采茶调与当地方言和民间艺术结合,慢慢就变成了黄梅戏。因此黄梅戏是湖北和安徽共享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庆;在湖北出生,在安庆长大成人。

黄梅戏,已成为安庆标志性的文化形象。在这座城市,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韩再芬黄梅公馆、黄梅戏会馆等鳞次栉比。我省著名的杂技大师夏菊花,也是安庆人。

被誉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杨俊,一直被黄梅戏滋养着,她嗓音甜润、演唱细腻、扮相俊俏、表演传神,可以说“骨子里融着黄梅戏,血液中淌着黄梅戏”。正是因为对黄梅戏的痴情,她才背负着传承黄梅戏的使命来到湖北。

《妹娃要过河》从创作到演出都是湖北原创。

湖北演艺集团总经理陈周介绍,2010年,省领导发出“抢占土家文化新高地,开创湖北黄梅戏新局面”的指示,在杨俊的努力运作下,省戏曲艺术剧院多次组织编剧、导演、主演等到恩施深入体验土家生活,一部灵感来自湖北民歌《龙船调》的黄梅戏剧本《妹娃要过河》诞生了。杨俊担任女一号阿朵,由著名的戏剧导演张曼君执导。

为创作和演好该剧,杨俊曾七访恩施,在最偏远的村寨了解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每次排练和演出,因为跪戏太多,膝盖都会因为严重水肿不能行走,她一声不吭。

“哪个来推我”推出新高度

有意思的是,安庆和我省恩施州,早在1992年就结为友好城市。“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家喻户晓。

《妹娃要过河》的编导艺术家,正是巧妙地抓住这句歌词,在其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像,加以延伸,深化,编织出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青春勃发的土家族姑娘阿朵,在此岸没有找到意中人,要过河到彼岸去寻找。于是,将土家歌舞的野性张力与黄梅戏的温婉缠绵有机融合在一起,全新时尚的表演风格、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独特的土家族风情音画,让观众如痴如醉。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夏婉说,看了《妹娃要过河》,一个强烈的感觉,真美!整个演出令人目不暇接,可谓一部美的交响曲。

譬如,场上十姊妹队形的变化,舞动的红方巾,颤抖的手势,以及抽泣的声音,表现阿朵痛楚的心情。此外,像“砍邪”“推崖”等民俗,也用进剧中。这些歌舞和民俗融进来,成为戏剧的情景和语言,增加了戏剧的色彩,扩展了戏剧的空间,丰富了戏剧表达形式。

戏迷“新闻小米”在观后的博客这样写道:在进入剧场之前,我是有些疑虑的。屏神静气看完,不得不说,《妹娃要过河》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戏,不论是从戏剧结构本身还是舞台观赏性的角度。

一个美的故事,需要有美的表现形式。把发源于鄂东黄梅地区的黄梅戏和鄂西的土家族歌舞熔为一炉,堪称奇妙。

《妹娃要过河》把湖北黄梅戏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1年以来,杨俊带着该剧走进武汉、香港、北京、山东、安徽、苏州等地的剧场,参加过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活动,好评如潮。

2012年9月,该剧获第一届湖北艺术节暨第十届“楚天文华大奖”,杨俊获“楚天文华表演大奖”;2013年10月,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杨俊再次获得戏剧艺术最高奖——“2013年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该剧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

千古歌谣还将走得更远

《妹娃要过河》,让看惯了《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的观众眼前一亮,充分领略到“鄂派黄梅戏”和恩施土家风情的独特魅力。

“今天杨俊回家,满台生花!唱腔美,歌舞美,服装美,谓之三美。戏曲艺术与土家风俗有机结合,黄梅调与民族风有机结合,田原文化与码头文化有机结合,谓之三个结合。《妹娃》可贵之处在于坚守传统中拓展了黄梅戏发展的很多种可能性!”安徽省一位领导观剧后评价。

那晚安庆演出结束后,观众依依不舍渐次散去,后台会议室里却谈兴正浓。夜已深,来自全国文化戏剧界的艺术家、学者们,仍在一一评点《妹娃要过河》的艺术之美妙:“好戏是看了还想看,值得反复品味的,《妹》剧正是这样的剧目”;“龙船调、鄂西土家元素和黄梅戏嫁接得非常棒,好听、好看、很震撼”;“这是一部观众喜爱,完全可以走市场的好戏”;“《妹》剧已经成为杨俊最具代表的作品,这部精品不仅可以一直演下去,更应当成为保留剧目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一片点赞声中,杨俊却在做自我“检讨”。她谦逊地表示,回到家乡演出,不同于在其他舞台那么放松,以至于前面唱得太投入,气力到后来都怕不够了,好在多年的经验让她很快调整过来了。

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王蕴明说,这部由杨俊主演的大剧是一台华美的乐章,在不断扩大演出中精益求精,日臻完美,还将走得更远。

行文至此,从湖北演艺集团,又传来好消息:

10月12日,黄梅戏曲歌舞电影故事片《妹娃要过河》获得世界民族电影节评委的一致好评,成功入围2016年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影片《妹娃要过河》摄制组编剧、导演、演员前往洛杉矶参加电影节,还有意邀请影片的戏曲演员在美国百老汇演出这台剧目。

本月5日,黄梅戏《妹娃要过河》作为我省唯一和黄梅戏全国的唯一参评剧目,又将在苏州第14届中国戏剧节绽放精彩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