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矗立在汉正街的“洋厂长”格里希像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 郭文杰 通讯员金万婵 刘自强
38年前,以钢为媒,武汉与日本大分市正式建立友好交往,结为国际友好城市,拉开武汉对外交流的大幕。38年来,武汉的国际友城“朋友圈”越来越多。昨日,记者从武汉市外办获悉,截至目前,武汉结好的国际友城达到106个,遍布世界五大州,其中国际友好城市25个,友好交流城市81个。
以钢为媒
武汉首结国际友城
“对武汉市来说,大分市是武汉市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武汉、大分两市在诸多领域开展了深入交流。两市保持长达38年的友谊,建立了犹如亲戚一般的亲情。”昨日,说起大分与武汉的交往,日本大分市副市长森田龙太郎深情地说。
两市之间的友谊与合作,可以追溯到1974年。那一年,武钢从日本引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米七轧机。为帮助武钢进行设备现代化改造,新日本制铁派出专家来武钢进行技术指导。
来汉的日本专家成为牵线搭桥的使者。1978年,日本大分提出希望与武汉建立友城关系。1979年9月7日,武汉市与大分市签署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30多年来,双方积极开展经贸、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农业、旅游、环保、福利等领域的合作与友好交流,成果显著。
友城推荐
江城迎来首位“洋厂长”
1982年10月,武汉市与德国杜伊斯堡市结为友好城市,这是武汉市与欧洲城市缔结的首个友好城市。两年后,德方退休专家威尔纳·格里希作为“友谊使者”来到武汉柴油机厂。
当时,杜伊斯堡的德国退休专家服务局为武汉市推荐了专家格里希。随后,格里希来到武汉柴油机厂上任,成为我国第一位“洋厂长”。在格里希手里,武柴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开始向国外出口。德国人格里希成为武汉在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1998年武汉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杜伊斯堡市还号召为武汉抗洪捐款,音乐人士举办赈灾义演。2009年,武汉大学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在德启动。30多年来,德国杜伊斯堡市有多家世界知名公司参与武汉投资。
技术支持
现代化垃圾填埋场友城造
“我们与武汉的友谊源远流长,在过去有过很多好的合作。”昨日,荷兰阿纳姆市市长艾哈迈德·马尔科什参加国际友城专场活动为两市友好交流合作点赞。
1999年,武汉市与荷兰阿纳姆缔结友好城市。随后,在荷方的指导和资助下,武汉市建成二妃山垃圾填埋场,这是当时武汉市最现代化的一座垃圾处理设施。这也是两市的第一个经济合作项目。
目前,阿纳姆与武汉结为友好城市已有18个年头。马尔科什表示,今后双方合作还将更进一步。
合作典范
波尔多葡萄酒香飘三镇
1998年,波尔多市市长率团访问武汉市,正式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两年之后,武汉市及波尔多市就获得了“中法地方政府合作奖”。
波尔多被誉为“世界的葡萄宝库”,每年生产葡萄酒上亿瓶。从2010年开始,波尔多就开始在武汉举办葡萄酒节,至今已举办了八届,法国波尔多葡萄酒逐渐走向武汉市民的餐桌。近20年来,双方在经济、环保、教育、文化和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
结好半年友
城市长送来大礼包
25个国际友好城市中,最新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的有两个,分别是希腊哈尔基斯市和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市。昨日,希腊哈尔基斯市市长克里斯托斯·帕古尼斯和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市副市长谢尔盖·斯特列尔科来到了武汉。
今年5月,希腊哈尔基斯市正式成为武汉市国际友城。此次来汉,克里斯托斯·帕古尼斯就为武汉市民送来了大礼包。他透露,2018年开始,哈尔基斯市将为届时来当地旅游的武汉游客提供包括机票、住宿、导游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大礼包。
今年6月,武汉市与伊热夫斯克市共同签署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昨日,谢尔盖·斯特列尔科推介城市旅游时说,当地冬季体育运动非常发达,特别是滑雪,“我们随时准备在友城框架下开展各种文化经济合作。”
(作者: 编辑:吴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