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财经北京4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的武汉公共自行车,4年之后的今天,却陷入了许多站点荒废,车辆少,市民租车难的困境。
“争着租车”到“排队退卡” 民众不满意
记者:您这车怎么还啊?
赵女士:是啊,我从百步亭过来,这车还不了,我还得骑回去。真麻烦!
如今,在武汉,像市民赵阿姨这样使用公共自行车却找不到还车点的市民不在少数。在武汉市永清街公共自行车停车点,两辆已坏损的免费自行车被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锁着。从早上九点到十二点多,停车点一直都没有管理员,也没有市民租车还车,到了一点左右,市民李女士来还车,却不知道该怎么还。
李女士:我们前面几个三四个站点,拆的只剩下一个站点了。我想这是个公家站点,可以还。这拿着车还没有办法,只好送回去了!
统计显示:武汉市近20个租车点,有三分之一的点无法还车,有三分之一的点无车可租。在武汉市江岸区城管中队专门开设的“退卡办公室”,记者看到:狭小的办公室被退卡市民挤满,填写的原因大多是“使用不便、借不到车”。
一项便民措施,到如今却给市民添堵,武汉公共自行车到底怎么了?负责运营武汉公共自行车的鑫飞达集团相关负责人却对这样的变化一直保持沉默,记者只好拨通了鑫飞达的投诉电话,接线人员的解释是:
接线人员:有站点配合市政施工,要待迁移的。
记者:那为何解放大道解放公园这里根本就没有施工,站点还要停摆呢?接线人员:我们再联系一下。
这样的解释显然靠不住脚,如果仅仅因为市政建设和系统调试导致站点停摆,为什么大量破损车辆鑫飞达也不修呢?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鑫飞达自行车修理中心,堆积了大量破损严重的车辆,根本没有修。
记者:车子都坏了怎么不修呢?
管理员:鑫飞达也不来修。
公益项目扩大到广告、地产项目 企业大赚钱
武汉自行车站点为什么停摆?来自鑫飞达集团的说是,管理维护成本高,广告收益不理想,企业每年亏损近2000万元,面临瘫痪属于无奈之举。真的如此吗?
有内部人士算一笔账,武汉城管部门免费批给鑫飞达20多块户外大屏和全部站点广告牌,折算投入至今共计2.5亿元,此外累计给予5000万元项目补贴。
再来算算鑫飞达的运营:公司半数岗亭已经出租,租金800元到3000元不等,每年收入应该有数百万。如今约80万用户每张卡300元押金,存量资金2亿多元。与租车冷清形成对比的是:武汉公用自行车站亭小卖部生意红火。
处在闹市区的公用自行车站亭很多开起了小卖部,红火的生意让站点里的老板根本没时间让老板管理和维护站点里的公共自行车。有的站点甚至长期被摩托车和电动车占用。
武昌广埠屯路站点管理员:一个人七百五,两个人一千五,开始这样包下来的,去年到今年没一分钱,没钱我为什么管呢,我还要倒给钱!
有知情人士透露:鑫飞达取得自行车项目后,心思就不在自行车经营服务上,而是投向房地产、广告传媒等领域,因此,了解内幕的人表示:民生工程烂尾了,但运营企业赚钱了。
民生公益项目 主管部门明显缺位
武汉市城管委是鑫飞达公共自行车项目的主管部门,但是,记者调查发现,鑫飞达运营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主管部都说不清。
如今,国内有三十多个城市有公共自行车项目,做得最好的是杭州,负责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的杭州市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公司副经理刘潮涌的总结是:政府监管到位、引导有序,发力明确。
刘潮涌:第一个,正常情况下我们一般一个月进行一次汇报,把我们的运营情况运营点位总的点位数,故障点位数汇报。第二个的话是政府层面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各城区实行了统一的管理,好多城市不是整个推开,每个区做每个区的公共自行车,第三个,我们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隶属于杭州市公交集团,公交集团对于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有经验。弥补城管委监管的或缺。
经济之声评论:有形之手正确发力 才是对市场的尊重
比较“武汉模式”和“杭州模式”,在运营盈利模式上,在政府主导上,两者都是一致的,为什么杭州模式如火如荼,武汉模式深陷泥潭?总结原因,恐怕关键点在于:企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政府后期管理脱节。
公共自行车是公益性项目,在涉及民生公益性项目上,政府有形的手不能缺失,但是,当武汉公共自行车大量站点被用于外包经营时,政府主管部门却不掌握公司经营状况;另外,也缺乏制约措施,两年前,就有媒体曝光过自行车站点“坏车太多”、“无车可租”,但主管部门也没有采取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者中止合同停止投入。
其实,市场化与公益性本身并不冲突,如何让公益性的市场化走稳走好,政府“有形之手”的力必须发力,最好的政府,不是看管得少还是管得多,而是看管理的质量和结果。对于违法违规、破坏合约、破坏百姓利益的行为,适当伸出有形之手,才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作者 ∣陈蕾)
(作者: 编辑: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