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湖村渔事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湖村渔事]逮土憨巴——上世纪六十年代杂忆(33)
发布时间:2016-11-19 08:34:36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人人说乡愁。我的乡愁在哪?年近花甲,写点家乡事,聊表乡愁。

  文/乡下老农

  逮土憨巴

  渔具渔法,林林总总。

  上述渔具,大抵涉四类:钓具,网具,篾具,杂鱼具。

  渔法,大体四种:驱逐法,诱集法,截拦法,陷阱法。

  加之灵心巧手,衍化出许许多多的门道,岂是本人小文所能尽道也。

  嘉靖年间,邑人童承叙曾撰文:“沔之民,皆以捕鱼为业……故鲂、鲤、鳅、鳝……,此沔之民所服食,而商贩之所贸也。”一方水土,一门业司,养活着我们。

  湖村渔事,后来的文章越做越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鲫鱼湖成了集体渔场,鳙(胖头鱼,也叫花鲢)、鲢(白鲢,白鳞)、鲩(草鱼)|鲭(也叫青鱼)“四大家鱼”养殖几乎一统天下。再往后,杨林尾成了“全国养殖鳝鱼第一镇”“全国养殖甲鱼名镇”……精彩篇章,纷纷上演。当然这些,已不在本文纪录范围了。

  最后回到往事上,说个逮土憨巴。

  严格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土憨巴难得算上“鱼”。酒席桌上没有它,卖鱼摊里没有它,渔篓里难见它,泽子里推上来了反扑在坑埂上,稀泥里有它却没人捡。

  何故?一是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面目丑陋,黑黑怪怪的,不到两三寸长,肚子却一拃箍不拢。说形象点,它就是“气泡鱼(河豚)”的袖珍版、迷你型。二是肉质粗糙。河豚有毒、丑怪却美味,成了珍馐佳肴,它够不上。三是“有泥腥味”,长年生活在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让人产生此误觉。四是产量不大,你专门捕捉它,一天弄不到几斤,你不要它,它又总有到罾子、网中,或到钩上、耙上的。

  俗话说,“蚊子翅膀虱子腿,总是一块肉”。土憨巴也有人爱,它个体虽小,可是含肉量高,特别是经晒干、熏烤后烹食,别具风味。你吃过街头名菜“混杂鱼”吗?那就是以土憨巴为主打的,火候煎到位,烹煮得法,则有滋有味,下饭最好。前些年,武汉水果湖,还有家小酒店取名“土憨巴”,即以经营土憨巴为特色。有人打听店主,其沔阳人氏,家在杨林尾。这哪是“店接四海宾、门迎八方客”开店赚银子?这就是一店一品,可亲可近可心,聊解乡愁吧?

  逮过土憨巴的人,都知道,它的确憨,憨到了家。你抓住它,它不犟不扳,任你摆弄。“你被捕了,伸出手来!”看到有的人乖乖伸手戴上手铐,我就想到了土憨巴,多温顺啊。

  逮土憨巴的日子远去了。

  土憨巴,学名叫沙塘鳢,属鲈形目鰕鯱鱼亚目,各地的别名千奇不出一怪,多与它形态性情相关:四不象、肉趴锥、呆鱼、瘌蛤蟆鱼、塘鳢、沙乌鳢、土才鱼、呆子鱼丶瞎嘎子、土狗公、木奶奶、虎头鲨、虎头呆、土婆鱼……

  最近,看到一个资料,说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由质量型向营养型的演变,以前不为人看重的土憨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鲤鱼跳龙门,竟一跃而上被列为“上品”,现已涨至一公斤150元左右,并且供不应求。

  又据说,在鲫鱼湖老家,有人在不断攻关,意欲人工繁育、饲养土憨巴,以提高其产量,完善其品质,壮大其品牌,提升其价值。

  咸鱼翻身,土憨巴也有春天!

  但愿,好梦成真!

  近日,听闻仙桃在着意打造水乡园林特色城乡。鲫鱼湖是否再现一湖清波、百里荷花、四季鱼跃、舟逐人欢?但愿,家乡越来越富饶,鲫鱼湖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

  湖村渔事——荆楚网约你讲述钓鱼那些事

  家住长江边的湖北人,对渔事有着别样的记忆和感情。

  钓鱼,捉鱼,流连于大江大湖,小河流水之间,留下的是快乐,对自然的向往。

  被繁忙生活裹挟前行的你,可能许久未能再续渔事之乐。

  此刻,还能用文字描绘出捉鱼钓鱼的美妙记忆吗?

  赶紧敲起你的健盘,分享你经历过的“渔事”吧!

  【投稿方式】

  1、东湖社区:在【湖北文坛】版块的【湖村渔事】栏目发起主贴,标题统一定为:【湖村渔事】+主题

  2、投稿邮箱:1517842714@qq.com。

  【文章要求】

  来稿文章必须为原创首发,体裁不限,字数在300-2000个以内,有图有真相。(注:文字及图片上不得带有外网链接,及带有广告性质的内链,如有网友投诉质疑,经查实后,取消比赛资格并做删帖处理。)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