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频出创举 闹出全国“动静”

发布时间:2018-09-17 13:53:04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李麦秋回首改革往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炜林 张阳春

全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全国第一个资金市场,全国第一个企业信誉评级组织……

您知道这些“第一”诞生在哪里?答案是:武汉!

说起武汉的这些“全国第一”,都离不开一位睿智而又温文尔雅之人——原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行长李麦秋。

“赶上了热火朝天的改革时代,成果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8月23日,李麦秋在汉口常青花园家中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87岁的他,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多年前的改革故事历历在目。

武汉证券交易所:差“一口气”

“武汉离全国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的梦想,就差一口气。”回忆起当年,李麦秋心中交织着自豪和遗憾。

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敢想敢干的武汉,在1994年12月便设立武汉柜台交易系统,成为当时除沪深证交所之外的全国最早一批证券交易场所。武汉中商、武汉中百、武汉健民等8只内部股上柜试点交易,随后“汉柜”股票增至26只。汉柜交易活跃,全国瞩目。

“汉柜”是如何产生的?在李麦秋看来,武汉证券交易市场起步于国债交易。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发行国库券,很多人“爱国认购”。由于缺乏流通和回购渠道,不少人到地摊集市,以大大低于票面的价格,用国库券换鸡蛋或者日用小商品。

维护国库券信用,必须让其流通。1986年初,国家在武汉等城市试点专柜交易国库券。随着各地国债市场活跃,跨地区调剂成为必然。

1992年初,省市人行携手创建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又称武汉柜台市场,即“汉柜”),集中竞价交易国库券等证券,并梦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债券交易中心和区域性股票交易中心。

很快,武汉成了全国国库券交易的中心。

作为“老银行”,李麦秋深知企业之苦。财政紧张、银行贷款艰难,那就动员企业发行债券,开辟更多融资渠道。

可难题来了,社会上难以判断哪些企业才能发债券。李麦秋与同事一合计,在1987年底就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企业信誉评级委员会。官员、财经教授及会计事务所的专家,认真分析企业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按三等九级评出企业信用。有了这一“标准”,武汉当时300多家企业发行了债券,筹集的资金相当于当时银行贷款的十分之一以上。

李麦秋等趁势提出,以武汉证交中心为基础,组建全国第三个证券交易所,把武汉建成区域金融中心。

“发展资本市场,一直是武汉的一个情结!”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申办过第三家证券交易所、全国粮食期货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

武汉离第三交易所的梦想有多近?证监会原主席刘鸿儒2008年在其所著《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一书中披露,当时证监会曾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增设武汉、天津两个证券交易所。

然而,1997年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海啸打破了武汉的梦想,全国柜台交易被一刀切地关闭。1998年11月9日,汉柜停止交易。

武汉金融改革框架:“四多”

李麦秋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银行。

1949年底,初中毕业、刚刚18岁的李麦秋经过考试,进入到人民银行工作,当时中国只有这一家银行。

从“点票员”到办事处科员、办事处副主任,从分行信贷处长、分行副行长,再到1983年担任人行武汉市分行行长,李麦秋步步坚实。

八十年代初,改革波澜兴起。武汉金融改革,路在何方?

1984年秋天,李麦秋联合人行总行研究生部,在晴川饭店召开了金融改革理论研讨会。

根据讨论情况,结合实际,李麦秋和他的伙伴们拟出了武汉金融改革框架,主要内容是“四多”——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增加多种结算方式、开展多种金融服务。

第一个突破,就创立了汉正街城市信用社——全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

此间的故事,令人尴尬。武昌保安街一位炸麻花的个体户向银行贷了300元,不放心的信贷员三天两头到他家中细问收入多少,能否先还点贷款。个体户心烦,借高利贷还了贷款。

听到故事,李麦秋思考起来:银行主要面向国有、大企业,小企业、个体经济谁来服务?此时,人行汉正街办事处提出,仿照农村信用社办城市信用社,服务小企业、个体户。

李麦秋调研后,给予支持。1984年9月15日,由集体企业和个体户集资组建的汉正街城市信用社挂牌运营。“汉口集稼嘴出现‘小钱庄’!”当媒体刊出这条新闻时,惊动了海内外。

经营简便、灵活、多样,大银行不屑做的业务,他们做。除了现金收付、存款贷款业务,还提供代保管、上门收款等服务,汉正街的个体户奔走相告,“这是我们自己的小钱庄!”

随后,城市信用社如雨后春笋,5年间,武汉先后成立了33家城市信用社。

“既要说好北京话,也要说好武汉话”

这是李麦秋的口头禅。他说,既要遵守上级规定,也要依据地方实际敢于创新。

李麦秋刚当行长,一天黄石人行来电:一大企业急需1000万元,而黄石行目前手头很紧,想找武汉借钱周转。

李麦秋当即拍板:同意。这件事在湖北金融界引起极大反响,因为之前从未有过跨地区的资金融通。

资金,有时间差、行业差、季节差、地区差,这里缺钱,那里的钱却闲着。那时,银行、地区间互相封闭,互不来往。

李麦秋深知,资金融通,乃回归金融本源,单靠临时协商、牵线非长久之计。

打破条块分割!李麦秋思考良久,决定先在城市信用社试验资金拆借市场。

1986年5月3日,武汉市资金拆借小市场在汉正街开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几个桌子,几把椅子,全国是第一家资金拆借市场就开场了。消息传开后,日本报纸以“中国的资金市场昨日在武汉挂牌”为题予以报道。

银行生涯里,李麦秋喜琢磨、善创新。当信贷员时为一家车轮厂支招“做板车”,结果生意大好。当分行信贷处长时,他喜好四处联络、建立网络,建起了省内、湘鄂赣、长江沿线城市金融横向联系网络。

这些网络,为武汉创建更大的资金融通市场打了前站。

城市信用社拆借小市场取得经验后,1986年10月24日武汉资金市场挂牌开市,市场以资金拆借为主,还涉及跨地区票据贴现、外汇调剂等业务。10年来,融资1300多亿元,成为全国起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融资额最大的资金融通市场。

回忆往事,李麦秋感慨:当时武汉频出创举,闹出全国“动静”,是因为武汉人骨子里一股敢人为先的拼劲,更因为武汉的“天时地利人和”——

时逢改革开放,入列全国城市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和全国金融改革试点;地处九省通衢之地,工商业发达;全行上下团结同心,市委市府全力支持。

时代不负弄潮儿。1993年初,已经62岁的李麦秋到北京出差时向人总行提出退休,人总行推荐他到刚组建不久的招商银行任职。还在犹豫的他回到武汉,招行的电话就追到了武汉。令他意外的是,这年5月他正式卸任,而招行2月已下文任命他为招行常务副行长。

时下,李麦秋仍关注着武汉、关注着金融改革。

“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必须继续创新。‘四多’思路仍有现实意义。比如,成立城市信用社,就是为解决‘两小’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融资难。现在这一问题仍然在困扰着我们,必须靠改革创新,走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