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武汉万里茶道申遗添实证 千件藏品再现“东方茶港”辉煌

发布时间:2016-05-18 15:49:51来源:SRC-389

图为:俄商绘制的茶叶之路——汉口通往世界的桥梁。

图为:陈勇展示外文书籍中俄皇太子访问武汉场面。(记者海冰 摄)

图为:100多年前的原装汉口茶。(记者海冰 摄)

图为:老明信片上的汉口俄罗斯领事馆

图为: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盒

图为:武汉发行的首套担茶人邮票,罕见地出现“口漢”错版。

图为:1878年玻璃照片中的汉口茶叶工人。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 实习生王方 通讯员陈汉彪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陈勇提供)

汉口曾因“东方茶港”享誉世界。武汉市“布衣参事”陈勇多年来收藏了上千件相关实物。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连日来,记者几次随省、市万里茶道研究专家,触摸这些饱经沧桑的实物,翻开尘封的历史,当年“东方茶港”及汉口茶的神韵逐渐鲜活起来……

“汉口,中国最大茶叶港” 六国文字印着一句话

“每逢茶节,江舟衮衮,行贾济济,问其何事,莫不曰载茶,问其何往,莫不曰到汉口”——晚清报刊如是记载。

中俄万里茶道研究专家、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笃勤称,1861年汉口开埠后,随着大批外国洋行进入,茶叶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汉口成为鄂、湘、皖、赣乃至豫、陕、川各省茶叶总汇地。茶叶也成为汉口最重要的创汇来源,从而使汉口逐渐博得了“茶叶港”的美名。

长期致力于武汉历史文物研究的陈勇,收藏了大量早期蛋白质照片、银盐照片、立体照片、玻璃照片,及外文书籍、杂志、画报、报纸、明信片等,透过这些画面,当年“十里帆樯依市立,九州之茶聚汉口”的盛况可窥一斑。其中,1900年前后的一组反映汉口码头搬茶、挑茶繁荣景象的立体照片,背面均用英、法、德、俄等六国文字印着一句话:“汉口,中国最大茶叶港”。

汉口码头当时的茶叶吞吐能力有多大?张笃勤对江汉关及全国各大海关贸易报告深入研究后指出,江汉关茶叶贸易出口量一度达到110多万担。资料显示,最高年份,汉口茶叶占到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八成左右,汉口无疑成为全国茶叶贸易最大的集散地。

陈勇收藏有一本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教材《俄文津梁》,其封面印刷着一幅“中俄茶路桥梁地图”,将茶叶之路用桥梁示意,桥上中俄商人和骆驼队伍络绎不绝,起点标注在汉口,尽头延伸向俄罗斯西部。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家董玉梅长期关注汉口茶文化的研究,她认为,这幅地图不仅直观地呈现了中俄万里茶道的繁荣,也说明汉口在俄商眼里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重要地位。

1873年世博会参展茶箱 将中国参展年代提前几十年

汉口茶在历史上有多辉煌?民国《夏口县志》有浓墨重彩的记载: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汉口茶商取得骄人成绩,汉口工商业共捧回20个一等金牌奖,茶商就占据18席;在8个二等奖中,茶商也占据半壁江山。

“事实上,汉口茶商参加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更早。”陈勇将保鲜膜铺满桌面,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木质茶箱。

记者细看,该茶箱采用榫卯结构,密封性较好,盖上有才子佳人图案,箱身有如下信息:HANKOW(注:汉口),红茶,1873年5月维也纳世界博览会。陈勇称,这是他委托朋友从奥地利拍卖回来的,其保存完好程度,令他颇感意外。

去年,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受邀看过这件藏品。他说,目前所知,中国参加世界博览会的政府行为始于1904年,这件实物显示汉口茶参加世界博览会的年代更早,能留存下来不容易,是武汉的光荣。

“这些实物无疑见证了汉口茶港当年的繁盛。”张笃勤说,一种商品参展世界博览会,至少说明这种商品所占市场份额大、当地重视,且具有地方特色。

百年前未拆封茶叶现身 从欧洲漂洋过海“回家”

陈勇除收藏有大量茶箱、茶叶盒、茶具、茶叶外包装等实物外,另有多包原装茶叶,其中一包上面印着外文“汉口茶”字样。这包“汉口茶”生产于1901年前后,用锡箔纸包装,重量为14g,其上的俄罗斯老爷爷图案,在他收藏的茶叶盒上大量出现。

这件原装汉口茶,是陈勇8年前从一个欧洲藏家手上买来的。此前,他多次在此人手上买茶叶盒,当得知对方手上有一包完整的茶叶时,当即请求转让。虽价格偏高,但考虑到可以作为分析汉口茶制作工艺、特点的有力物证,陈勇觉得值得。只是如今保管条件有限,只能放在家中文件柜里。

陈勇收藏的茶叶盒上,大量印着“汉口”或“汉口茶”的外文音译,甚至连当时印度、斯里兰卡等地产的茶,也打着“汉口茶”的牌子。一张巨幅茶叶包装纸上,茶商用俄国国徽做广告,并配以“横跨欧亚大陆”、“上等”、“新的季节”等宣传语,最下一行则为“HANKOW”。

张笃勤认为,汉口茶在当时是一种地理性商标品牌,这个一百多年前曾享誉世界的“老字号”如何重振雄风,如何发掘其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值得相关部门及我省茶企深入研究。

武汉第一套邮票印着担茶人 罕见错版邮票亮相

发行于1893年5月20日的担茶人邮票,是武汉历史上第一套邮票。陈勇的藏品中,就有数十枚珍贵邮票,其图案均为一个挑着茶箱子的脚夫。

1893年至1897年间,汉口书信馆共发行了多版邮票,这些汉口商埠邮票,是近代汉口沦为各国租界的产物,上面外文和汉字结合,面额有二分洋钱、五分洋钱、一角洋钱等,颜色、大小不一。

据介绍,担茶人邮票至少有五个版本。第一版担茶人邮票发行仅5日后,就被第二版替代。原来,第一版排版时,“汉口”从右至左并列,形成奇怪的“口漢”字样。这一罕见错版邮票,陈勇珍藏了11枚。

在这批邮品中,还出现邮戳时间为1893年5月18日的,先于正式发行的5月20日两天,更是少见。“可以想象,当时有一趟船急着要发往国外了,于是邮局同意提前少量使用该邮票。”陈勇推测。

“担茶人”形象作为邮票图案,在早期商埠邮票中仅汉口独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汉口茶叶贸易的兴盛。据史料,当时每到茶季,很多人从武汉周边涌到汉口来打一季茶工,汉口江滩边搬茶、运茶的工人数以千计,肩挑背扛的茶叶担夫,随处可见。在距江汉关不远处,还曾出现一条名叫茶担巷的里份。

汉口俄领事馆造型之谜 设计灵感或来自中国茶叶盒

张笃勤称,俄国茶商是继英国茶商之后汉口茶市的最大买主,长期、大宗的茶叶加工运销,以及在汉口创办大型机器茶厂,置办多处房产,使他们赚得丰厚利润,主导了汉口茶市约半个世纪的黄金时代,也形成汉口与俄国之间陆路与海路多条贩茶路线,即今天所说的中俄万里茶道。

俄国茶商在汉口活动的历史遗迹,至今仍可寻访。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中,武汉市确定了三处文化遗产申报点,力争在2017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除江汉关大楼、京汉铁路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外,另一“处”申报点为汉口俄国茶商建筑群,“打包”了俄商新泰大楼、华俄道胜银行旧址、汉口东正教堂、源泰洋行旧址、汉口俄国领事馆、顺丰茶栈、巴公房子、李凡诺夫公馆等。

陈勇的大量藏品,对俄国茶商在汉历史予以鲜活呈现。如,华俄道胜银行发行的股票、新泰茶铁盒、有顺丰和阜昌商标的信封密封签、1901年从汉口寄出的东正教堂明信片等。一张加盖有邮戳的新泰大楼明信片,背面用英文标注明信片的主人曾住在大楼的几层、几号房,令人对背后的故事充满遐想。

“其中有两件藏品很是有趣,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汉口俄国领事馆设计灵感应来自中国茶叶盒。”陈勇拿出两件实物,一件是1905年俄国领事馆落成纪念明信片,另一件是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盒,两者的整体造型竟惊人一致,他曾向俄国一建筑学教授请教,对方对此观点表示认可。

张笃勤称,正因汉口俄国茶商实力雄厚,1891年出国游历的俄皇太子(即后来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到达中国后,专程来到汉口,参加俄茶商新泰洋行成立25周年庆祝活动,并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隆重招待。在陈勇的藏品中,有一本1898年法文版的《VoyageenOrient》(注:东方旅行记),记录了俄皇太子的这次武汉之行。这本书装帧豪华,八开本大小,上沿刷了金粉,书中有一幅俄皇太子访汉时彩旗飘飘、夹道欢迎的油画,可见当时场面十分热烈。

“俄罗斯伟大的万里茶路”研究会会长亚历山大·伊利因说,俄国茶商习惯将汉口称为“伟大的东方茶港”,就源自这次历史事件中俄皇太子曾如是称赞。

链接

茶贸易让武汉首次走向世界,专家建议:

设博物馆展示藏品

今年50岁的陈勇,曾守卫边防十二年,立过战功,转业回汉后成为武汉东湖风景区一名基层公务员。2012年,陈勇与另两人一道被聘为武汉市首批“布衣参事”。

20多年来,他将大部分精力和钱财倾力用于搜集武汉地方史图像资料及实物。其中与万里茶道尤其是汉口“东方茶港”相关的藏品,不少是托朋友从国外买的。

张笃勤等专家看过陈勇的藏品后说,这批藏品数量大,相对集中,对汉口“东方茶港”的辉煌历史既是佐证又是补充,还能使历史活化,建议设万里茶道相关博物馆予以公开展示。

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与陈勇联合编纂的《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付印,书中介绍“俄国与武汉”时采用了陈勇一二十件珍贵藏品,并介绍说:十九世纪中叶,俄国商人开辟武汉至欧洲茶叶之路,被誉为新丝绸之路,茶贸易让武汉首次走向世界。

“收藏武汉遗存,并不是为了独享,希望能通过再现‘东方茶港’辉煌,让更多人了解大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陈勇说,“若能对万里茶道申遗有所裨益,那将是让我非常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