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余鲁西
黄昏时分,当我们踏上长江上的一条船,舱门一扇扇打开,一瞬间,仿佛被穿越时空纷至沓来的信息所包围。璀璨奢华,衣香鬓影。笙歌未散,离乱已生。那些来自百年前的声音与符号,就这么鲜活的,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沧桑久远的时代。
这就是“知音号”,长江上第一艘以20世纪30年代风格打造的大型主题演艺轮船。故事,就围绕着“知音”展开。
建在水上的博物馆
“知音号”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是中国内河唯一的演艺主题船舶。这样一条华丽复古的蒸汽游轮,自它停泊在汉口江滩的芦花深处时起,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过去两年间,导演樊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核心创意小组成员、“印象系列”总导演之一,一直往返于北京武汉之间。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全国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的总导演。“知音号”不是一条普通的船。它与同名的知音文化大剧均由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投资,以知音文化为灵魂,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武汉的生活图景,今年4月26日将全球公演。“知音号”长120米、宽22米、高15米,98个舱室,排水量4015吨。原型来自上世纪初武汉民生公司的“江华轮”,船身由厚重的黑色打底,三层船舱是老照片一样的淡黄色,原木的地板、圆圆的舷窗,近百间客房,走廊、灯光、桌椅、床榻甚至门把手等所有道具,均是精心打造的仿古造型。
“知音号”不仅是一个可以亲身体验百年前武汉风情的大型剧场,更是一座唤醒城市记忆的“漂移的博物馆”。
《知音号》项目运营方武汉朝宗文旅公司负责人介绍,不仅船上的每个细节都是浓浓的老武汉怀旧风情,那些展示在房间里的老照片、老邮票、老报纸、老发票等各种老物事,还有贴在墙上的老海报、老广告,都是“知音号”专门从武汉市民手中全城征集而来,背后是这座城市浓浓的人文气息与历史温度。
武汉是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大汉口在上世纪与大上海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开放历程的见证者。“知音号”就是这段历史最具年代感的“解说员”。
与以往任何演艺形式不同,《知音号》在打造两个博物馆:一个是大武汉的城市记忆;一个是人们心中久违的灵魂情感。踏上满载故事的“知音号”,人们将融于其中,与表演者共同完成关于城市、人生与爱的碰撞,直击心灵。
有船,怎能没有码头。为了营造更加身临其境的“穿越感”,在四唯路和五福路之间的汉口江滩上,还有一座专为“知音号”修建的老码头。穿梭卖报的小童、卖哈德门的小贩、提皮箱戴礼帽的绅士、与你擦肩而过的旗袍淑女,叫卖声、喧嚣声,一切都是大汉口在旧时光里的老样子。拿一张旧船票,持一张旧报纸,观众从登船的那一刻起,就走进了一段过往的时光,开始了一段寻找自己的旅程。船从老码头驶出,故事就开始了。
一条船连通昨日今天
当“知音号”启航后,长江就是故事的舞台。作为观众的你,既是匆匆过客,也是戏中之人。
一条船连通昨日今天,一段航程串联起长江沿岸的所有地标性地点。两江四岸的辉煌灯火,从舷窗外缓缓掠过,船在漂,人在漂,故事在漂,“知音号”载着游客,以颠覆所有剧场演出的表演形式,在不断变换的高楼与灯光之间,完成和过去百年的一场艳遇。
一江,一楼,一剧,一船,一灯,“知音号”所承载的,还有“铸造城市旅游文化灵魂”的美好愿景。走进金碧辉煌的一楼舞厅,眼前浮现的好像是《泰坦尼克号》中的经典场景。但这里的故事可不是冰海悲歌,而是发生在烟云幽眇的民国汉口。汽笛声响,70分钟的时间里,所有船客开始同时讲述自己的故事。“知音难觅”,是剧中每个人心头永恒的痛楚,寻觅的过程,同样也是唤醒沉睡的记忆与自我的过程。
所有演员就在观众中间,剃头的师傅,擦皮鞋的年轻人,卖香烟的小贩,搬行李的服务生,他们一边尽忠职守地工作,一边与观众展开积极互动。整艘船就是一个浓缩的小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发生过、发生着或即将发生不可预知的故事,而作为观众的你,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对观众来说,这一过程是陌生、刺激、惊叹、好玩的,但更重要的是体验。不必在观众席上正襟危坐,可以踏进客房舱门,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民国服饰替换上身,在吧台小酌,在甲板远眺,尽情享受打破一切常规的戏剧演出。船上提供的咖啡和简餐也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品尝的,全程都是老汉口的味道。
与此同时,“知音号”还将借助“主客共享”的知音理念,整合互联网及传统媒体,打造全国独有的“一剧多版”和“全程服务”模式。“一剧多版”是指《知音号》正剧、“云剧场”、青少年戏剧实验剧场——Q版《知音号》等。从而走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玩出“晚上演正剧,白天有亲子,网上云剧场”的24小时立体剧场模式,可全球共享。
当70分钟航程到达终点,停船下岸,是一个故事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武汉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
江汉朝宗于海。在武汉,几乎所有流传的故事,都与长江有关。
历史烟云间,这里有“黄鹤楼中吹玉笛”的悠扬,有“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慨叹,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浑,有“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更有“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豪情……
如今,“知音号”从老码头出发,一路串联起武汉的地标性地点,最终于新码头靠岸,恰是一趟穿越城市与时光的旅程。
作为湖北省推动“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创新文旅项目,以及武汉市“十三五”重点文化项目,“知音号”取意源于大武汉“知音之城”的历史和武汉人海纳百川的情怀,传承武汉的时代文化精神,将成为武汉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和中国文旅产业新地标。
武旅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把知音文化从水面向地面延伸,意在打通武汉的文化经脉,通过地面特色观光车串联,黄鹤楼、武汉港的码头、武汉江岸区的历史风貌区、吉庆街、中山大道会形成全域文化呈现,用‘知音礼遇’标准定制的特色餐饮点、购物点、酒店客房、休闲酒吧、博物馆等,形成武汉独有的文化风景和城市的精气神。”
作为在长江上移动的“年代主题公园”,“知音号”不仅能成为高端婚礼、高端商务Party、明星见面会的最佳场地,还能成为亲子互动沙龙和民国风情婚纱照拍摄基地,打造出长江上最具特色的社交新空间。据悉,香格里拉和明珠豪生大酒店等已经与“知音号”达成合作意向,按“知音礼遇”标准提供配备精细服务体系。
下船后,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导引系统,游客也可以继续自己的“穿越之旅”。人们或慢行,或乘坐独特的观光巴士,穿行在沿江大道和南京路、青岛路、兰陵路一带庞大的万国建筑群之间。
导演樊跃说:“我们不但做一部剧,还要做武汉的文化+。”《知音号》不仅是一台城市戏剧,还要通过它来整合武汉的经典文化,走出武汉。
这是一张真正可以递出去的城市名片。据项目团队介绍,“知音号”游轮不仅可以航行在武汉的两江四岸之间,还可以远赴重庆至上海段长江沿线任何一个城市。依靠长江黄金水道,用一条船的航程,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文化升级版,加强全流域的文化交流和沟通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这也是对千年知音文化的最好诠释。
(作者: 编辑:田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