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

舍身救人英雄陈忠贵 在平凡中播下“善”的种子

发布时间:2019-04-03 16:04:03来源:荆楚网

  2014年10月25日晚上,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3名年轻人落水。64岁的冬泳队员陈忠贵和队员童淑华、蔡从庆下水救人,3名男青年全部获救。但是陈忠贵却在试图上岸时体力不支,不幸被漩涡卷入水底后失踪。

  在3位好汉奋不顾身的救援下,3个年轻的生命获得了新生。然而,英雄陈忠贵却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0月29日上午,警方巡逻艇在天兴洲大桥上游约1公里处找到陈忠贵的遗体。

  舍身救人英雄陈忠贵:在平凡中播下“善”的种子

  走进陈忠贵位于江汉区前进街桃源坊36号的家中,这间仅13个平方米的蜗居里摆设陈旧。

  这是一间公房,里面除了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最多的是书籍。屋里的一切便是64岁的救人好汉陈忠贵留给儿子陈思的全部遗产。

  望着墙上父亲微微带笑的遗像,眼圈泛红的陈思说:“爸爸留给我的财产很‘丰富’,他一直教导我与人为善。”

  中央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后一个字是“善”。

  走进陈忠贵的生活,我们发现,这个江城汉子的“善”并不仅仅是一次舍生忘死的救人之举。在陈忠贵的人生轨迹中,他一直用与人为善的赤子之情,播撒下一粒粒“善”的种子。

  64岁老人两次跳进江中舍身救人

  被救三青年:我们以后也要做好人

  10月25日晚8时10分许,汉口王家巷轮渡码头,传来了急促的呼救声。7名正在码头帐篷里面休息的冬泳队员,连忙赶到一艘驳船上查看。

  距离船头约5米处的江中,一名年轻人身体被大片水葫芦包围,仅头部探出江面。在手电筒的探照下,20余米外,另有两名年轻人在江面上起起伏伏,正顺流而下。

  江中遇险者,是冬泳队员最常遇到的事情。队员童淑华将驳船甲板上的塑料软管绑在腰间,蔡从庆套着一个游泳圈,而64岁的陈忠贵救人心切,未做防护准备,却坚持与同伴一起纵身跃入江中。

  甲板上,李首快、董昌河和魏需建等冬泳队员,纷纷用竹篙将年轻人顶住,以防其被江水冲走。

  几分钟后,陈忠贵、童淑华一左一右将一名年轻人托住,推出江面,在甲板队员们的帮助下,年轻人被拉上来。

  此时,不断有水葫芦随着湍急的江水席卷而下,逆流而上救援,困难重重。“先上岸,从上游顺流而下救人”。陈忠贵、童淑华、蔡从庆3人来到上游,再次下水。

  蔡从庆、陈忠贵向距离岸边近20米的最后一名溺水者游去。陈忠贵跟在蔡从庆身后,体力明显有些不支。蔡从庆拉住溺水者往岸边游,转头一看,陈忠贵已不见踪影。

  在岸边指挥救援行动的李首快看到,当时一个浪打过来,陈忠贵刚探出头,一大片水葫芦漂来,直接压在他的头上。陈忠贵被水葫芦覆盖后,再也没能探出头来。

  10月29日上午10时左右,经过逾百人不懈搜寻,水上警方巡逻艇在天兴洲大桥上游约1公里处找到救人英雄陈忠贵的遗体。

  在此前焦急等待英雄回来的人群中,有3个20来岁的小伙子。他们正是3名被救者。

  这3个从汉川来武汉打工的小伙子,一直为那天晚上任性涉水而深深自责。在王家巷码头的简易灵堂前,在殡仪馆的追悼会上,3个小伙子满怀歉意地祭奠恩人。

  “陈老给了我们新生命,我们以后也要做好人。”3个年轻人回忆起当晚的一幕既内疚又伤心。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我们在码头等待陈英雄的消息。那天风很大,很冷,老陈的儿子陈思看我们穿得单薄,要我们先回去。”回忆起那一幕,3人中年长的小祝有些哽咽。小祝抱着陈思说:“家里有困难找我们,我们以后是兄弟。”

  有情有义有担当

  邻居工友齐赞:老陈为人正直,他做事我们放心

  “老陈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小心身体’。我还记得他冲着我笑的样子。”颜惠玲是陈忠贵的前妻,可是她却坚持要大家称自己是老陈的爱人。

  “我们虽然没有办复婚手续,但是一家三口从没有真正分开过,一直在一起生活。”颜惠玲在江面上第一个发现陈忠贵的遗体,说起老陈她就忍不住恸哭。

  20年前,夫妻二人先后下岗,因为一些生活琐事,两人一气之下离了婚。得知两人分手,岳母将女儿大骂了一顿,将一家三口又拉回到一起。

  虽然没有办复婚手续,但是陈忠贵依旧像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岳父岳母。老人生了病,他不分日夜在医院照料。老人的墓碑上,刻着孝婿陈忠贵的名字。连襟谢汉朝和他的关系最好,他说:“陈忠贵是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男人。”

  老陈的情义和担当,不仅仅限于至亲。

  “老陈心眼好,肯帮忙。”今年70岁的丁万金,是陈忠贵30多年的老邻居。老人患有严重的眼疾,子女又在外地,平时有困难都是找老陈帮忙。50多年前的老房子,隔三差五不是电视没信号,就是电灯不亮,只要喊上一声,老陈就帮她把这些问题都解决。

  老房子水表没有分表到户,收水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10多年来,桃源坊36号的水费,都是陈忠贵帮着收。在他家里,还留着收水费的记录本,谁家交了多少记得清清楚楚。邻居们都说:“老陈为人正直,他做事我们放心。”

  在王家巷码头上,从恩施来武汉打工的小汪,提起陈忠贵眼圈就泛红。“老陈是个好人,我忘不了他。”

  今年夏天,小汪从恩施来汉,准备在汉正街找工作。结果被人偷了手机和钱包,晚上只能借宿在冬泳队的帐篷里过夜。陈忠贵知道后,每天晚上专门从儿子的小吃店打包食物,从汉阳赶到江边给他送饭。出事那天晚上,他带了牛肉和螃蟹,准备叫上小汪和队员们一起分享。

  陈忠贵是电线二厂的下岗职工,以前在厂里当过宣传科长和党办主任。厂里的工会主席邹建中回忆,刚刚下岗时,老陈家里几乎成了工友们的谈心室。大家总爱将下岗的苦闷,生活的烦恼找老陈扯一扯。

  同事邹建中说:“老陈自己刚刚从厂里的中层干部变成了值班的守夜门卫,在这种落差下他还没忘记帮助别人。他是个值得我佩服的人!”

  做任何事情宁可自己吃亏

  儿子陈思:父亲的善是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本来爸爸不会出事的,就是因为他倔。”陈思得知,出事当天陈忠贵第一次救人上岸后,队员们纷纷劝阻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的他不要再下水。陈忠贵一边答应,一边还是悄悄地跳到江中。

  “当时爸爸看到江里还有人没有被救起来,让他选择100次,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救人。”陈思说“爸爸就是这样一个倔脾气,做任何事情宁可自己吃亏,都要做到最好。”

  曾经因为父亲的倔,陈思还和他发生过争执。

  2年前,陈思在汉阳开了一家小吃店,专门做铁板烧,陈忠贵负责给儿子每天采购食材。采购没几天,陈思就发现自己购买的食材总是比别人家贵。找父亲仔细询问后,他才发现父亲采购的东西与别人家都不同。

  原来,陈忠贵总是在超市里面购买鱼肉,蔬菜也都是买菜市场里最新鲜的。

  发现成本太高的原因后,陈思责怪父亲:“别人家都是拼命控制成本,你却大手大脚买最贵的。”

  一向对儿子特别温和的老陈发了火:“吃到人家肚子里面的东西,肯定要用最好的。你是我老陈的儿子,要就不开店,要开店就要讲良心。”

  父亲的一顿怒吼,给陈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当时有些不情愿,但是陈思也不敢和父亲对着干。小吃店开了一段时间,生意越来越好,客人都称赞店里的食材新鲜干净,陈思才真正明白老爸说的话有道理。

  “父亲的善,是不分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这是他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陈思说,办完父亲的丧事,这个月小吃店又要继续营业。“今后采购任何食材,都要按爸爸的标准来。”陈思说,这是爸爸对店里每个客人的承诺,也是我的承诺。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只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这是陈思在清点父亲遗物时,在陈忠贵的摘抄本上看到一句话。陈思觉得这句话是爸爸的写照。他准备把这段话挂在自己的小吃店里,好像爸爸一直陪着他。

  救人好汉童淑华:救人那一瞬忘记了患病的儿子

  今年65岁的童淑华,是这次下水救人的三个好汉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长江志愿者救援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10月25日晚的那场惊心救援,他和陈忠贵都是两次下水,救出两人。将第二个溺水者拉上岸后,明显感到体力不支的童淑华瘫软在沙滩上,“累得感觉不到手脚的存在”。如果当时不是身上捆了一根软管,甲板上的队员齐心协力拉着他,他也危在旦夕。

  “我家里还有个30多岁患病需要照顾的儿子。如果我没了,儿子怎么办?”回想起当时的救人过程,童淑华坦言自己也感到非常后怕。

  童淑华熟悉水性,是冬泳队里公认的游泳高手。上世纪90年代下岗后,他考取救生员资质,在游泳池当过救生员。“所以听见别人喊救命,就忍住不跳下去救人,忘记了相依为命的患病儿子还需要自己照顾。”

  童淑华经历异常坎坷。40多岁时,老伴就得了重度内风湿,常年瘫痪在床,一直是他细心照料。全家三口很长时间都靠着不足千元的生活费艰难度日。谁料噩运接踵而来,儿子后来因为生病,生活也不能自理,全靠他照顾。4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和儿子相依为命。

  生活异常艰难,童淑华想起这些禁不住哽咽。对他来说,最快活的时光就是在冬泳队里和老朋友们一起跳到长江畅游,上岸后聚在一起喝点小酒,说说心里话。

  童淑华说,自己在长江边冬泳已经快20年了,真的记不清救过多少人。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大概7年前,在龙王庙水域的一次救援经历。

  “当时两艘小船在江面捞人,谁料一个大浪打过来,两艘船都被冲翻了,7个人落到水里喊救命。”此时江水异常湍急,而且风大浪大,童淑华根本不可能跳到水中救人。灵机一动,他将自己的腿伸到江面,落水者扯着他的腿一一上岸。

  “每次救人上岸后,我总是对自己说,下次就不要再下去了。但是听见有人呼救,又忍不住跳下去。”童淑华说,救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一种本能,自己凭着良心能多救一个人就多救一个人。

  救人好汉蔡从庆:最难的日子也坚持不拿低保

  今年52岁的蔡从庆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曾是武汉市轮驳公司的一名水手。面对笔者的采访,蔡从庆不愿意多提当天晚上自己跳到水中两次救人的经历,却一直不停地说:“你们多宣传一下陈哥,他是个好人,是正能量。”

  蔡从庆是这群冬泳队员里的“年轻人”。“心直口快,乐于助人,热爱生活。”队员黄腊生这样评价他。

  “别看他在队里年龄小,我们这些大哥都很尊敬他、信服他。”黄腊生说起蔡从庆不停地点头。“每次横渡长江或者外出漂流,他总是在水里转圈圈,来回游动,照顾一些体力不支、年老体弱的队友。”

  冬泳队友们,谁家有难事,蔡从庆总是带领大伙送去关怀,出钱又出力。队友徐汉生家里失火,他组织大家捐款捐物、送吃送喝。队员“三毛”的老婆去世了,儿子生了病,躺床上六天不吃不喝,是他赶过去,帮着“三毛”把他儿子送到医院治疗。听到队员不停称赞自己,蔡从庆连忙说:“我年轻,能出把力就出把力,没什么好说的。”

  其实,爱帮人的蔡从庆自己家的日子过得也很拮据。当年夫妻俩下岗都没收入,孩子读书需要钱,全家人一个菜可以吃一天。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蔡从庆坚持不申请低保,不给政府添负担。“我有双手,没关系,比我们困难的人更多。”下岗后的蔡从庆先后做过物流、干过保安,当过厨师。

  “我们这帮队员,虽然家里条件都不太好,但是爱游泳的人都热爱生活。”谈起自己的爱好,蔡从庆打开了话匣子。

  他闲暇之余不仅喜欢游泳,还爱踢毽子、打陀螺、养信鸽,样样都玩得还不错,在全省信鸽比赛中还取得过12名、25名的好成绩。

  说完了兴趣又说高兴事。“今年孩子刚刚有了稳定的工作,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说到这里,蔡从庆有些黯然:“陈哥和我一样,儿子现在生意火红,明年就要结婚了。眼看就要抱孙子享福了,他却走得这么急。”

  义者长存

  陈忠贵老人两次跳江救人,不幸牺牲,令人扼腕痛惜。他和另外两位平民英雄,临危助困而奋不顾身,不仅是用实际行动坚守义务救援的初衷,更展现了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对他人危难的关切。当我们怀念陈忠贵老人的时候,我们也该了解到他与同伴们为何甘与风浪和漩涡相伴的心志,那就是尽力去争取每一条生命免于被江水吞噬。

  这样朴素坚韧的心志,是义者存于民间的明证。见义勇为被称为大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善中有大义。义人义举,淳朴的市井气息,发乎于内心,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无论是陈忠贵生前坚持与人为善,还是童淑华在日常困顿中的保持乐观,都让他们在拯救他人于危难时的果决,显得亲切而又宝贵。

  大义在民间。平民英雄从个人,到群体,再到一座城市,不断焕发感召的力量。这既因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壤有着善和义的基因,也因为我们懂得去守护和传承善和义的信条。对于长江边的这群义务救援者来说,放下失去陈忠贵老人的伤痛,仍要继续面对下一次救援的与死神赛跑。这是对陈忠贵最好的纪念,也是完成他的遗志。而对于更多生活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认同这份义的内涵,通过努力完善各种举措不再让英雄付出生命的代价,则是一道无法推卸的道义命题。

  (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