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白色恐怖最烈时 5位烈士遗书从武汉发出
长江日报讯(记者宋磊)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武汉遭到疯狂屠杀。近日,武汉市党史研究专家向长江日报记者披露,有5位烈士在牺牲前曾从武汉给亲人发出绝笔遗书。在遗书中,烈士们表达了为信仰慷慨就义,以及对亲人的眷恋。
这5位烈士是:邓雅声、夏明翰、杜永瘦、卓恺泽、熊亨瀚。据了解,5位烈士中,除杜永瘦1927年便已战斗在武汉,其余4位都是1928年奉调来汉。他们均于1928年在武汉被捕并被杀害。
1927年至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在武汉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镇压,武汉的白色恐怖在全国闻名,甚至有“全国第一”的说法。
“1928年的武汉血雨腥风,是武汉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武汉党史专家李婉霞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仅当年3月5日至4月25日,有一定职位的党员干部在武汉被捕牺牲者即达310人。
这一年中共湖北省委三次遭破坏,四次重建。有一届省委因武汉形势严峻而暂设九江。当时,一批共产党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毅然来到武汉,从事革命斗争,将生死置之度外。
“烈士遗书是烈士心灵的窗口。”据李婉霞讲述,邓雅声遗书写道:“今日之死,是所甚愿。”夏明翰遗书写道:“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杜永痩的遗书写道:“光荣的死,我含笑。”卓恺泽的遗书写道:“死于枪弹之下,更其比死于床褥之间的痛快而有意义。”熊亨瀚的遗书说:“余之死……实系为国家社会,为工农群众……”
5位共产党员何以能如此慷慨就义,视死如归?“这源于他们为理想和信仰奋斗的如磐信念。”李婉霞说,遗书中还反映了他们难以割舍的浓烈亲情。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爱父母妻儿,但为了国家民族、劳苦群众的解放,他们选择了为理想献身。“革命烈士遗书是今天难得的教材”。
今起,长江日报推出“从武汉发出的烈士家书”系列报道,讲述5位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
严词拒绝高官厚禄凛然就义 邓雅声:狱中给恩师写下绝笔遗书
特派记者李锐 通讯员吴志雄 许剑 发自湖北黄梅
1928年2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除夕将至。汉口余记里空坪响起阵阵枪声,一批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中有位烈士名叫邓雅声,牺牲时年仅26岁。
就义前,邓雅声给恩师熊竹生写下绝笔遗书《致熊竹生夫子书》,以后事相托。
邓雅声独女邓甲男听黄梅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讲解书中记载的父亲英勇事迹 记者刘斌 摄
在狱中拒绝劝降 遗书惦念母亲妻女
1928年,邓雅声时任中共京汉路南段特委书记,负责在应山(今广水)、大悟、孝感等地发动工农群众,组织武装起义。2月,他接到通知,去汉口向省委汇报工作。
当时,武汉笼罩在白色恐怖中。邓雅声明知危险,仍毅然动身。临行前他对战友郭述申说,今年是个断头年,我可能回不来。
邓雅声按时到达汉口。由于中共秘密招待机关裕泰客栈遭破坏,邓雅声被捕,关押在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部看守所里。湖北军政头目胡宗铎以黄梅老乡名义,对邓雅声许以高官厚禄进行劝降,都被邓雅声严词拒绝。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狱中,邓雅声坚持斗争,写下诗句“平生从不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
邓雅声生于湖北黄梅,年少丧父。当地塾师熊竹生曾免费收留他读书3年,并供他伙食。学业完成后又介绍他到本县乡村教私塾,二人情同父子。
邓雅声在给恩师的遗书中写道:“求仁得仁,抑又何怨?”“今日之死,是所甚愿。”并附绝命词4首,其中的“饮弹从容向天笑,长留浩气在人间”“不死沙场死牢狱,三年埋血恨难平”至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肃然起敬。
邓雅声身后尚有母亲、妹妹及妻子、爱女。在给恩师的绝笔信中,他动情地写道:“所念不敢忘者,只高堂老母耳,兼之芳年弱妹,红闺少妇,黄口孤女,茕茕诸息,皆为雅声一身之是依……言念及此,雅声心虽木石,亦垂泪如丝矣!”
一年发展10万会员,开湖北农运先河
邓雅声又名邓书堂,幼时家贫,但他酷爱读书。母亲龚玉莲常对人说:“书堂夜里读书点灯的油,要用桶装。”他对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无不精读深研。
邓雅声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旧中国农民疾苦非常了解。在与李子芬、宛希俨等革命青年交往中,他接触并逐渐信仰马克思主义。1924年春,邓雅声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与筹办黄梅县“书报流通处”(后改为“醒民书社”),秘密发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武汉星期评论》等革命书刊。
1924年冬,邓雅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张林、东山等镇办起30余所平民夜校,帮助农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懂得革命的道理。他经常向农民讲演,许多青年农民在他的帮助下加入共产党,成为革命骨干。
1925年3月,中国共产党黄梅特别支部成立,邓雅声担任组织委员,与特支书记李子芬一起,积极发展党的组织。他写下“热血一腔尽情洒,十年定放自由花”的诗句,在全县青年中广泛流传。
1926年7月,黄梅县农民协会成立,邓雅声兼任县农民协会秘书,参与领导全县农民运动。不到一年,黄梅县农民运动“迅猛发展,会员人数已达10万,其中有女会员4000余人,尤开湖北农运之先河”。
群众瞻仰邓雅声烈士陵园 记者刘斌 摄
曾接受美国记者斯特朗专访
1927年3月4日,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武昌阅马场召开,毛泽东被推选为大会名誉主席。邓雅声作为黄梅县农民协会代表之一出席大会并发言。
3月24日,邓雅声被推选为省农民协会秘书长。此后,他调到武汉工作,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开展省农民协会的各项工作。
黄梅县委党史办副主任程爱军说,邓雅声的《是谁过火》等文章,与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时间相近,且观点相呼应,是目前有据可查、为数不多的珍贵史料。
美国进步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当时供职于美联社。她曾在1927年6月专访邓雅声,“一个身材瘦削,穿肥大、褪色蓝棉衣的年轻人终于来到我们面前。他,邓雅声,省农协秘书长,苍白的书生面孔,显得诚恳、忠实,非常疲倦。”
7月15日,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在武汉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转入地下秘密活动,邓雅声任湖北省委农民部秘书,接待省委从党、团、军系统介绍来的干部并安排他们到农村工作,以及重新分配各县回省的农运特派员,为湖北秋收起义输送干部。
担任中共京汉路特委委员和书记期间,邓雅声恢复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斗,支援了黄麻起义,直至1928年2月赴汉口被捕。
198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邓雅声烈士及其遗著》一书,介绍了邓雅声生平并收录其33首诗作,圆了其绝笔书中的心愿。
黄梅英烈馆邓雅声被列入著名烈士 记者刘斌 摄
邓雅声后人自食其力务农打工
特派记者李锐 通讯员吴志雄 许剑 发自湖北黄梅
日前,从武汉向东驱车约200公里,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鄂赣交界的湖北黄梅县。该县民政局干部商宏志说:“黄梅有名有姓的烈士有3758人,为革命牺牲的群众约10万人,邓雅声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在县社会福利院见到了91岁的邓雅声独女邓甲男。老人身材瘦小,皱纹爬满面庞,但精神矍铄,谈吐流利。父亲邓雅声牺牲时,她只有两岁多。
邓甲男说,听奶奶说,父亲牺牲不久,曾有5个人来家里,每人给了1块大洋,靠这些钱勉强过了一年多。后来家里实在没吃的了,奶奶就劝她妈妈改嫁,然后带着她走四五里路去要饭。直到她10岁以后,奶奶帮着别人做些农活,祖孙俩才熬了过来。
“家里原有些爷爷和爸爸留下来的书。后来书也没了,什么遗物都没留下。”邓甲男说。成年后,邓甲男嫁给了同乡一个姓於的农民,育有4子1女,如今他们都自食其力,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在外打工。
邓甲男现在一年可以领到一万多元烈属抚恤金。她说,新中国成立后,她最初是每季度领2元补助,“国家那么困难,还想着我”。
在邓雅声的老家杉木乡邓老屋村,邓雅声烈士陵园坐落在一个高岗上,其南面是雅声水库。陵园建于1984年,2014年重新修缮立碑,高10余米,纪念碑旁有人们敬献的花圈及纸花。杉木乡党委宣传委员洪志刚说,这里是县、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都有机关干部、学生及群众来祭扫邓雅声烈士。
85岁的村民邓克斌老人说,按族谱,邓雅声是其堂伯,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呜呼雅声,不老夭亡。自得噩耗,谁人不伤。我心实痛,热泪两行……”老人还能背出邓雅声恩师熊竹生为邓雅声写的祭文。
73岁的熊安余曾任黄梅县委党史办主任,如今在黄州随子安度晚年,并整理熊竹生诗集。他的父亲熊锡麟是熊竹生的二儿子。老人说,据他所知,在收到邓雅声的信后,熊竹生曾派熊锡麟和钱漱渠(邓雅声同窗好友)去探望、接济邓家,予以照顾。
在黄梅县烈士陵园,烈士亭门口挂着一副楹联,所书即是邓雅声遗书中的诗句“饮弹从容向天笑,长留浩气在人间”。在黄梅英烈馆里,邓雅声与李子芬、宛希俨、宛希先等革命先烈陈列在第一面墙上,供后人瞻仰。
商宏志说,黄梅县已启动建设新的烈士陵园,更好地纪念革命英烈,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烈士遗书全文>>>
《致熊竹生夫子书》
(邓雅声,1928年2月,汉口狱中)
黄梅英烈馆内邓雅声烈士遗像 记者刘斌 摄
当雅声致书尊前之日,即在汉口毙命之时。大人素钟爱我,得此惨耗,一定惊倒。雅声无状,不能遵守教训,动踰大闲,致有今日,咎由自取。求仁得仁,抑又何怨?!大人若为雅声而悲伤,是徒损龙钟之躯,而重雅声之过,无益也。
雅声本窭人子耳,年少丧父。其能粗识之无,略解文艺者,皆大人之赐也。雅声每念高厚,未尝不感激涕零也。今生已矣!身既不保,恩何能报!吾尝反对轮回之说,及今甚愿有之。果尔,则吾其为《聊斋志异》中之褚生乎?不知天其许我否?
雅声初入狱中,虽陷死地,总以应无死法。以吾父之笃实,吾母之慈祥,不应使之无后。以吾一生守己之约,遇人之恕,不应得此惨报。范滂有言:“欲为恶耶,恶不可为;欲为善耶,我不为恶。”苍苍者天,果安在哉!然此皆幻想耳。死之志早已决定吾最后之运命。何敢尚有他冀!呜呼,伯道无儿,欲叩阍而梦梦;杨恽何罪,衰覆盆之沿沿。汉朝党锢,明末东林,亘古如斯,而今为烈矣。虽然,雅声非畏死者。“等闲吾戴吾头去,留些微痕血海中!”“尚有雄心思马革,不因失志泣牛衣。”此非雅声平日见志之诗乎?
在狱无事,惟咏某诗及某歌,慷慨激昂,全无惧色。今日之死,是所甚愿。所念不敢忘者,只高堂老母耳,兼之芳年弱妹,红闺少妇,黄口孤女,茕茕诸息,皆为雅声一身之是依。今彼所依者既失,世态悠悠,将安归乎?言念及此,雅声心虽木石,亦垂泪如丝矣!
郑君慕桥处,并附有家信二封:一载我死,一载我赴俄国。望大人派麟叔与郑君协商以何信见吾母为得计。雅声五中烦乱,不能自择也。漱渠兄处,恕不另作书,但漱渠兄与吾道虽不同,而交甚笃。藏吾诗甚夥,望其选而存之。在精不在多,成一小帖,留我后世子孙,能成一卷更佳。倘漱渠兄能以束修之余,稍济吾母,则雅声九泉之下,不敢忘德。附录绝命词四章:
呜咽江声日夜流,岂知宏愿逐波浮。
萧然独谢长生去,暮雨寒风天地愁。
平生从不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
饮弹从容向天笑,长留浩气在人间。
苦虑家中更不忘,谁知今日永分张。
幽魂若不随风散,应念衰亲返故乡。
本来文弱一书生,屡欲从戎愧未曾。
不死沙场死牢狱,三年埋血恨难平。
呜咽成词,究莫推敲,亦无暇赓续也。他如“江湖浪迹从屠狗,都市骄人笑沐猴。”“不修令伯《陈情表》,惟读文山《正气歌》。”我无法聊以写成,盖绝笔也。我至爱至敬之夫子,别矣,别矣,永别矣!死而有知,请在梦中和我。
(作者: 编辑:赵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