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聚焦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代表共话“四个着力”之二:现代农业 绿色沁润荆楚味
发布时间:2017-06-27 07:28:21来源:湖北日报进入电子报

图为25日晚,部分访谈嘉宾来到湖北日报全媒体演播室接受采访。左一为主持人胡琼瑶,左二起分别为黄镇、肖伏清、熊明新、游艳华。(记者 柯皓 摄) 

图为远安县香菇生产基地。(资料图片 记者 刘曙松 摄)

图为宣恩县锣圈岩村发展赏花经济。(资料图片 记者 田悦 视界网 宋文 摄)

图为襄阳夏收。(资料图片 记者 刘曙松 摄)

湖北日报讯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是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湖北“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

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创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向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转变。

湖北如何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日报网、湖北日报官微邀请部分党代表进行了全媒体采访。

五化协同,现代农业增添“绿”的底色

——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主持人: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从“四化同步”到首次提出“五化协同”,对未来农业发展有何指引意义?

肖伏清:“绿色化”寓意绿色发展理念,它不仅是在资源约束下的主动转型,也是引领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省将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农膜回收、畜牧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行动,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在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是提升农产品含金量的核心。要把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放心。

杨智:党代会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包含“绿色化”在内的“五化协同”战略,充分体现了湖北责任、湖北担当。荆州正规划建设“中国绿谷”,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我们将突出“绿色”主题,以华中农高区为主阵地,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建立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科研实验基地,强化产业支撑和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全面完成农业领域环保整改任务。

熊明新:绿色化为“四化”确定了基本标准,也为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鄂州是我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试点市,从2013年开始,就有意识地按生态农业定位农业现代化,目前已建设生态农业基地413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达164个。全力推进农药化肥的减量化,拆除围网养殖、珍珠养殖,实现特定区域的畜禽限养或禁养。在美丽乡村方面,实施全域垃圾、污水的收集与处理。

让“湖北粮、荆楚味”香飘四海

——2020年建成3570万亩高标准农田

主持人:党代会报告提出,科学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创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怎样使“湖北粮、荆楚味”香飘海内外?

肖伏清:让国家饭碗里装上更多的“湖北粮”,是我们的重大责任。“两区”的建立,有利于粮食主产区肩负起战略重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省将以4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重点,计划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亩均节本增效150元以上。

“两区”划定后,省农业部门将引导各地集中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提高总体生产能力,将“两区”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粮仓”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产能稳定提升,巩固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全国第一,食用菌、禽蛋、蜂产品、小龙虾等出口全国第一的地位。

谭本忠:党代会报告提出,湖北要建成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我们听了十分振奋。武汉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理应有所作为。

要以工业化、信息化的先进理念、技术、模式改造升级传统农业,把开发特色农产品、做强特色产业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向产业链价值中高端延伸,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黄镇:作为全国水稻第一县、全国油菜大县,监利极有可能承担起全国水稻生产功能区和油菜籽生产保护区的重任,我们备受鼓舞。要守护好这片富饶沃土,展现粮食大县的责任担当。在稳面积、稳产量的前提下加快调结构、增效益。创新经营模式,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走在全省前列。让监利大米成为“湖北味道”的一道“主食”。

科技引领激活农业发展潜能

——着力解决稻田综合种养等重大产业技术难题

主持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样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激活、释放农业发展潜能?

肖伏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根本出路也在科技。全省将每年遴选主推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冬春青饲作物开发、稻田综合种养、农机与农艺融合等重大产业技术难题。

一项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应用再到田间地头,转化为生产力,要经历多个关键环节。目前,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7.2%,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必须下大气力推进科技评价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互联网的融合,提升转化效率。

游艳华:我是一名基层代表,平时接触的很多农户反映,更需要能够解决农业生产困难的实用科技,如新品种、新肥料、新机械、新工艺等。举个例子,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一家农业科技示范户,种植豇豆时勤于剪枝,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小技术”,就让其产量较其他农户增加了10%。这样易于学习和掌握、投入产出比高且能快速见效的实用型科技,最受农民欢迎。

多管齐下破解“谁来种田”难题

——三年内全省新型职业农民达百万人

主持人:党代会报告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破解“谁来种田”难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肖伏清: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全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蓬勃兴起,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达10万余人。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我们将按照“锁定对象、系统培训、跟踪指导、政策扶持”的思路,着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抓住“人”这个核心,重点加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的培育引导。抓住“扶”这个关键,整合扶持政策,重点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抓住“培”这个基础,全省每年系统培育职业农民5万人左右,到2020年力争全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达100万人左右。

金恢华: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空心化和无人种田的问题突出。农村是大舞台,农民应该是体面的职业。关键是把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建设好,让有志青年乐意回乡创业,乐意耕耘田野。

政府应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引导、支持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下乡村,重点扶持一批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开展土地合作、入股、流转、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经营,努力破解“谁来种田”的问题。

访谈嘉宾

肖伏清代表:省农业厅厅长

杨智代表:荆州市委书记

熊明新代表:鄂州市委副书记

谭本忠代表:武汉市农委主任

黄镇代表:监利县委书记

金恢华代表:鄂州市乐华苗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游艳华代表: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蔬菜协会会长

资料链接

●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达540.7亿斤,创下历史新纪录。2016年,大灾之年粮食总产仍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2016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37万亿元,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48家和85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达37个。

●2014年,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2016年达12725元,继续领跑中部六省。

●2016年,全省实现农村网购金融70亿元,农副产品网络销售额50亿元。

●201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4%。

●2016年,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8.6%,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主力军。截至2016年底,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70521家和25630个。

文稿:胡琼瑶 罗序文 杨念明 成熔兴主持:胡琼瑶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