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银色鹿角(通讯员提供)
荆楚网消息(记者冯骋 通讯员赵琴)5月2日,经官方信息确认,苦苣苔科花卉品种银色鹿角(Primulina‘Silver Antler’)成功完成国际登录!它是由武汉市园林科研院徐慧,以及合作单位恩施东升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的黄升、吕文君等共同培育出的一个杂交新品种。“银色鹿角”已经获得国际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种登录权威机构--世界苦苣苔科植物协会(The Gesneriad Soceity)授予的认证证书,其品种名已经获得了国际认证。这是45年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诞生的第一个国际认可的新品种,也是该院在园林植物新品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和突破。
徐慧老师现场观察植物(通讯员提供)
“银色鹿角”这个浪漫的名字从何而来?徐慧介绍,它是由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牛耳朵与钝萼报春苣苔杂交获得的一个杂交新品种,母本牛耳朵的特点是花量大,株型丰满,父本钝萼报春苣苔的叶脉为银色;而‘银色鹿角’综合了父本和母本的优良性状,叶片绿色,叶脉呈银色,其形宛如鹿角,故取名银色鹿角。“其株型丰满,叶片茂盛,花朵繁密,姿态优美,花为紫红色,或亭亭玉立于叶片之上,或在叶片间静静绽放”。
徐慧介绍,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形态变化千姿百态,花色变化多样,大部分种对弱光条件下的散射光利用效率高,同时也能够适应稍强的光照,是世界著名室内观赏花卉之一。全世界约有150属,3700多种苦苣苔科植物,我国有58属,约470余种,其中27属为我国特有属,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极具开发为室内观赏盆花的潜力。
目前已经市场化的苦苣苔科观赏植物,多为国外种类及其杂种后代群形成的杂种群和杂种品系,如非洲紫罗兰、大岩桐、口红花、猫脸、喜荫花等,占据了我国苦苣苔科观赏花卉几乎全部的市场。国内对该类植物观赏价值的开发刚刚起步,对苦苣苔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调查、分类及药用栽培上,大部分资源仍处于野生于半野生状态,至今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全由我国自行培育并形成产业化、商品化的产品。
认证证书(通讯员提供)
“我国苦苣苔科资源虽然丰富,但很多种类现存数量并不多,由于人为生境的破坏及采挖,有些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将这些资源园艺化,完美的表现其在原产地所具备的观赏特性和各种生物学性状,实际上也从侧面保护了资源。”徐慧说,因此通过对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种栽培,选育新的观赏品种,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野生资源优势,为我国室内观赏花卉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对现有资源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银色鹿角”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武汉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在武汉地区进行推广应用。银色鹿角还具有良好的耐阴性,很适合家庭、办公室等光照条件不够理想的地点进行摆放装饰。
为了培育出“银色鹿角”,徐慧和她的团队经过了长时间研究。2015年起,就开始了野生苦苣苔花卉的收集工作;2016年,课题组正式开展工作,搜集了苦苣苔科野生花卉40多种,现有杂交品种8个。 ‘银色鹿角’就是从多个杂交品种中筛选出来的表现比较优秀的一个品种。
对于未来,徐慧说,他们现在已经掌握了银色鹿角组培快繁技术,具有规模化生产的能力。武汉市园林科研院现在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正在开展不同植物的育种工作,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花卉新品种不断地诞生。
背景材料: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园林科研院所之一。经过45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该院科研实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均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是中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园林科研机构、全国园林科技行业华中地区的组长单位。建院以来共承担了98项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在全国园林科技界排名第二。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市级科技奖励18项,出版专著2篇,园林培训系列教材一套,发表研究论文八百余篇。研究领域涉及新优特色植物、水生植物、植物保护、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为建设生态化大武汉提供了最优的技术支持。
(作者: 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