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从“汉阳造”到“新武汉造” 武汉全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发布时间:2016-11-18 10:31:48来源:SRC-5173

位于光谷的烽火科技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天线近场测试场内进行测试 记者周超 摄

  因制造而兴,又因制造而困。近现代工业重镇——武汉和制造业有着不解渊源。

  120年前,汉阳铁厂的第一炉钢水,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征程;新中国成立后,武钢武重等一大批武字头制造企业对新中国的建设发展贡献重要力量。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武汉逐渐边缘化,“大武汉”盛名难副。

经历了辉煌和坎坷之后,武汉这座曾经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如今在对传统制造业转型提档升级的同时,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武汉造”也在崛起,武汉正全力打造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初冬寒风瑟瑟,武汉船用机械有限公司工厂车间内,建设热情却空前高涨。今年,武船倾力打造的“船海工程机电设备数字化车间”成为船舶行业唯一成功入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正在进行最后收尾冲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价值4.5亿元的智能制造技术,将改变传统造船术。

实际上,作为目前国内舰船特种装备和民船配套设备制造的龙头企业,武船早在2013年就已制定智能制造实施规划。以“全面数字化+核心智能化”为目标,通过加工、装配、焊接各个单元逐步突破,已经实现了关键加工过程的智能化。

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武汉船机公司董事长马聚勇说,升级改造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大大提高工艺水准和加工精度。武汉船机自2013年以来,企业订单和经济总量以年均两位数的百分比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在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更是逆势上扬,扭亏止损。

以新换旧、以新补短,“老重器”焕发新活力,战略新兴制造业正在毗邻的沃土上崛起。

武汉经济开发区,曾经汉阳铁厂浓烟熏染的故地,经过长期发展,现在已成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以东风汽车为龙头的7家汽车厂商的12个整车厂,20多家汽车相关研发机构,2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持续发力。

我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烽火通信、长飞光纤等数十家本土“智”造企业扎根,IBM等100余家世界领先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共享中心争相落户。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和社会力量。近年来,武汉有计划地加快培养引进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2015年,武汉启动“城市合伙人”计划,向海内外英才发出邀约,提供资金、优势政策,共做武汉城市创新发展的“合伙人”。设立的首期规模为102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已撬动社会资本126亿元,投资项目337个。

随着要素不断集聚,全球首台常温常压储氢氢能汽车、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和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设备、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3D NAND存储器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诞生在武汉。这些都成为“武汉造”的新名片。

据统计,2015年,武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701亿元,增长14.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2.2%。在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增速下滑的情况下,高精尖的信息技术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武汉工业的主力军。

武汉市市长万勇说,到2025年,武汉将实现工业增加值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3.5万亿元,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聚一批行业规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企业,在部分领域引导全球技术发展潮流,全面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新华社电)

新华社记者李思远 徐海波 姜琳

 

央媒推“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专栏 开篇聚焦武汉

长江日报讯(记者康鹏)昨日,新华社以及央视《新闻联播》同时播发“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专栏报道,开篇聚焦武汉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华社以《从“汉阳造”到“新武汉造”——武汉全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为题,深入实地,采访了武汉船用机械公司、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区等,报道武汉产业发展新变化,并介绍了“城市合伙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等武汉实践。

《新闻联播》以《从“汉阳造”到“光谷梦”》为题,用超过4分钟的篇幅,以光谷为重点,报道了我市产业创新。

11月10日,中央媒体“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专题采访报道团来到武汉,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及所属新媒体的40多名记者走访了武汉船机、美的武汉工厂等企业,深入采访、调研武汉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汉阳造”到“光谷梦”

央视记者孙蓟潍

拉丝塔是光纤生产的核心设备,自主研发这一设备的正是诞生于武汉光谷的长飞公司,现在长飞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光纤预制棒及光纤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光缆供应商。但与国内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一样,长飞也曾经历过用市场换技术的阵痛期。

从2001年开始长飞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每年不低于销售收入5%的研发投入,使得长飞聚集了一批光纤光缆行业的优秀研发人才,占到公司总人数的1/4。特别是2013年以来,长飞加大在光纤光缆产业智能制造标准模式的新探索,不仅掌握了全球只有三家企业拥有的最尖端的大有效面积超低损耗光纤生产技术,还向光谷甚至海内外的其他同类企业进行技术输出,开始引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光纤被称为信息社会的神经,是国际制造业的高端产业之一,如今中国人的信息神经紧紧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企业发力,政府给力。为了给制造业提供空间更广、功能更优的发展载体,武汉在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武汉化工区三个功能区基础上,在6个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分别各自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和10平方公里工业倍增发展区,推动重大工业项目向工业倍增发展区集中,形成了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工业板块,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和智能发展。

“光是产业形态,谷是体制机制”。如果说,产业联盟放大了企业个体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武汉光谷的未来科技城,针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的七所工研院,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跨界合作,互联互通,使得高校院所的研发成果真正落地,成为企业创新的最强大脑。

今年1至9月,光谷完成产值增长14.6%,对武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42.1%。现在的光谷不是仅有光电子产业,更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实现了由“一束光”到“光联万物”。

从“汉阳造”到“光谷梦”,中国智造在这里显示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

(据11月17日《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