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吕文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墨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
2018年,我省将打好三大攻坚战列为首要工作任务。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长江大保护还有哪些“硬骨头”要啃?昨日,列席省人代会的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文艳接受楚天都市报专访。
省民进提案加强城市内湖水质保护
建议打造武汉“百湖绿道”
我省虽有“千湖之省”的美名,但近年来许多城市内湖依然遭受着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湖面面积缩小问题的困扰,而这些问题其实是困扰湖泊管理的老问题、“慢性病”。
省民进为此提交提案建议,我省应结合河(湖)长制开展湖泊管理“一湖一策”试点工作。针对围湖建房严重的地区,如省会武汉的汤逊湖、南湖地区,紫阳湖等城中公园,地方政府应拨专款重点开展“退房还湖”工程,修建沿湖绿化道路,妥善安置居民,让武汉不仅有东湖绿道,未来还要打造“百湖绿道”。我省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湖泊特点要求划定垂钓放生区和非垂钓放生区,并明确所有城市内湖严禁垂钓和放生。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整理
省民进关注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问题
建言严控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库区水土流失面积5.1万平方千米,占库区土地总面积的60.6%。每年流失的泥沙总量达1.4亿吨,占长江上游泥沙的26%。
为此,省民进建议,优化村镇及路网布局,降低人为活动干扰强度,优化零星分散农户的住房位置和路网结构,尽最大可能减低对生态脆弱区的人为扰动。严格工程项目管理,加强监督与指导,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利鹏整理
武汉襄阳宜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更严
楚天都市报: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绿色”分量越来越重。也有人说,今年环保部门将更忙了。您怎么看?
吕文艳:的确,这是近年来最“绿色”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全文提及环境保护工作共十余处,涉及篇幅1500余字。报告将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2018年的首要任务,作为环保部门,我们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楚天都市报:怎样才算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否有一个具体目标?
吕文艳:总体而言,就是要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我省制定了具体指标。其中,治水方面,到2020年,地表水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达到88.6%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控制在6.1%以内。治气方面,纳入国家考核的13个重点城市 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53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80%。治土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楚天都市报:这场战役怎么打,我省将有哪些新的污染防治措施?
吕文艳:围绕水、空气、土壤污染治理,我们将开展十大行动。其中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联防联控“三大行动”。其中,支持武汉、襄阳、宜昌等地优先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个限值比国家一般排放标准更严。
年内完成县级饮用水源地全整治
楚天都市报:治水和治土方面呢?
吕文艳:开展碧水行动,实施改善重点流域水质、污染治理设施提标升级、农村环境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四大行动”。今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全省148个黑臭水体,我们用两年时间已经治理了104个,还有40个按照国家要求在2020年之前治理消除。
开展净土行动,开展农用地、工业污染地块、危险废物“三大管控”。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今年,我们要对全省土壤污染进行一个拉网式普查,查明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分布,完成全省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定。在这个基础上,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楚天都市报:推进长江大保护方面,环保部门今年的重点是什么?
吕文艳:今年重点工作有两个。一是沿江化工企业整治行动,推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重化工企业关闭、整合、升级、搬迁。二是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全面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问题清理整治。去年是市州级以上饮用水源地的整治,整治了全部62个问题;今年延伸到县级,年底前要全面整治完成县级饮用水源地存在的突出问题。
楚天都市报:治水最难的莫过于跨区域的水体,这个难题可有破解新方案?
吕文艳:我省水系发达,纳入国家考核的有114个监测断面,是全国最多的。前年,湖北在沿江省市中率先实施跨界断面考核,今年,我们将借鉴空气质量考核奖惩的思路,探索对跨界断面水环境不仅考核,还要实施明确的奖罚,探索开展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另外,设立跨区域环境监察办公室。
去年77个市县空气质量考核获奖9630万元
楚天都市报:去年各市州空气质量考核结果怎样?
吕文艳:2017年,省级财政安排生态补偿资金9630万元,对2016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的77个市县给予了奖励。由于对2016年的生态补偿资金考核只是对17个市州,市州再根据奖励金额对辖区内的部分县市区给予奖励。17个市州除了神农架林区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对应处罚的生态补偿金进行了豁免外,其他16个市州均有奖励,没有处罚地区。
楚天都市报:去年我省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如何?
吕文艳:2017年我省纳入国家统计的13个市州(不包括仙桃、潜江、天门和神农架林区)PM10累计均值为8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五。纳入国家考核的13个市州PM2.5累计均值为52微克/立方米。13个市州优良天数比例为76.1%,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三。
省级环保督察两年内覆盖所有市州
楚天都市报:在生态建设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关注到,省级“环保垂改”首当其冲写入报告。
吕文艳:就在上周,1月18日,全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已经正式启动。湖北作为全国首批12个改革试点省份,今年内将基本改革到位。此次改革变化最大的就是对市县环保部门干部管理权限的调整。为了增强环境监察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构建全省环境监察体系,将市、州、县环保部门的环境监察职能上收,由省环保厅统一行使。
楚天都市报: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的力度很大,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具体怎么建?
吕文艳:中央环保督察带来的环境改变是显著的。2016年,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我省一个月,就收到1925件投诉件,对于督察组提出的整改任务,我省积极整改,去年已完成56个整改任务,剩下的28项整改任务,按照国家要求要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这28项任务,都是老大难问题,特别是跨流域的污染问题,比如四湖总干渠、天门河、通顺河的污染问题。但是,再难啃的骨头,我们也要坚决啃下去。
今年,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面,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情况开展省级“回头看”。在建立环保督察长效机制方面,重点是建立环境督察制度,设立环境监察专员,驻点专职督导区域内环境监察工作,今年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两年实现全覆盖,涉及所有市州。
(作者: 编辑:吴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