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奥运回响——北京奥运十年间

发布时间:2018-08-08 15:56:15来源:新华网

来源:新华网 08-08 08:48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题:奥运回响——北京奥运十年间

新华社记者

十年弹指一挥间,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盛况仿佛犹在眼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就像踩着十年前那个夜晚北京城上方的“大脚印”一样,一步一步坚定走来。

北京奥运这十年,中国已从一个初识奥运举办门道的学习者,成长为推动和引领奥林匹克改革的践行者。

北京奥运这十年,中国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健康中国”成为体育强音,体育强国梦正全方位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

北京奥运这十年,天更蓝了,水更绿了,一份自信从容的国民心态正逐渐长为参天大树,体育基因正融入每个中国人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学习看齐到引领“奥运标准”

这是1982年拍摄的首都钢铁公司。 新华社记者李基禄摄

自天安门沿长安街向西约20公里,是首钢集团老厂区旧址。

十年前,这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搬迁——借北京奥运会举办契机,为改善北京空气环境和便于企业更好发展,这家始创于1919年的钢铁巨头开始了一场“大迁徙”。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这是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建筑(2016年5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白雪飞摄

十年过去,首钢人当初不会想到,他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那块地方,会再度和奥运结下深深的情缘——曾用来储存炼铁原料的筒仓,华丽转身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曾经辛勤工作过的精煤车间,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矗立在群明湖畔的原首钢电力厂冷却塔,将见证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比赛的精彩……这一切,让这里有了一个“头号粉丝”——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自去年8月来这里考察之后,巴赫就时时把首钢老工业区挂在嘴边,把这里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节俭办奥理念的典范,称之为“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范例,还让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有机会一定要去北京看看”。

如果说十年前首钢的搬迁是北京在看齐“奥运标准”,十年后首钢园区的改造则是北京在树立“奥运标准”。

这是2014年12月8日,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于摩纳哥通过主席巴赫提出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40条改革方案。图为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表决现场。 新华社发(国际奥委会通联照片)

从2014年底全票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到平昌冬奥会开幕之际颁布“新规范”,国际奥委会一直主动求变,努力对未来办奥模式进行根本性重塑。作为首届从申办开始就受益于此项改革的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被寄希望树立办奥模式的新标杆。

“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续”是国际奥委会办奥新模式的目标,这与中国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而三年前在吉隆坡最终打动国际奥委会委员们,让他们为北京投出一票的,也正是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提出的“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常宇说,三年来的筹备过程一直贯彻着这些理念。他举例说,北京冬奥会将大量使用北京奥运会时的体育场馆,进行适合冬季运动的改造,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等场馆都将再度亮相奥运会。“可以说,北京的这些做法,真正把北京既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即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特点,从可持续的角度做了很好的阐释和验证。”

巴赫说,北京冬奥会筹办中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令他印象最为深刻,“你看看首钢工业园区,就可以知道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国朋友绝非光说不做,他们已经把可持续作为筹办奥运的一个核心。”他说,“北京冬奥组委工作高效,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下尽可能省钱,同时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尊重运动员体验。因此,我们非常有信心北京将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树立新标杆。”

巴赫说的绝非恭维之词。

十年前,中国还没有举办如此大赛的经验,借鉴、学习、摸索……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硬是用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告诉世界,我们有能力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

这是2008年4月11日,北京城建集团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李久林在“鸟巢”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这是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后,中国滑冰协会主席兼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上)与夺冠的中国选手武大靖庆祝。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总工程师李久林15年前是鸟巢施工总承包商总工程师,鸟巢设计理念新颖,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设施工程。李久林回忆说:“建鸟巢那会更多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当时很多人怀疑我们,认为中国人建不了鸟巢。但最后我们大家穷尽智慧建造完成,中国人就要有这种志气!”

这是2018年5月9日拍摄的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速滑馆建设工地。 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如今,已是知天命的李久林说:“鸟巢是我们技术史上的光辉篇章。这一页过去后,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是我们新的起点。我们希望在冰丝带的工程上,在绿色、智慧和环保上实现新的目标,树立新的标杆。”

这是2015年1月24日,游客在第六届“鸟巢”欢乐冰雪季上体验冰雪乐趣。 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鸟巢和冰丝带的这种“传承”,也正是中国筹办奥运的一个典型缩影。

从夏奥会到冬奥会,从“无与伦比”到“新标杆”,从学习到引领,中国正在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