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才看过来:“十三五”就业蓝海在这里
荆楚网讯 记者 曹雪
“一带一路”、“两廊一圈”、“461”中非合作框架……近几年,一系列“走出去”战略构想,揭开中国国际投资和贸易新格局,也为湖北经济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如何促进湖北企业“走出去”又好又稳,成为本届湖北“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湖北企业大步“走出去”
2015年,全省境内投资主体非金融类对外实际投资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2.3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14.5亿美元,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6万人次。
中铁大桥局海外在建项目总签约额超135亿元,海外合同额三年翻10倍。海外“武汉建桥军团”享誉全球。
东风汽车战略性入股标致雪铁龙集团,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借船出海,国际化东风扬帆远航。
华新水泥在塔吉克斯坦投资建厂,海外工厂产品出口阿富汗,不仅探索企业发展新模式,而且让塔吉克斯坦从水泥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湖北企业“走出去”,如火如荼,如椽大笔……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活跃的市场之下,很多企业家、专家学者却纷纷提出共同痛点:
——企业海外经营人才短缺和项目管理能力薄弱,能够“跟得上”业务高速发展的复合型海外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如何培养“国际化技术人才”,成为湖北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难点,也是务必攻克的重点。
人才培养速度跟不上企业“走出去”步伐
“走出去”意义虽大,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北企业海外经验尚处萌动阶段。“走出去”简单,想走稳,却一点也不简单。
湖北省政协委员、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坦言,中铁大桥局虽为行业龙头企业,在外耕耘多年,海外经验相对丰富;然而,随着境外项目剧增和行业日益多元,即使大桥局抛出“海外三年,回汉买房”的高待遇诱惑,但仍面临着“业务很多,人才不够”的矛盾。
作为海外一线工作人员,远在孟加拉国中铁大桥局帕德玛大桥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刘斌深有体会。
他告诉记者,“走出去”首先要了解并遵守的是“东道国”各种规矩,如经商法则、社会责任、文化宗教等。其次,如何与各国合作方有效沟通,也是海外务工的必修课。
刘斌举例说明,根据国际项目的要求和特点,承包商在进行每道工序施工之前,均需要编制施工方法说明,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因此,及时取得“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成为刘斌工作的核心与关键。
但是,由于监理工程师来自韩国,项目合同规定使用英语,承包商的母语均非英语……尽管刘斌运营经验丰富,也颇感吃力。
如何培养国际合作“国际化技术人才”?
“未来五年,随着我国对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际化技术人才将会成为湖北‘中字头’、‘国字号’企业香饽饽。”
针对如何培养“国际化技术人才”,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提出建议,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利用湖北自身科教优势,为“走出去”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
叶青认为,“国际化技术人才”稀缺,是湖北企业“走出去”的短板。
这种“短”体现在目前国际化技术人才的质和量都不够。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人知识面相对狭窄,如懂技术的外语能力还有待提高,会外语的又不了解专业技术……
叶青举例,如“一带一路”中的国家和地区有40多种语言,目前国内高校能培养的只有其中20种语言的人才。
因此,他建议湖北高校应有意识针对“一带一路”中的国家和地区增设小语种专业与课程,积极培养语言人才。同时,启动“国际化技术人才计划”,加快为中资企业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以满足“走出去”建设需要。
他山之石
去年11月,中建三局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约,联合培养巴基斯坦留学生,为此中建三局将投入160余万元资金。未来,这批留学生学成后,将能直接回国,以巴籍管理人员的身份,参与中建集团在巴项目。
根据协议,中建三局委托武汉理工大学为其定向培养8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其中1人攻读材料专业硕士学位,7人分别攻读土木工程、电气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读书期间,8名留学生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体检验证费、综合医疗保险费等学杂费用共计160余万元均由中建三局承担。
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战略将进一步拓宽校企之间的合作领域,将为中建三局培养既拥有专业知识又熟悉中国企业文化的巴籍管理人员,同时为中建三局今后在其他国家项目的定向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陈书华)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