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 记者叶宁 实习生柳琛琛
“人来了我就开心,不用拎这么多东西。”大年初四,外婆笑眯眯地对来拜年的三姨、三姨夫说。
从大年初一到初四,来给外婆拜年的儿女、亲戚络绎不绝,人人大包小包,送的春节礼品已经堆满了房间的一角,有不少还是名烟名酒。这些统统被外婆称为“礼品盒子”。在外婆眼里,这些春节礼品既花哨又贵重。她常常舍不得吃,有的一直放着,过了保质期只好扔掉。
“你们的孝心我收到了,我可不喜欢这些中看不中用的‘礼品盒子’。”外婆对围坐在一起的亲戚们说道。
回忆起年货记忆,外婆说,直到90年代,拜年送的礼品不是土特产就是日常用品,出嫁的女儿照例是三斤猪肉、一包白糖,亲戚之间送的礼品也都是“礼轻情意重”。当时舅舅在一家洗衣粉厂工作,拜年拎一袋洗衣粉不仅不丢人,反而很受欢迎;外婆的姐姐很会做女红,家里的亲戚每次过年都收到她送来的鞋子;有一年,儿女们给外婆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外婆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了。
外婆给一大家子上起课来:“我还听说,现在你们年轻人互相送礼,不是中华烟,就是茅台酒,其实都是爱面子、讲攀比。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也不能铺张浪费。”
(作者:王淳)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