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喜迎党代会 荆楚新跨越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一带一路”上的湖北故事]中交二航局书写世界工程奇迹:珊瑚礁上建大桥
发布时间:2017-04-24 19:32:18来源:湖北日报网进入电子报

 

  中交二航局用执着和精湛工艺,书写世界工程建设奇迹——

 

在珊瑚礁上摹绘靓丽彩虹

 

 

 图为:中马友谊大桥主桥首个钻孔平台在23号墩成功吊装。(视界网陈嘉伦 摄)

  记者 赵峰 通讯员 隋业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2015年底,当中交二航局的建设者千里迢迢来到马尔代夫,在被当地人称为“恶魔之海”的噶杜海峡建设中马友谊大桥时,得到这样的鼓励与鞭策。

  这是一座土木工程界的丰碑,在珊瑚礁上摹绘出一道靓丽彩虹。

  这更是一个中马两国友谊的见证,是中国商务部首个援建改革试点项目。

  一年多来,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在茫茫大海上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质疑声中,用行动融化隔阂

  在冲浪者眼里,噶杜海峡是天堂,高达数米的浪潮让人兴奋。可在海峡两岸的居民眼里,这是他们无法逾越的万丈鸿沟——

  这里天气瞬息万变,上一分钟晴空万里,转眼就会狂风暴雨;

  这里水文条件恶劣,暗流、漩涡相互叠加,时刻威胁着建设者们的人身安全;

  这里技术难度巨大,珊瑚礁上架设跨海大桥,在世界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是一片空白。

  所以,当2015年底中国宣布建设中马友谊大桥时,当地人表现出来的不是激动和兴奋,而是怀疑和不信任。

  事实胜于雄辩。

  2016年2月25日,二航局首批5艘大型施工船舶抵达马尔代夫,打消了当地人的疑虑。

  当年3月15日,首根大直径钢护筒施沉印度洋;4月1日,马累的搅拌站搅拌出第一方混凝土……

  如今,在大桥建设工地,每天都有数百人骑着摩托车来这里。瞭望大桥的成长,已成为当地人习惯。

  攻坚克难,勇闯工程禁区

  马尔代夫,旅游胜地,但中交二航局的建设者来这里,可不是休闲度假。

  这里的词汇,有——

  危险!焊接作业时,巨大的海浪拍打在钢管桩上,溅起的浪花五六米高,很容易打湿焊钳,有引发触电的危险;

  痛苦!为第一时间抢抓风平浪静的施工良机,建设者们以浮吊船为家,伴随着印度洋的波涛一同摇曳,昼不能寐夜不能寝;

  无助!万余吨的起重浮吊在大海中犹如一叶扁舟,汹涌的海浪能把吊钩甩出二三十米,一个简单的下放过程经常需几十次尝试;

  折磨!要将直径3.6米的钢护筒按照平面偏位小于25厘米、倾斜度误差小于两百分之一的精度,下沉水下50米深的珊瑚礁岩层中,一次次无功而返,一次次重复挑战。

  曾参建过江阴大桥、苏通大桥、东海大桥等项目的指挥长秦宗平可谓见多识广,可来到马尔代夫后,他真心感叹:“真是太难了。”

  老秦带着工作人员继续攻关试验。不同的桩径、不同的钻孔设备、不同的施钻压力,他们不断寻找不同地质层的钻进工艺,邀请国内专家团在现场开展承载力、抗腐蚀、防涌浪等科学试验。

  一根、两根、三根……一个个不眠之夜。今年3月,所有桩基钻孔工程全部完成。

  守护碧水,担当友好使者

  焊工李建波在一阵焊花闪烁之后,即刻将一小截焊渣收集起来,放在身边的一个“钢筒”中。“实在是太纯净了,太清澈了,不忍心丢下一粒焊渣!”俯瞰栈桥之下的大海,李师傅难掩激动之情。

  从质疑声中艰难起步,到勇闯工程禁区,再到为当地留下一座友谊之桥,中交二航局的建设们用真诚和执着,成为中马友谊的使者。

  马尔代夫建设部长默罕默德·姆伊祖赞叹道:“中马友谊大桥不仅是一项工程界的奇迹,更是中马两国人民之间的一座友谊之桥。”

  学用中国筷子、学写中国汉字、学说中国话、学做水墨画折扇……如今在马尔代夫,能进入施工现场,能上大桥上参观,已成为一种向朋友炫耀的开心事。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