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5四川采风行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聚焦四川非遗] 泸县多措施推动非遗保护取得成果
发布时间:2015-08-06 08:41:55来源:四川新闻网进入电子报

  国家级非遗项目“雨坛彩龙”

  四川新闻网泸州8月5日讯(记者 岳东 周鸿 张骥)今天,“聚焦四川非遗”全国网络媒体四川采风行的50多名全国网络媒体记者走进泸州市泸县,了解当地非遗文化。据了解,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长江、沱江交汇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中国“龙文化之乡”。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泸县采取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文化活动、创新等方式,让当地非遗得以传承和发展。截至目前,泸县共有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10项,市级非遗15项,县级非遗35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建立了30余个非遗传习所。

  重机制 制度建设中保护非遗

  成立非遗保护机构,全面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申报利用等工作。健全非遗定期申报制度、传习活动跟踪调查制度、传承人和非遗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等,使泸县非遗保护步入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

  建设非遗保护阵地,目前,拥有150平方米的非遗展厅,陈设省级以上和部分市级16个非遗保护项目,完善了全县非遗数据库、文字档案、非遗网站、数据化摄制等硬件。同时,泸县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给予必需的经费支出。

  重传承 义务教育中保护非遗

  开展“非遗进校园”,在方洞镇雨坛学校、方洞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建立雨坛彩龙传习所,建立雨坛彩龙“童子龙”表演队。将百和莲枪等非遗项目作为校园课间操在百和小学等学校广泛传播,将其表演音乐作为学校音乐课的授课内容。

  编写非遗传习教材,将雨坛彩龙、天兴草龙等非遗项目的历史沿革、表演套路等内容编为非遗传习教材,在方洞雨坛学校、天兴一心学校等学校试用,取得较好效果,今后将在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推广非遗传习教材。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