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贺俊
对话时间:4月19日对话人物:黄立
●人物简介
黄立,1963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普宙飞行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胡润富豪榜”两次问鼎湖北首富。虽然已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但他仍是科研团队技术第一人,研发出的红外热传像核心探测器,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长达40余年的封锁,被称为“中国红外芯”。
●对话背景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黄立的这句人生格言,被镌刻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园区内。这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科研工作者,不仅把兴趣做成了事业,还在捣腾“黑科技”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近,黄立又玩了一把“跨界”。他在天津出差期间,经不住下属“怂恿”,参加了娱乐节目“快乐男声”海选,献声《鸿雁》和《贝加尔湖畔》,并凭借精湛的歌唱实力顺利晋级。4月2日,他的参赛视频在网上播出后,立刻被眼尖的网友认了出来。
对于高德红外的员工来说,老板的这种表现并不令人吃惊。在以往的公司年会上,他不仅唱歌、跳舞、担任主持,还录制过自己的各种夸张表情,作为游戏环节的表情包。
在黄立看来,唱歌只是玩一玩。他希望一直保持活跃的思维。也许这就是他带领着两家“小公司”,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秘诀吧。
不排斥做正能量网红
记者:上市公司董事长参加唱歌选秀节目的海选,两者反差比较大。你当时是一时兴起吗?
黄立:没想到我这次唱歌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其实我就是出差从那里路过,觉得这个节目挺活跃、挺正能量,我也爱唱歌,就去玩一玩。凭什么20多岁的小鲜肉们能玩,我就不能玩!当然,唱完就完了,我不会再去争什么名次,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记者:你好像没有其他首富、董事长们的心理“包袱”?
黄立:绝对没有(笑)。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了不得的首富,也不认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就得端着架子。不瞒你说,今天我穿得稍微正式点,平时更休闲更时尚。我今年54岁了,但我认为,只要身体能够做到,就应该拥抱青春。我去唱歌就是想玩一玩,看看自己行不行,反正谁也不知道你是谁,这种状态很真实。上周六,我们一帮校友踢了一场足球赛,我踢满全场,还进了两个球。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还有多少能踢全场、踢前锋?唱歌这件事,说明无论年龄多大,都要有年轻心态。我希望这种心态能持续到80岁。
记者:参加唱歌选秀让你的网络关注度大大增加。你个人排不排斥成为网红?
黄立:我很少接受采访,更没必要把自己炒作成网红,因为我不在娱乐圈,红不红对企业发展没有根本影响。当然,如果真的红了我也不反对,只要红的是正能量。
希望企业办得像自己
记者:中国不少企业家很有个人魅力,比如诗人阎志、攀登者王石等等,你也是文艺爱好者。能不能聊一聊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的影响?
黄立:我觉得企业文化应该跟领导人文化吻合。我们是上市公司,也是民营企业,与一些体制内的企业相比,可能少了一些框框和羁绊,更能表现个人风格。我办的企业是我事业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理解成是我生命的一个延伸,所以希望它有很多方面像我。
第一要追求卓越。我们做的高科技产品有军用也有民用,大到系统,小到核心器件,要做就做最好,至少要争取做到最好;第二要提倡创新。不要有太多框框或者过于死板,否则不可能实现卓越;第三就是要走正道。我们做的都是正能量的事。
记者:你在“快男”舞台上说,自己办了两家“小公司”。高德红外市值过100亿,无人机公司也投入了一两个亿,这样的“小公司”我们都想办。你还说公司做了点“黑科技”,到底有多“黑”?
黄立:我们的探测器就足够“黑”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封锁这项技术40多年,国家投入很大,但难度太高,一直没有突破。从材料提纯开始,一系列环节几十个,涉及一些很特殊的集成电路和材料工艺;几十个专业,每一个专业都非常之窄,专业与专业之间可能都听不懂。你得把这么长的一个技术链条做下来,才能做出那个东西。
这40多年来,只有法国卖点相关的器件给我们,美国一个都不卖。现在我们的技术不是等于西方,而是超过西方,我觉得这是真正的“黑科技”。
二次创业会更有底气
记者:三年前,你投资成立普宙无人机公司,是出于个人的技术爱好吗?
黄立:我对技术的爱好比较广泛,包括电、机、光等。无人机用到的所有关键技术,高德红外不仅具备基础和能力,也有优势做得更好,于是我就忍不住技痒了。如果能赚到钱当然更好,虽说现在钱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肯定是件好事(笑)。而且我觉得无人机非常有前景,这几年的发展和增长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我个人对无人机有一些特殊的理解,比如2014年我们在荷兰发布的全世界第一款折叠式无人机,是我们的独家创意,国内的一些无人机企业直到最近才推出折叠产品。
记者:有很多发烧友为小米手机的技术改进提供思路。无人机用户也是特定群体,你们会不会借鉴这种形式?
黄立:我们会广泛听取网友的建议。公司设有专项部门,收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完善。作为创新企业,我们自己要有强大的大脑,只有对整个系统非常熟悉才能有颠覆式创新,不能依靠发烧友提出突破式创新意见。就像折叠的创意,不仅牵涉到飞控、结构,还有整个系统的设计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类事情还得以自身的基本能力为主。
记者:无人机领域算是你的二次创业。和当年用30万元创办高德红外相比,这一次应该会更有底气?
黄立:当然。跟十几年前创业相比,现在肯定更有经验,不过挑战和风险也更大。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新领域,与新的创业者没有什么不同,也可能面临失败,这就要靠对风险的把控和对问题更深刻的思考,才能渡过难关。
更愿意被称为科学家
记者:听说你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也一直对工科很感兴趣,现在还是公司的“技术第一人”。研究员和企业家这两个身份,你更喜欢哪一个?
黄立:我更愿意被称为工程师或科学家,这是我最大的爱好,也是企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我的两家公司都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认为兴趣对做好事情至少有一半作用。
记者:为了研发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的核心技术,公司投入了近20亿元,在外人看来好像有些“疯狂”。
黄立:这是必须的。红外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巨大市场,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在探测器上,它是将红外线转化成电子图像的关键器械。刚开始我们没有条件,只能想办法到国外买器件,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上,人家不卖给你,公司可能就完蛋。所以我们一直在积攒技术力量,2010年公司上市后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持,我们开始自己做。现在我们不仅走在世界前列,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记者:高德红外的发展抓住了两次重要机遇:一次是2003年“非典”期间,你们的设备能在一秒钟内测出几百人的体温情况;一次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你们公司的探测器技术奠定了在军用市场的地位。谁也不能预测机遇何时到来,创业公司要怎样度过机遇来临前的沉寂期?
黄立:每个企业,包括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很多机遇,只是时间早晚。没有大机遇的时候,也会有小机会,那就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不要急功近利,要坚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等待机遇来临。比如我研发红外探测器,前后花了六七年时间,只投入不盈利,也曾经有一百次想放弃,但最后都扛了过来。如果扛不过来,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作者: 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