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领航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严立冬:补齐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突出短板

发布时间:2017-12-04 09:58:54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才忠

古朴如画的村落是中国人永远的乡愁

记者:“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这是中国人对传统美丽村落的记忆与向往。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列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补齐这一突出短板的重要性在哪里?

严立冬:安居乐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安居一是指有地方住,二是住的地方环境要整洁优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是不可耽搁的大事,农村面貌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不仅指向农村产业的振兴,而是要求乡村社会全方位的振兴,其中“生态宜居”是一个重要方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能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条件,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6年以来,中央两个一号文件连续加大了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强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说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让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充分体现了划时代的绿色发展理念。

正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薄弱环节

记者:农村人居环境好坏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直接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为什么不容乐观?

严立冬: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仅要看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还要看农村人居环境是否整洁、舒适、宜居。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一是以往注重抓经济,忽视了抓人居环境;二是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三是随着众多青壮年到城里打工,抓环保既缺少人手,也缺少相应的环保资金支撑;四是有关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这些成为制约农村人居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仍将有近2000万人生活在农村。一方面,湖北的农村人居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同时也要看到整治中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地市州、县市区之间的整治推进不均衡;一些地方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不高;政府整治资金投入不足和到位不及时;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行动要提速 机制要长效

记者:我们看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迈开了步伐。湖北日报近日报道,我省禁养区内已关闭和搬迁畜禽养殖场4574个,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近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深改小组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未来的行动中,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提速和深入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严立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攻坚战。

一方面,要加强理念和规划的引领。要舆论宣传引导,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做“自己的事”。要通过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明确乡村布局以及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促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要啃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硬骨头”。面对不少地方“垃圾围村”的现状,要严格实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村委会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县(市、区)、镇(乡)人民政府要在资金、处理技术、设备采购等方面给予支持。伴随整治行动的深入,资金需求量增大,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大,环境设施的长效维护资金需求增加,应通过建立融资平台、设立专项基金、申请世界银行项目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要继续以政府主导、集体补充、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保证整治工作的资金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集中攻坚,但重在长效。应建立农村道路与污水管网等日常管理和维护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监督等长效保洁制度、农村人居环境监督考核制度,完善人居环境设施的建设、工程质量、日常管理和维护、资金筹措等举措。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以考核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