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访谈之二十七:加速打造湖北对外开放“升级版”_荆楚网
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媒体访谈之二十七:加速打造湖北对外开放“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8-08-24 07:09:10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嘉宾胡中海(左二)、刘瑛(右二)、王多莉(右一)接受记者访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沈商轩

访谈嘉宾

湖北省商务厅副厅长 胡中海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法学院教授 刘瑛

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多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摘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指出,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新时代,湖北如何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如何以高水平的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8月14日,湖北日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举行第27场全媒体访谈,邀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专家和自贸片区代表,畅谈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谋求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对外开放,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持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新时代,如何更加深刻理解“开放”对湖北发展的重要作用?

胡中海: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放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首先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党中央把开放确立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将开放在发展中的作用、地位,提升到全新的层次和水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其次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部分中低端产品过剩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增加高品质消费品和优质服务进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第三,这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动作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定不移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主动开放市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湖北,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为湖北改革发展指路引航,推动湖北从长江走向世界。

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开放,对湖北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首先是有利于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开放,我省将在更广范围利用海内外优质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其次是有利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以开放倒逼改革、倒逼竞争,才能增强省内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培育核心竞争力;再次是有利于妥善应对风险挑战。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省商务系统正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外部环境风险挑战,正在研究制订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30条开放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第四是有利于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进一步扩大开放,是我省跨越关口、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一环。

刘瑛:扩大对外开放成为中国新时代发展战略的关键词之一。在国际经贸局势趋于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体制、继续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显珍贵,体现了大国担当。我们要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今年以来,中国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政,包括进一步削减汽车等产品的贸易关税、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及2018年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系列广泛涉及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代理等方面的金融开放重大举措。

湖北正当顺势而为,深入研究中国密集推出的扩大对外开放新政,结合湖北省情,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空间、抓住新近获批的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机遇、用好国家支持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用足中国金融业加快开放的政策红利及湖北作为科教大省的优势,打造升级版的湖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王多莉:抓好自贸区建设,是中央和省委赋予武汉的重要使命和改革任务,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重要引擎。我们将努力把武汉片区打造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窗口。

作为湖北自贸区建设主体,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将以总书记对外开放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实质为引领,重点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体落地落实上下大力气,加快《武汉片区实施方案》推进。比如为大力吸引促进外资企业投资发展,我们结合片区实际,出台了“开放十条”“自贸十条”等系列支持政策,从鼓励企业落户、促进企业投资、鼓励企业研发,到支持人才培养、支持高企认定等涵盖企业注册、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的支持举措。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经济质效实现新提升,产业发展汇聚新动能。

抢抓机遇,加速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

主持人:当前,全省正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对比中部省份,如何评价湖北对外开放水平?该如何把握契机,更加积极主动扩大开放,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胡中海:坚持改革,扩大开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了活力。我省实际使用外资、世界500强企业数、服务贸易、对外承包工程、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等指标绝对额居中部首位,口岸开放格局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水、陆、空全方位多式联运体系。

但同时还应看到,我省对外开放水平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外贸依存度低。2017年,全国外贸依存度为33.6%,湖北外贸依存度仅为8.6%。二是产业外向度低。湖北千亿产业17个,占全省工业主营收入比重90%,但产业外向度远远落后于沿海省份和部分中部省份。三是区域开放发展不平衡。武汉市货物贸易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省的61.8%、72.4%,全省开放型经济多点支撑格局尚未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的“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湖北联结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作用,以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建设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贯通融合发展的重要枢纽。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枢纽、承接产业转移高地、构建东西互济的国际大通道,同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大力发展境外经贸园区;

加快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成果总结评估和复制推广,使全省共享改革红利;

不断提高我省经济外向度。大力建设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深化汉口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到优进优出;今年还要办好鄂粤港澳经贸洽谈活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新平台,有效利用外资,做好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扩大开放的承接工作;

加大开放通道平台建设。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打造水上开放通道。提升中欧班列(武汉)辐射能力,打造陆上开放通道。加快利用天河机场和顺丰国际货运机场发展国际航空货运,打造空中开放通道。

刘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水平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历史、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都证明了这一点。

湖北的优势在于经济发展基本面总体向好, 经济保持快于全国的增速,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加速发展,拥有1个自主创新示范区、1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0平方公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要开放载体,形成了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支撑体系。当前湖北适逢重大机遇叠加期,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改革创新政策指向湖北,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实施、武汉全国综合性改革试验区的启动,湖北宜联动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湖北自贸试验区,承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企业转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以高水平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王多莉: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淘汰赛。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展“轨道”,需要新的竞争优势。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湖北、亲临东湖高新区视察,深切关怀、殷殷嘱托,为我们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带来强大动力。武汉片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发布了《中国光谷推动高质量发展20条》,构建“六高”体系,即高能级产业体系、高精尖创新体系、高素质人才体系、高效率制度体系、高水平开放体系、高品质生态体系,争当全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武汉片区将强化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营造有利于全球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通的外部环境;将以武汉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培育跨境电商产业链,促进消费升级。此外,花山港获批为外贸码头并启动外贸航线,联合天河机场在东湖综保区建设城市货站,破解武汉片区“不临空、不临港”的发展瓶颈,未来还将拓展自贸区开放口岸功能至铁路、港口。

自贸区引领,跃上内陆开放新高地

主持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下一步,如何让湖北自贸试验区澎湃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胡中海:2017年4月1日,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这是湖北补齐开放短板的重要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今年4月,习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也对我省改革开放作出重要指示,这为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新方向。8月8日,王晓东省长带队到河南考察学习自贸区建设。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四个围绕”“四个聚焦”,提高湖北自贸试验区开放水平。一是围绕湖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聚焦特色改革试验;二是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聚焦高端产业集聚;三是围绕企业和产业发展,聚焦现行体制机制创新;四是围绕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制度突破,打好“放管服”、投资、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产业这一套“组合拳”。

具体来讲,一是向三个片区下放第二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现点单式放权,提高放权工作的含金量;二是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2018年版负面清单,抢抓新版负面清单对汽车制造以及金融等服务业开放机遇,抓好开放政策红利落地;三是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快建设武汉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建设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提升通关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推广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股权、保单、仓单和订单等动产质押贷款;五是进一步吸引外籍高端人才。对外籍高端人才及随行家属签证、出入境、停居留等探索出台便利化政策;六是进一步加强高端产业聚集。自贸区落脚点是产业,针对湖北自贸试验区光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寻求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刘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内陆也是开放前沿,在交通、通信、互联网大发展的格局下,不沿海不沿边,丝毫不影响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湖北在中国地理区位上处于核心节点位置,向东沿长江黄金水道,“江海直达”航线直通太平洋;向西,接丝绸之路,中欧班列(武汉)直达中亚和欧洲。

习总书记2013年以来两次视察湖北,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湖北发展的重视。

湖北自贸试验区发展要紧扣行政管理与服务制度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创新。一方面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明确政府职能边界,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另一方面大胆探索,在中西部地区率先高起点、大手笔谋划新一轮改革开放,尽最大可能让一切有利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市场要素向湖北流动。

王多莉:武汉片区将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的原则,主动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

一是深化“三办”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发布“零证明”“零证照”“零跑腿”事项清单和办事流程。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二是加快推进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孵化器,构建全球性、开放式创业孵化网络,实施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作计划,与全球高端科技园区、人才区域进行全方位合作;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金融机构。主动对接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组织和引导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