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6湖北两会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两会视点]三首打油诗,解读湖北建筑业“万亿奥秘”
发布时间:2016-01-29 20:26:35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图为由中建三局投资并将建造的全球首个“地下公共走廊”武汉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效果图

  相关评论

  陆晨:建成“祖国立交桥”任重道远

  荆楚网讯 记者 曹雪 实习生 望剑剑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与错综复杂的经济局势,如何谋求出路?

  近年来,湖北建筑业异军突起,2015年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三。

  2016湖北“两会”上,“建筑榜样”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湖北建筑业从一把泥刀走天下,到汇聚十大特色专业品牌享誉世界。逆市上扬的背后,是调结构、抓机遇、促发展;是大胆出击开拓新蓝海,是敢于创新找寻新钱袋,是苦练内功提升管理水平,是转型升级优化盈利模式……

  一枝独秀,绝非偶然。有运气,更有实力。

  打油诗云:

  调整结构谋转型,切勿坐等天降饼,

  以改促革应万变,竞争优势更坚挺。

  2016年湖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在调结构、转方式上下功夫、出实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三年前,在汉江楚水间,一路铁军开山凿路的故事再次演绎,一场“穿越东湖”的攻坚战役全面打响。

  三年后,这场战役大获全胜,中国内地最长城市湖底隧道——武汉东湖隧道正式通车,并为施工方与投资方带来巨大红利。


图为中国内地最长城市湖底隧道:武汉东湖隧道

  这条隧道的施工方,它叫“中建三局”,是一个以修建高楼地标而闻名的建筑企业。

  这条隧道的投资方,仍叫“中建三局”,也是一个建造与投资并重的现代综合企业集团。

  为何施工方就不能当投资方?

  面对善变的市场,唯有改变应万变。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作为建筑行业龙头,中建三局也面临着竞争加剧、挑战加大的发展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董事长陈华元介绍说,中建三局实施建造和投资“双驱动”策略,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与土地综合开发联动发展。

  湖北首个PPP项目在光谷火车站东西广场、全球首个“地下公共走廊”武汉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湖北首个PPP铁路项目汉十铁路首期项目、十堰地下综合管廊等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作为“饮马长江边”的中央在鄂企业,中建三局,目前已发展成为年合同额超2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集团,综合实力多年排名中建系统工程局第一名、湖北百强企业第三名。

  打破行业界限,转战新兴领域,重塑竞争优势。中建三局,以非凡作为,收获非凡业绩。

  打油诗云:

  牵手抱团建联盟,融合产业上下游,

  有钱大家一起赚,全球市场涌洪流。

  2016年湖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引导“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深度拓展同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带动经贸产品、技术、设备出口和消化过剩产能。

  2016年1月1日,是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刘斌及其团队,在孟加拉国度过的第二个新年。

  这座桥,对刘斌而言,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机遇。

  这座桥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


图为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效果图

  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中铁大桥局与孟加拉国政府于2014年签订了承建合同。由此,帕德玛大桥成为了中国企业承建的最大的国际桥梁,也成为了刘斌首个“走出去”项目。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先抓机遇再谋发展。

  中铁大桥局以“国匠”眼界和魄力,开辟全球大市场,更带着娘家人一起“走出去”。海外合同额三年翻10倍,海外在建项目总签约额超135亿元。

  目前,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中,“湖北造”桥梁占半壁江山。

  虽业务布局全球,然在招标供应商方面,湖北省政协委员、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坚决承诺——“只用中国造!”


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摩洛哥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

  政府一声“抱团发展”集结号,大桥局、大桥院、武钢、武船、铁四院、中交二公院、二航局、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积极响应,武汉“建桥军团”应运而生。

  而中铁大桥局作为建桥产业链主导者,与本地建桥产业链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带动本地建桥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共建共赢。

  作为湖北建筑业“十大名片”之一,武汉“建桥军团”,当之无愧!

  打油诗云:

  匠人匠心匠有道,制造更要强质造,

  尽善尽美尽极致,先有求精再求新。

  2016年湖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匠”型人才。

  许多专家谈起工匠精神,扯来扯去,基本都是“瑞士的钟表,美国的手机,德国人执着,日本人专注”,只有中国“山寨”遍地。

  如此说法,在古代,整个中国都不服。

  在璀璨的华夏古代文明里,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的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工匠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创造出工艺上的奇迹,展现出极致化的追求,令人惊叹、让人敬佩。

  在当代,武汉“建桥军团”更不服。

  就在2016年1月,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徐恭义,荣获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师学会颁发的“2015年度杰出成就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工程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徐恭义:1963年3月生,198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现任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

  和徐恭义一样,武汉已走出一批响当当的桥梁“工匠大腕”。

  在大桥局、大桥院、二航局三家建桥单位,先后走出4名院士、5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92名教授级高工。高密度人才队伍,不仅在全国同类企业中屈指可数,更让武汉建桥之都成为中国桥梁工匠基地。

  60年间,以汪菊潜、陈新、方秦汉、秦顺全、王序森、杨进、徐恭义、高宗余等院士、大师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团队,为中国桥梁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贡献突出。

  发力供给侧,掌握主动权,市场主体以市场办法破解市场难题,新思路、新作为,新技术、新产品、催人奋进,给人启迪。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