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韩亮
编写适合农村娃的校本教材
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韩亮
2007年大学毕业时,家在十堰城区、作为独生子的韩亮,毅然放弃即将签约的武汉银行工作,参加了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三年服务期满,他选择了扎根基层。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他不断总结经验,编撰出了五万多字的校本教材,用于平时的教学。其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在各级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他先后获评湖北省三支一扶“优秀等次”、湖北省国培优秀教师等荣誉。
图为:余华
“有干劲”的应用型高校典范
武汉东湖学院 余华
余华曾经是一名海军教官,在海军工程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8年,2013年响应国家部队院校调整政策,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院校继续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她主持省级重点教研、科研项目3项,负责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学生对其课堂的评价集中在“热情”“有干劲”“充实”这几个关键词。她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中青年教师的优秀典范。
图为:杨刚
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
荆门市京山中学 杨刚
杨刚热爱教育事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特别关爱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他善于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真心关怀学生,用细心了解学生。资助多名贫困学生读完高中,走进大学。他长期坚持深入学生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带领年级党员干部利用暑假时间访遍了年级100多名留守孩子。他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自己的电话也是留守孩子与家长沟通的亲情热线。
图为:宁津生
图为:李德仁
图为:刘经南
图为:张祖勋
图为:陈俊勇
图为:龚健雅
武汉大学 宁津生、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陈俊勇、龚健雅
楚天都市报讯 在武汉大学,《测绘学概论》被誉为“最奢侈基础课”,由宁津生、刘经南、陈俊勇、李德仁、张祖勋、龚健雅等6位院士和几位知名教授共同讲授。
宁津生院士是这种上课形式的倡导者,也是第一堂课的主讲人。“这门课最初是为了挽留想转专业的学生。”宁津生介绍,20世纪90年代,测绘学科及行业长期不被社会所了解,不少新生要求转专业。“开这门课,目的是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个清楚的认识,了解测绘专业的高新科技和社会地位,增强对专业的认识和热爱。”
这个提议得到李德仁等院士的积极响应。1997年9月,“测绘学概论”正式开课。20年来,授课人员虽有所变动,但每年都有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参与其中,形成了一支齐聚我国测绘工程专业顶尖师资的教学团队。
(作者: 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