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访谈之十八:积极践行“两山”理念 书写荆楚生态答卷_荆楚网
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媒体访谈之十八:积极践行“两山”理念 书写荆楚生态答卷

发布时间:2018-05-25 08:53:01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嘉宾蔡静峰(左二)、葛继稳(左三)、吴高波(右一)接受记者访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访谈嘉宾

省林业厅副厅长 蔡静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 葛继稳

丹江口市林业局局长 吴高波

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摘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018年5月19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让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2018年4月28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绿化祖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2018年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2017年8月,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事关民生福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湖北时强调,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让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林业部门肩负新使命,如何开创新作为?近日,湖北日报举办第十八场“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专家和基层林业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

肩负新使命,林业要争创新作为

主持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林业如何定位,有哪些新使命,如何完成新使命?

蔡静峰: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林业的职能正在发生深刻转变,逐步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由为国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为主转向更多地承担国家木材安全、饮水安全、粮油安全、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等重大责任,成为新时代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纽带。

迈进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林业要争创新作为。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保护修复好绿水青山,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筑牢全省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对良好生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突出发展大众化、功能化、多样化的林业,方便更多群众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既满足人民对绿色林产品的需要,又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全面增进全省人民的绿色福祉。

葛继稳:历史上,我国林业曾作过多次定位。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当时生产木材是国家建设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生态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林业又被定位为“既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公益事业”。这一时期我国开展了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但由于林业体制的惯性和木材需求居高不下等原因,林业仍然没有脱离以生产木材为主的轨道。进入上世纪90年代,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第三次把林业定位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的行业”。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安排部署。林业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生态兴则文明兴,国家强林业必须强。在新的历史定位下,林业将承担培育、管护和发展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多种生态产品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让荆楚大地绿起来,美起来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4月,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强调,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让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我省是如何切实践行总书记“两山”理念的?

蔡静峰: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省委、省政府先后部署开展绿满荆楚行动、精准灭荒工程,掀起国土绿化热潮。

2014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的决定,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层层动员,各部门积极响应,全社会广泛参与,三年造林997.2万亩,年均造林330多万亩,创近20年新高,圆满完成绿满荆楚三年行动任务。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林业惠民、生态利民、绿色富民等多重效益凸显。我省按照总书记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化,五年来新建国家森林城市5个、省级森林城市10个、森林城镇128个、绿色示范乡村4067个。“绿满荆楚行动”收官之后,针对部分地区还存在的“硬骨头”,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精准灭荒工程,以“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绩”的标准,聚焦宜林荒山,补齐绿化短板,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20年)完成灭荒造林208万亩。截至今年4月上旬,全省已完成精准灭荒造林64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70万亩的91.4%,实现良好开局。

落实习总书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思想,我省还将加大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一系列林业重大项目工程,进一步加大森林城市建设。

吴高波: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被国家赋予“保护好一库清水送北京”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培养水源涵养区,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绿水青山”为己任,克服了财力单薄、降雨量偏少等困难,创新造林机制,广泛开展义务植树,突出重点抓好汉江流域、环丹江口库区、门户、通道的绿化美化工作,并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经济林产业。特别是在当前开展的精准灭荒工程中,实行党政领导包保责任制,采用大苗上山、容器苗上山,大大提高成林质量。通过全市上下多年努力,累计植树造林10万亩、退耕还林3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且通过植树造林带动了林业产业发展,新建柑橘3200亩、油茶3000亩以及油橄榄、核桃、木瓜、石榴等其他产业基地1500亩。

强化林业资源管护,守护母亲河

主持人:湖北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视察湖北,再次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林业资源管护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有何意义?我省在这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葛继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山、江、湖、海之间强烈而深刻的相互作用和彼此复杂的反馈机理,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生物资源。流域是一个要素众多、关系错综、目标功能多样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需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蓝图。

以我的理解,推进长江大保护是指对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保护。所谓“全面”就是要有流域生态的视野,把长江流域范围整体纳入保护,不能只保护长江干流;所谓“系统”就是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健康度,不能只保护生态因子中的生物因子,也要保护生态因子中非生物因子(环境因子);所谓“综合”就是要保护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通俗讲就是统筹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各类生态系统。

湖北在长江流域现代林业资源管护内涵主要包括森林和湿地两大自然资源。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这两大自然生态系统是长江流域自然生态构成的主体,也是其生态功能承担的主体。可以这样讲,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是否健康,主要取决于这两大自然生态系统。因此,长江流域现代林业资源的管护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也是长江大保护能否成功的关键。

蔡静峰:省委、省政府坚定围绕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的总要求,启动了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林业作为重点之一,部署开展了系列保护行动。

一是实施森林生态修复行动。多造,通过实施绿满荆楚行动、精准灭荒工程、长防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修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限伐,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格执行木材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制度,加快林业生态红线精准落地,提高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聘请生态护林员有效管护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提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进森林科学经营,加快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质量。

二是实施湖泊湿地修复行动。加快推进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实施湿地抢救性保护。五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3个、国家湿地公园40个,总数(66个)居全国第三。加强重点区位湿地保护修复,实施退耕还湿10.2万亩,多个湿地恢复昔日“鸟类天堂”景观。

三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加快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到17个,跃居中部第二位;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绿盾行动”督办。同时,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湿地日”“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四是开展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五年来,组织开展“清网行动”“天网行动”“利剑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共查处涉林案件4.5万余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28万人次,综合查处率98%以上。

壮大产业,美化村庄,带富乡邻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湖北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林业如何作为?

葛继稳:乡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不但国土面积大,而且自然生态原生性强,自然资源丰富且集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林业部门提供了非常大的施展空间。

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林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从林湿田园综合体、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村)、森林和湿地康养基地、湿地和森林精品观光线路等方面着手,努力有所作为。

建议根据乡村自然禀赋和特色,先期搞好资源调查和规划,重点关注湾子林、小片原生态森林和湿地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同时,一定要防止不合理的开发对乡村生态的破坏。

蔡静峰:结合我省实际,林业部门将重点在乡村“强、美、富”上下足功夫。

一是实施服务提升工程,让产业“强起来”。进一步畅通林地流转渠道,全面放活林地经营权,引导林地资源向回乡创业能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优势龙头企业有序流动,推动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充分利用乡村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湿地康养和赏花经济等,打造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湖北样板”。

二是实施乡村增绿工程,让农村“美起来”。全面加强乡村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动群众开展“四旁”植树,启动实施“万树村”工程,利用农村边角地、废弃地、拆迁地、庭院地等见缝插绿,促进乡村增绿。根据不同村落特点,考虑气候、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力争每年建成达标“绿色乡村”1000个。

三是实施绿色致富工程,让农民“富起来”。把林业产业作为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重要抓手,做大林特产业基地,做强林业深加工,做优生态服务业,完善农企利益联结,让农民融进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将造林绿化、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等资金重点向乡村和贫困群众倾斜,帮扶带动乡村和群众长效脱贫、长期致富。

吴高波:丹江口市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有198个行政村,20个乡镇(办事处),46万人口,目前已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正在稳步推进。林业部门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到“十三五”末,将全面完成精准灭荒9.27万亩,实现全市全域绿化;生态修复裸露山体1万亩;对全市198个行政村实施全面绿化、美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房前屋后种植小杂果,确保四季有花、有果、有彩叶,既能美化乡村又能助民增收;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和30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创建成功,全面提升乡村功能和品质。推广“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核桃、油茶、油橄榄、木瓜、石榴、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到“十三五”末,全市形成核桃10万亩、油茶5万亩、油橄榄3万亩、木瓜2万亩、石榴2万亩、苗木花卉10万亩的规模,实现农业总产值20亿元、农民增收1.2亿元,带动贫困农民1万人就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