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第四届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颁奖(图)

发布时间:2016-12-26 15:34:39来源:SRC-13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周治涛 通讯员李天舒)青春年少放飞新闻梦想,笔耕不辍关注社会百态。23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成立五周年暨第四届十佳大学生记者颁奖典礼,在楚天传媒大厦举行,来自武汉大学的万璇等10名大学生,当选“十佳大学生记者”,华中师范大学马琦琦等12名同学获得提名奖。

获奖的大学生记者,均是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的优秀代表。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2012年3月成立,团员累计已过万人,以武汉高校为主阵地,并在宜昌、襄阳和荆州的高校设立分团,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和浙大等省外知名高校建立记者站,拥有一报(《青春志》)两网(青春网、青春小微),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校原创新闻生产车间和传播阵地。

颁奖晚会上,同时颁发了“关心记者团工作园丁奖”、“大学生眼中名记者奖”、“十佳高校记者站”、“大学生记者团年度好新闻奖”等奖项。晚会上,由湖北省各高校的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歌舞曲艺表演,展现了准新闻工作者们的综合素质。相声《青春的烦恼》聚焦当代大学生男女不同的思维方式,“包袱”令人捧腹,笑声不断;黄梅戏、京剧的演绎充分展示了“戏曲进校园”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更有特意从中国传媒大学赶来的张沁园演唱《Angle》,仿佛天籁,余音绕梁。

2016年,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拓展实践平台,推出的系列报道获得较大社会影响。1月南下广州,用“暖冬行动”助力漂泊在外的1500名老乡返鄂;5月走进麻城,在“黄麻起义”策源地学习老一辈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同月月底,走访十堰,与信义楚商爱心团队传递公益力量,传播“扶贫先扶智,信义传温暖”公益行正能量;7月奔赴抗灾一线,在汛情严峻时刻“兵分”4路,抗洪救灾报道小分队深入鄂州、咸宁、天门等地连夜采访报道,探索抗洪救灾报道新路径,被中文核心期刊《传媒》杂志重磅推介;10月行走长江,随著名作家刘醒龙、水彩画家李宁开展为期7天的行走,用脚步丈量长江下游的历史人文。

侧记

脚踩“风火轮”行走在采访路上

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他们以大学生记者的身份,寻找专业记者的视角。在颁奖典礼前后,记者采访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的优秀成员发现,忙碌是他们共同的记忆,在采访路上他们仿佛脚踩风火轮,忙碌中有丰收。

获得“十佳大学生记者”称号和“大学生记者团年度好新闻特等奖”的宋志辉,今年3月才加入记者团。来自荆楚理工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的他,这一年先后前往十堰房县关注精准扶贫,赴鄂州牛山湖防汛一线见证破垸分洪,参加荆门爱飞客飞行大会报道及“万里长江人文行走”下游段行走主题采访活动等,真正是用脚步丈量新闻。人文行走前一个星期,他将《再说长江》十几万字的解说词看了不下十遍,一路沿着长江边走、边看、边记录,他意识到,原来一切答案都在路上。

作为“十佳高校记者站”湖北大学站站长的徐丽花,同时也是“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提名奖”获得者。从2015年接手湖北大学记者站,她始终积极活跃在记者团的各项重大活动中,参与采写的《编钟鸣盛世心香敬始祖——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侧记》获得通讯类一等奖。为了履行好湖北大学站站长这个职务,这一年多来,徐丽花的每一个双休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奔往现场的路上。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魏明是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首任副团长。他坦言,过去五年见证了记者团的蓬勃发展。以前是一个月做一期青春志,后来发展到半月刊,现在已是周刊了。除了奔走在一线的学生记者,在一报(《青春志》)两网(青春网、青春小微)背后,凝聚着大学生小编们的汗水与智慧。他们出谋划策,定期推出亮点选题,一期期热门话题,一季一次的高校手机摄影大赛,不断引爆高校师生朋友圈。此外,青春小微还先后举办了“晒萌照”等活动,吸引全省各地大学生踊跃参与,这次在青春小微上推出的“十佳大学生记者评选”投票活动,就有10万多人互动参与。

■声音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副司长农涛:

大学生记者团首先是培养人才的大舞台,新闻实践实际上是最好的一个锻炼方式,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是创新新闻传播的试验田。在这样一个传统媒体面临融合发展的关键时刻,把年轻人引进来,对于传统纸媒的创新良益颇多。年轻人有想法,可以往前更多的探索,让年轻人去创新新闻模式,成为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创新新闻产品,创新传播方式。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他们的网络技术,传播的理念,为推进当下媒体的融合输入了新鲜血液。

著名作家刘醒龙:

从作家的视角来看,严密的逻辑,准确的表达,是记者的基本素养,但是作为作家,我更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比如,此前有新闻报道恩施一个贫困地区的村小学,有三个老师却只有两个小孩,后来引起重视后,他们被送到了附近的镇上寄宿。离开村小学,他们可能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却要面临幼小时期缺少亲人陪伴的遗憾。以作家的视角,我会更深层次地关注这一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与影响。这也是对大学生记者的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书记黄俊雄:

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湖北日报主动担当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他们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汇集优势资源,组建了大学生记者团,通过一报两网,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高校的校园文化,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重大活动,让学生记者参与进去,深入社会,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视野的开阔,以及良好职业操守的培养。这些方面,大学生记者团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附:湖北日报十佳大学生记者获奖名单

万 璇(武汉大学)

魏 明(中国传媒大学)

赵思伟(武汉理工大学)

金思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少燕(中南民族大学)

宋志辉(荆楚理工学院)

周天竞(武汉体育学院)

魏依璇(武汉商学院)

吴田芳(武汉工商学院)

余雨龙(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采写:楚天都市报记者周治涛 通讯员李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