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关于湖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6-02-02 06:55:14来源:SRC-13

 (2016年1月31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祝金水

  大会主席团:

  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湖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认真组织落实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十二五”胜利收官。2015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增长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250.48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78.1亿元,增长12.3%;出口总额1817.1亿元,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5亿元,增长17.1%;粮食总产达到540.66亿斤,实现“十二连增”;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51元和11844元,分别增长8.8%和9.2%。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风险,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宏观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发展相对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需求收缩与产能过剩、调结构与稳增长、旧动力减弱与新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仍需加强等。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主要预期目标和总体安排积极可行。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湖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湖北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财政经济委员会赞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同时,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学确定我省科技创新主导产业和重大创新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逐步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构建创新发展新体制。以“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为引领,加快“两圈两带一群”建设,发挥“一主两副”的带动辐射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治理,依法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更大力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持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健康湖北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共享发展。(二)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抓紧研究制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具体方案,倒逼产能落后、生态和社会负效应的企业退出市场,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持续为企业松绑减负,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加快推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需求引领,扩大消费需求、有效投资和对外出口。充分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充分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积极优化投资结构,创新政府投资引导方式,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扩大出口和对外投资结合度,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三)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的就业服务工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大众创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深化医药卫生、文化、教育、养老、体育等领域改革,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严格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