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公众文化需求难获满足主要三点原因

发布时间:2016-06-19 11:06:44来源:SRC-13

00001.jpg

《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在武汉发布

  荆楚网消息(记者 安立 孙鹏 通讯员 王义芳 吴珊)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但公众文化需求依然难以得到满足。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进行的“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5)”显示,4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文化总体发展状况“一般”,45%对当前文化生活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一般”。

  6月18日下午,《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在武汉发布,对近两年中国文化发展的成就及问题进行总体描述和分析,对中国文化新近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作出评估,并对“十三五”期间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进行预测。

  《蓝皮书》显示,公众“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公众无法充分使用公共文化设施。调查显示,2014年以来40.30%的公众使用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图书馆,然而近60%的公众却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设施。

  同时,公众对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使用度也分别只占4.8%和5.4%。文化设施使用不充分还会影响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导致文化活动形式单一。42.80%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群众日常文化活动是广场舞。

  其次,公众认为文化产业的商业性太浓。调查显示,21.67%的公众认为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亟需加强,19.50%的公众认为文化市场实力和竞争力亟需加强。一旦文化产业的文化性不够,文化的内在价值将难以体现。在国产电影与欧美影片的对比调查中,有49.10%的受众认为欧美影片比国产影片优秀很多。这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在产品内容的思想深度上还有待提高。

  最后,公众参与文化生活的自觉性不够。公众更看重文化生活的娱乐功能,而不是其思想内涵。调查显示,2014年以来,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排名对公众文化生活影响最大,而图书只排名第五;各地卫视效仿热播韩剧成为近几年中国文化发展给公众最深刻的印象。这种娱乐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的渗透力度,让公众在文化深度的追求上产生制约。

  此外,公众参与文化活动更多的是受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不是出于自主选择。文化设施越齐全的地区,公众的参与文化生活的意识越明显;文化设施越匮乏的地区,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越薄弱。在2014年多元文化城市的综合排名中,上海、香港和北京位居三甲。港澳和东南沿海的文化发展和开放程度借助其区位优势以及与外界交流的便利,其排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广大地区无一城市入选全国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