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
就地取材 新公园将用粉煤灰铺路
“戴家湖公园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节约型园林设计。在土方平整过程中,依据原有地形,采取就地平整处理方式,将原有土方进行削高补缺,可节约成本2000万元。”戴家湖公园总设计师周明明介绍,戴家湖公园建设将利用园内原有破碎砖石块料、粉煤灰、金属构架,用于全园的道路广场铺装建设及基层填充,以及坐凳、挡土墙、道路路牙、台阶花池等设施。废旧机器,可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雕塑小品,散置于场地内,讲述场地的故事。同时,还将适当保留工业化时代遗迹,大胆利用富有寓意易令人引起联想的工字钢、红砖等材料,对场地内的可利用资源进行整理,回顾青山区工业文明的辉煌。
在修复生态系统方面,由于目前的灰场经过长时间累计,加上周边建筑土方的堆积,土壤呈碱性,所以,场地内主要选用较耐盐碱植物,如紫花泡桐、水杉、乌桕等。同时,在种植植物前,在部分地区原有土壤上覆盖一层木屑,利用木屑的自然腐烂来达到对土壤改良的作用。再种植一些根系发达的植物,来移除、转变、固定土壤污染物,并将有害的物质吸收并转变成无害气体挥发到大气中,逐渐达到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的目的。
规划时,还保留了一部分水面面积,并设置生态水沟、雨水花园等对雨水进行收集,汇入公园中心湖体,同时提供园区内部绿化用水,届时,市民有望再在湖中看到鱼虾。
思考
成本减半生态修复亟需变废为宝
“不论是城市灰场的形成,还是垃圾场的外迁,都是城市建设的代价。以后,变废为宝的模式,将成为武汉市生态建设和修复的主流方式。”武汉市园林部门人士表示,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少,尤其是中心城区大片的绿地将成为稀缺资源,所以,近年来,武汉市也先后多次尝试这种变废为宝的生态修复模式,将绿地还给市民。早年有汉水公园,是在垃圾场的基础上填埋修建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里面的园林步行道路,也是利用废弃的砖石进行填充的;还有正在兴建的园博园主体建筑荆山景区,也是在垃圾场上新建的。
戴家湖公园设计人员透露,该公园采用废物利用和就地取材的模式建设,目前的总造价近亿元,比按常规公园建设节约了一半的费用。不过,园林部门人士补充说,变废为宝的模式,技术难度不是很高,武汉基本可以掌握。关键在于前期工作要做足,比如土壤分析、环境评估、植被选择等。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