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2018湖北两会

2018湖北两会|一线领头雁 更笃凌云志——基层代表委员群像素描

发布时间:2018-01-25 08:23:07来源:湖北日报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陈鹏 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平台,也是倾听民声民情的平台。

  基层一线,离百姓最近。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委员,带来百姓心声,带来一线的火热故事。

  新一届726名省人大代表中,有108名是来自一线的农民、工人;721名省政协委员中,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的也不在少数。

  或许,他们所在的岗位普通而平凡,但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千锤百炼,他们已成为发展一线的“领头雁”。

  “我是来自农村的山娃子,长期在项目一线打拼。当选省人大代表,深感压力大、责任大。”马文兵,这位来自中交二航局武汉沌口大桥项目部的工人,与记者交流时语气谦逊而诚恳。

  70后的马文兵,走出大山,靠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从普通农民工做起,成为集电气、起重、指挥调度等本领于一身的多面手,工友们眼中的好榜样。“我要把工友们的心声带上两会,帮他们投好神圣的一票。”马文兵如是说。

  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本可“跳出农门”,在大城市改写命运,却选择回到田间地头,带领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省人大代表、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胡丹,省人大代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翁新强,省人大代表、监利县黄歇口镇精华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毕利霞,省人大代表、大冶市阳光绿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王有文……这些活跃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新农人”,智慧的双眸里闪烁着创新创业之光,宽广的胸怀里充溢着担责担当之情。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如何开拓扶贫产业,他们在思索,也在探索。

  立足基层一线,怀揣赤子之心。基层一线代表委员“高言值”的建言献策,必定会有切切实实的“含金量”。

  安陆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陈仙凤,扎根特殊教育事业19年,孩子们亲切地喊她“老师妈妈”。“成为省政协委员,我觉得肩头的责任沉甸甸的,我代表的不止是个人,而是整个特殊教育群体。”陈仙凤说,她带来一份提案,建议让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挂钩,让孩子们学到一技之长,未来能够自力更生。

  仔细梳理这份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名单,了解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勤于奋斗、乐于奉献、心系家国的点点滴滴,我们深刻感受到,这群“排头兵”,或许身上没有闪耀的光环,但他们带着泥土的芬芳,披着晨曦的暖色,迈着铿锵的脚步,汇入新时代的发展洪流,奔向更璀璨的美好未来。

   

  湖北日报讯 图为:何登明,省人大代表,蕲春管窑镇陶艺非遗传人

  何登明

  非遗传人

  添薪加火旺楚窑

  ●他关注

  我关注楚窑非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楚窑的炉火已经烧了600年,蕲春县管窑镇的制陶技艺是湖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跟江西、安徽、浙江、广东的陶瓷制品相比,湖北还有明显的差距。如何重振楚窑文化,让湖北的陶瓷制品发光发热,是我们这些匠人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人物故事

  出生于全国著名的陶艺之乡,14岁开始学习制陶工艺。18年前,因家乡窑厂不景气,自寻出路远赴广东制陶。蕲春县管窑镇的匠人何登明潜心钻研陶艺,再回乡时已是一名大师级的非遗传人。

  “在外这么多年,虽然收入高,但还是期望能为家乡做陶。镇里给我开了工作室,我也努力培养一批全能匠人。”4年前,年近六旬的何登明回到管窑镇,想让家乡制陶的炉火烧得更旺。

  有着600年历史的管窑镇,其制陶技艺是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拉坯工艺独特,这里生产的精美陶器曾畅销海内外,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然而,由于塑料、玻璃制品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20年前,管窑镇的陶厂一度举步维艰,众多传统匠人远赴浙江、广东等地谋生。

  为了让百年炉火重焕光彩,经过几年规划,官窑镇的老匠人和窑厂纷纷开始行动。随着何登明这样的大师陆续回乡,新陶厂也逐渐多了起来,老窑口又燃起了新希望。

  此次作为省人大代表参会,何登明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代表广大匠人,表达重振楚窑文化的迫切愿望。

  “首先必须创新产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何登明表示,由于管窑镇留存的是一口古民窑,其早年生产的多为坛坛罐罐等家常用品。如今,必须改变产品形式,多做一些用于欣赏的工艺品,从“供给侧”方向提档升级,才能打开更大的市场。

  “其次,希望省里加大对楚窑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楚窑,欣赏楚陶。”何登明说,有了全方位的推介,楚窑产品销路才能更广;也唯有叫响楚窑品牌,才能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吸引更多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