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滩狮舞
重宣传 举办文化活动中保护非遗
泸县是文化部命名的“龙文化之乡”、“龙舞之乡”。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泸县非遗保护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亮点的部分。泸县以丰富的龙舞资源为依托,每年举办了“龙舞闹元宵”、“雨坛彩龙民俗文化活动”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龙文化主题活动,极大提升泸县龙文化影响力。
参加国家、省、市非遗展演。组织雨坛彩龙、得胜花灯、百和莲枪、玄滩狮舞等多个非遗项目连续参加四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展演,雨坛彩龙等非遗项目多次应邀参加省、市运动会、文化节庆、博览会开幕式表演,进一步提高了泸县龙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提高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广播“村村响”传播传统文化,留住“乡愁”。
重创新 文艺创作中保护非遗
将“龙文化”作为文艺创作主要素材,推出一系列文艺精品力作,国家级非遗雨坛彩龙囊括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等多项全国大奖;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徐沛东为泸县创作城市形象宣传歌曲《彩龙舞东方》,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创作龙文化主题歌曲《龙的故乡龙的人》荣获全国“群文杯”金奖,《龙抬头》荣获第六届全国村歌大赛四项金奖等。
此外,泸县还挖掘本地民俗特色,创作《板凳龙》、《荷花龙》等19种不同的龙舞,均列入县级以上非遗保护名录,收集、整理小品、莲枪、快板、打书、金钱板等文艺作品,编印《泸县农村文艺作品集》、《泸县曲艺》(一)、(二)等文艺作品,免费发放给全县近百支农村演艺团队,大力传承泸县优秀传统文化。
重实效 产业发展中保护非遗
泸县的生产性非遗保护项目面广、量多、质高,发展潜力大。全县有省、市、县级生产性非遗保护项目15个,涵盖酒类、制曲类、腌制肉类、发酵豆类、农副产品加工类等传统技艺,均建立了相应的生产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保护传承,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如泸州名豪酒业对其“周氏古法天锅酿酒技艺”申报市级非遗保护后,2014年总产值达2.2亿元,纳税2500万元,比2013年增加8.6%。省级非遗“观音场月母鸡汤”制作技艺发展连锁店13个,2014年总收入5200万元,纳税112万元。全县15个生产性非遗保护项目在2014年切入“两基地”建设契机,把握非遗保护导向,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作者: 编辑:高梦格)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Copyright © 2001-2019 濠€鏍у閼藉棙顨熺純鎴犵捕缁夋垶濡ч懖鈥插敜閺堝妾洪崗顒€寰� All Rights Reserved
閽€銉ょ瑹閹笛呭弾 閿涳拷 婢х偛鈧偐鏁告穱鈥茬瑹閸斅ゎ啅閸欘垵鐦� 閿涳拷 娴滄帟浠堢純鎴濆毉閻楀牊婧€閺嬶拷 閿涳拷 缂冩垹绮剁憴鍡楁儔閼哄倻娲扮拋绋垮讲鐠囷拷 閿涳拷 楠炴寧鎸遍悽浣冾潒閼哄倻娲扮拋绋垮讲鐠囷拷
闁倸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2010602000206閸欙拷
閻楀牊娼堟稉锟� 閼藉棙顨熺純锟� www.cnhubei.com 閹碘偓閺堬拷 閺堫亞绮¢崥灞惧壈娑撳秴绶辨径宥呭煑閹存牠鏆呴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