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再版《编钟乐舞》奏响全球巡演第一声(组图)

发布时间:2016-04-15 16:51:07来源:SRC-13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通讯员谭燕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

昨晚,阔别舞台18年的《编钟乐舞》,在湖北剧院奏响全球再版巡演的第一声。编钟、编磬、建鼓、古琴、古瑟等十多件乐器“八音合鸣”,男女舞者长袖纷飞,横如彩虹,竖若翾飞。

台下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在一场古老的梦中——《千古绝响》、《乐舞阡陌》、《八音合鸣》、《楚韵千秋》等四个篇章、数十个精彩片段,正如八百里江汉浪淘沙尽,五十丈荆山风卷浮云,蓦然一曲千古绝响,却是三千年荆楚故国的回声。

最期待

天地也为编钟寂静

从熄灯那一刻,观众们就屏气凝神,期待曾侯乙地下宫殿的音乐酣然入梦。

舞台上,大幕开启,电闪雷鸣,天地洞开。在断壁残垣的古墓现场,考古人员拿着放大镜,探秘编钟身上的符号和密码,张大了嘴巴。

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和楚惠王送的一件大镈钟共65件组成。神奇的是,它能发出“一钟双音”。

薄如蝉翼的第二层幕布徐启,现身舞台的是根据曾侯乙编钟仿制的23件套编钟。敲击之下,编钟的声音振聋发聩,编磬的声音则轻巧如水,共同讲述楚国如何从一个弱小的部族跻身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

当身披铠甲、威武雄壮的武士从乐池升起,观众们发出阵阵惊叹。他们击缶而歌,缶上盘踞的条条蟠虺灵动欲飞,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一声又一声,天地也为之寂静。

据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团长胡剑介绍,这套编钟曾于今年1月随习主席出访埃及。它根据音律规律进行了重新整合,是省歌剧舞剧院仿制的数套编钟里音质最好的。仿制编钟排列起来为“一”字型,而非出土编钟排列的“L”型,是为了适应演出换场的需要。“如果把65件套编钟都摆在舞台上,舞蹈演员就没有发挥空间了。”再版《编钟乐舞》总导演汪斌说。

最交融

八分古朴两分现代

楚声传楚韵,楚舞传楚风。不少观众对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祭祀少司命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昨日的《编钟乐舞》演到《迎神》这一片段时,现场有人惊呼:跟芈月跳的舞蹈很像!只见男舞者头戴面具、手举火把,随着音乐跳起巫舞,原始粗犷;而女舞者手持长长的翎毛,婉若惊鸿,顾盼生辉。

不过他们祭祀的不是少司命,而是屈原在《九歌·东皇太一》中记载的最高天神东皇太一。

整场演出的舞台背景以红黑为主色调,当红黑中跳出一片绿野时,经典的《采桑》片段再现。记者身边的观众轻声吟哦“三道弯”——这正是《编钟乐舞》享誉世界的艺术特色之一。舞蹈演员的头部、腰部、腿部呈现的“三道弯”曲线,比原版《编钟乐舞》更为立体。

最如梦如幻的,是压轴片段《楚宫宴乐》中的长袖舞。楚王好细腰,楚女多婀娜。细腰随着长袖蜿蜒而动,长袖伴着细腰向天而飞。女舞者手舞长袖,似仙女下凡,似云中漫步,似清风拂面,似繁花盛开。

在古朴的楚风舞蹈中,偶尔也会跳出让人想嗨的节奏。在农事组舞《采桑·耕耘》片段中,当桑女舞罢,耕男上场,锄头与斗笠随着鼓点急促起舞,现代感十足。

省歌剧舞剧院院长卢向荣说,《编钟乐舞》的声、乐、舞要体现楚声、楚乐、楚风,整体要有历史厚重感。但再版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按照今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视野进行了再创造。

有观众评价,这台戏是“八分古朴两分现代”。

最感动

三代人情牵一部戏

演出中,当现场大屏打出原版《编钟乐舞》主创人员名单时,很多名字打上了格子——他们曾经再现了2000多年前古老音乐的奇迹,如今只能在天国重听再版《编钟乐舞》的钟声。

总导演汪斌说,《编钟乐舞》凝聚了省歌剧舞剧院三代人的心血。第一代演员里很多已经去世,现在参加演出的多是第二代和第三代演员。再版《编钟乐舞》在湖北剧院装台、合景、连排等连续11天高强度训练,演员们累了就直接睡在地上。“这种苦对演员来说,理所应当,不算什么,我们只希望能让这部剧以最好的面貌立在舞台上。”

记者现场看到,演出前,几位中年妇女在宣传板前舞动丝巾跳了起来。“我们年轻时看过原版《编钟乐舞》,现在跳广场舞时,也会跳长袖舞。”她们说。

原版《编钟乐舞》不仅刻在湖北观众的记忆里,还曾作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出访57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而再版《编钟乐舞》首演,也吸引了众多国外演出机构前来观摩。

5月15日,《编钟乐舞》在湖北演完,编钟等古乐器将就地打包,赴澳大利亚悉尼、堪培拉、墨尔本三地巡演,开启新一轮世界巡演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