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湖村渔事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湖村渔事]抠鳝鱼——上世纪六十年代杂忆(25)
发布时间:2016-11-17 08:38:16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人人说乡愁。我的乡愁在哪?年近花甲,写点家乡事,聊表乡愁。

  文/乡下老农

  抠鳝鱼

  捕鳝鱼,还有一法,抠鳝鱼。

  要说网具篾具像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棍等,是依靠“十八般武艺”取胜,那徒手抠、摸等不借助工具捕鱼,就是空拳、赤掌了,全凭手上功夫。

  抠鳝鱼,多在春季。稻田经过一番耕整,水浅泥融,平平如镜。时有白鹭、青桩(鹳)在那觅食。半大糙子娃,腰里别个口紧腹空的篮子,来了。下田,水下泥上有个洞,圆溜溜的,斜斜的,指头粗细。以右手中指顺洞进入,泥水过肘快到臂弯时,就见尺把两尺远的地方,一条鳝鱼窜了出来。抢上前,一把掐住,鳝鱼会弯来扭去挣扎不停,当即扔入篮中。鳝鱼洞,这头到那头,最远就这么两三米长,有的,甚至指头刚伸入,那头鳝鱼就冒出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鄂北襄阳、宜城、南漳一带,特别出名的一个菜叫“盘鳝”,在制作中就利用了鳝鱼身子受惊恐时盘旋扭曲的特性,煸好的鳝鱼端上来,一圈圈盘在那里,吃时,用筷子夹起,用口从鳝鱼头下斜斜咬断其细细的脊骨,再顺着劲一撕,大半部分鳝鱼肉就与其内脏分离。干煸盘鳝,风靡一时,至今有些小店仍风味犹存。

  在抠鳝鱼时,掐鳝鱼,是个基本功。鳝鱼,没有特殊的攻击本领,也无强有力的防御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它既无胸鳍,又无腹鳍,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从你手中溜之大吉。掐,是以中指从鳝鱼身下掏去,再紧紧回抠,与食指、无名指死死扣成一环,任鳝鱼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

  黄鳝,属热带及暖温带鱼类,为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鲫鱼湖区,有水处皆有黄鳝。它身体呈圆筒形,对进出洞穴,减少摩擦十分有利。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具有“隐士”气度,再加上它夜间出穴觅食,以各种小动物为食,性贪,所以说它是和尚变的,可能来源于此。黄鳝鳃不发达,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寒冷季节它可长期不食,到开春出洞,夏季摄食最为旺盛。现在想来湖区人民群众有特别聪明之处,为保护鳝鱼资源,代代相传的是“过了端午,鳝鱼长毛,吃了得病”,那以后人们就不得大肆捕捉了。究其实,是为了保证鳝鱼繁育期不受捕杀,为来年有更多的鳝鱼可资收获。

  鳝鱼油头滑面,有利于它在泥中通行无阻。它还“善变”,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可是从第二次性成熟开始时它又变成雄性了。这就是说,黄鳝在一生中既当妈又当爹。这种阴阳转变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这点,也是人们容易将它与性特质着意“隐匿”的和尚联系在一块的缘故。

  胆大心细,眼尖手快——是徒手捕鱼的“八字诀”,说说容易,做到也不难,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习得多了,就生手成了熟手,熟手成了高手。

  ——————————————

  湖村渔事——荆楚网约你讲述钓鱼那些事

  家住长江边的湖北人,对渔事有着别样的记忆和感情。

  钓鱼,捉鱼,流连于大江大湖,小河流水之间,留下的是快乐,对自然的向往。

  被繁忙生活裹挟前行的你,可能许久未能再续渔事之乐。

  此刻,还能用文字描绘出捉鱼钓鱼的美妙记忆吗?

  赶紧敲起你的健盘,分享你经历过的“渔事”吧!

  【投稿方式】

  1、东湖社区:在【湖北文坛】版块的【湖村渔事】栏目发起主贴,标题统一定为:【湖村渔事】+主题

  2、投稿邮箱:1517842714@qq.com。

  【文章要求】

  来稿文章必须为原创首发,体裁不限,字数在300-2000个以内,有图有真相。(注:文字及图片上不得带有外网链接,及带有广告性质的内链,如有网友投诉质疑,经查实后,取消比赛资格并做删帖处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