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62年前武汉首次举办横渡长江竞赛,2000人参与历时2天

发布时间:2018-06-23 22:41:39来源:楚天都市报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

  为什么要渡江?因为江在眼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向东。它不仅是气势磅礴的中国第一长河,也与历史上诸多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密不可分,文人墨客更为它留下过无数佳名名篇。

  江城武汉,对这条大江另有一种情愫。

  1956年6月24日,武汉举办了“武汉市首届横渡长江”竞赛,这一活动从此成为江城生活的传统,几乎年年举办,并不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A.渡江·历史

  武汉人与长江之间,有一种来自血液之中的召唤,叫作横渡。

  宽阔长江如同天堑,阻隔着江水两岸。大江奔腾,总会有人想去搏击波涛。史料记载,宋朝时,每逢盛世,武昌城下就善于游泳的人结成群,手持五彩旗,顶风破浪。

  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每到炎炎夏日,人们素有游泳消暑的习惯。汉口开埠后,武汉本地的文化体育气氛日渐浓厚,水中健儿们也有了将游泳活动推向夺标竞技的想法。

  1934年9月9日,武汉举办首届渡江竞赛。竞赛由体育界和军界发起,倡议者中包括张学良。竞赛起点在汉阳门码头,终点在汉口特二区三北码头,游程约5000米。

  这次竞赛规模不大,仅四十余人参与,但前来观看的市民挤满了长江两岸。获得第一名的是武汉警备旅士兵鞠华强,用时33分30秒,张学良亲自为他颁发了刻有“力挽狂澜”字样的银盾奖牌。当时报刊称这次活动为“横渡壮举。”此后两年,又举行了两次渡江活动,均场面热烈。然而,由于抗战爆发等原因,横渡长江活动就停止了。

  这一停,就到了1956年。这一年的5月31日,63岁的毛泽东主席视察武汉,首次畅游长江,并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成为了武汉举办渡江活动的强大动力。

  同年6月24日,“武汉市首届横渡长江”竞赛隆重举行,近2000人参加。毕竟是首次大规模的群众渡江活动,为了确保安全,每个运动员配一条木划。由于当时指挥部只有400只木划,只好采取分批渡江的办法,渡江活动足足花了两天时间。

  此后,横渡长江活动就成为了江城的传统,几乎年年举办。

  B.渡江·演进

  横渡长江,不仅对武汉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也很快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1957年6月,武汉举办了第二届渡江比赛,紧接着在7月7日,又举办了全国性横渡长江竞赛活动,广西、福建、广东、江苏等多省共93名运动员前来参赛。1960年,武汉举办第五届渡江比赛,同时举办了长江沿岸十二城市青少年横渡长江游泳友谊赛,吸引了上洚、镇江、南京等12城市的163人参赛。

  这两次全国性渡江活动,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将渡江活动的影响力推向了全国。此后每届,都有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参与。

  1971年,全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派出运动员来参加渡江活动,专门组了一个渡江方阵;到2015年,参与渡江的外省市来运动员超过千人。

  浩瀚长江,所吸引的当然不止是中国人。1993年,武汉首次举办国际渡江节,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来到武汉组成渡江历史上第一支“国际方队”。在这之后的历次渡江活动中,都带着国际特色。

  横渡长江,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世界。

  渡江,从一项竞赛活动演变成渡江节的盛事,则仍与毛主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66年7月16日,73岁的毛泽东主席再次在武汉畅游长江。当年的《人民日报》曾这样报道:“毛主席在浩瀚的江面上,时而挥臂侧游,拨开层层波涛,破浪前进;时而仰卧水面,看万里碧空。”在与陪同游泳的青年们交流时,毛主席说:“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

  从此,7.16为武汉特定的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纪念日。到1993年,正式将每年的7月16日确定为“国际渡江节”。既然是节,渡江活动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除了横渡长江,还有了特技跳伞、明星演出等,从一项竞技赛事变成了横渡长江主题的嘉年华。

  1996年后,因长江防汛等原因渡江活动一度中断4年,2001年又再次重启,受到市民们的热烈响应。

  2014年,武汉市提出“7·16全民游泳健身周”的理念,横江长江活动再次升级,“7·16”成了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更重要的是,它所推动的全国游泳健身活动,不再局限于长江,开始向河流、湖泊、游泳馆延伸;这一活动也不再只停留于武汉,全国各地的游泳爱好者,都在这期间举行各种游泳活动。

  从横渡长江开始,这项活动正在成为全国的大众游泳日。

  C.渡江·情怀

  对游泳爱好者来说,横渡长江,不仅仅是一次自我挑战,更是一种对水、对江河的情怀。“生活在武汉,不横渡一次长江总觉得欠缺了点什么。”不少参与过渡江的市民这么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

  “我第一次横渡长江在1964年,17岁。”今年71岁的王家贵笑着说,自己是汉江边长大的,从小爱水,他至今已经参加过十余次横渡长江的活动。

  长江速以水情复杂、流速快著称,身在江中横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个人喜欢最开头的100来米,从起点过长江大桥2号桥墩。那里的水看似很平静,像镜子一样,但因为桥墩阻挡了水流,水在这里会翻动,这一段要快速冲过去,如果掌握不好会被冲回来。”

  横渡长江的魅力在哪里?王家贵笑着说,他的妻子也这么问过他。“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解开她的好奇,我曾用救生圈把她保护好,一路推着她横渡了一次长江。本来她这一趟应该蛮舒服的,可惜当时风向不配合,迎面劈过来的浪让她呛了好几口水,她就再也不尝试了。”王家贵笑着摊摊手,随后他告诉记者,尽管如此,妻子从没阻拦过他继续参与渡江活动,近年来他还成了一名长江上的救援志愿者,“以前渡江还有太多保护措施,现在不一样了,救援队员、船支随时都在身边,给渡江者很好的保障。”

  据渡江节组委会相关人士介绍,横渡长江属于高危运动项目,因此每年活动前,都要有严格的测试、训练。对于参加抢渡比赛的选手,则要跨过赛前测试。以往标准为泳池成绩达到6分钟400米,不过去年这一门槛提高了,国内选手在测试时必须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方可参赛,也就是男子要在5分06秒内游完400米,女子在5分46秒内完赛。而外籍运动员的参赛标准更高,他们必须在测试中达到一级运动员水平才可参赛,即男子4分21秒游完400米,女子4分44秒游完400米。

  D.渡江·传奇

  2016年12月,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正式开馆。它位于汉口江滩公园中部,与江滩防洪纪念碑遥相呼应。在横渡长江的活动中,曾有过不少经典时刻。比如2006年渡江节,跳水皇后伏明霞作为颁奖嘉宾回到故乡,引发巨大轰动。2015年渡江节,世界仰泳冠军赵菁带领中国地质大学的队员们组成方阵横渡长江。她说:“成功横渡长江,比拿金牌时还开心。”

  说起渡江,必须提到传奇人物晁新民,她曾任同济医院护士长,3次陪同毛主席畅游长江。而在武汉市举行的30多次横渡长江活动中,她共参加了28次。1996年,77岁的晁新民曾带领5个儿子、5个孩子、1个重孙报名参加渡江比赛,四代同堂游长江,成为武汉渡江史上一段佳话。

  晁新民的儿子宋世安也酷爱长江,1958年13岁时他就在横渡长江活动中得到过第18名。上世纪90年代退休后,他开始筹建游泳协会,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渡江活动中,他也被泳友们称为“老宋”。作为渡江老手,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游长江留遗憾”,他认为,我们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长江母亲河这么好的水,是所有河流都没法比的,不游真的可惜了。”

  这也是诸多渡江爱好者的心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