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罗金钢
提到高德红外,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一个做测温设备的企业。
2003年非典期间,遍布各大机场、车站的高德红外热像仪令其声名鹊起。
其实,今天的高德红外不仅是红外热成像行业的领跑者,还是国内首家具备武器装备总体研制资格的民营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红外军用产品生产基地。
从行业领军到军工黑马,高德红外近14年的成长历程,正是我省军民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发
中国红外芯冲破西方封锁
在高德红外产品展示厅,一片指甲壳大小的正方形芯片被放置在显眼位置。“这是一片有故事的芯片。”董事长黄立介绍,为了研制这片“中国红外芯”,公司投入逾20亿元,300余名科研人员历时8年研发成功,技术水平超过欧洲,与美国同步。
在现代战争中,集成了红外热成像设备的武器装备,将大大提升原有武器的夜战和精确打击能力。探测器是红外热成像设备中的核心器件,此前我国不掌握这一技术,高德红外的探测器全部依赖进口,一台探测器要占整机成本70%。
由于红外探测器属于军民两用,除法国出口少许,西方国家长期对相关器件、技术乃至材料实行封锁,导致红外热像仪在我国不能大批量、低成本生产和大规模应用。“行业的命脉,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2008年,黄立率科研团队开始自主研发探测器。探测器涉及几十个专业,专业跨度很大。从材料提纯到封装工艺,每个环节都要一一打通,研发过程十分艰辛。
引进高端人才、购买顶尖设备,企业的全部利润投进去了,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也投进去了……高德红外背水一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德造”探测器终于面世,将我国在红外核心器件领域的技术实力向前推进了几十年,一举打破了西方40多年的技术封锁。
2014年,高德红外研制的我国首条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生产线在汉投产,技术水平国际先进,产品军民两用;另外一条国际一流的制冷红外探测器生产线则重点生产军品。眼下,更为先进的超晶格制冷红外探测器生产线正在调试中,最快今年内投产。同时拥有三条国际先进的红外探测器生产线,全球仅有高德红外一家。
从红外成像到尖端导弹
跻身完整导弹武器系统制造商
“军工就要姓军,军品必为精品。”走进高德红外总部大楼,大厅墙壁上的几行大字十分醒目,浓浓的“军味”扑面而来。
2002年起,高德红外凭借技术优势,逐步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保密资格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资质,成为我省首批进入军工领域的民企。
黄立表示,获得资质是进入军工领域的第一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全国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公开发布需求信息,真正让高德红外获得了与国有军工单位同台竞争的机会。
自此,高德红外打开了军品生产的大门,陆续参与了系列高端武器装备的研制工作。
然而,黄立并不满足于做军品配套,他的目标是武器装备总体研制。消息传出,公司上下觉得是天方夜谭:国内没有先例,此前总体研制单位均为国有军工单位;再说,高德红外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探测器及相关分系统研制,一个底层元器件即便再核心,又如何撑起整条装备研制生产链?
面对质疑,黄立坚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和系统合成,2014年12月,高德红外获得“某类完整武器系统许可增项武器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领域的民营企业。
2015年,高德红外又干了件让人想不到的事:首开民企收购重组军工单位先河,收购位于襄阳的全国地方重点保军企业之一——汉丹机电。未来,襄阳基地将建成国内最大的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批量生产基地,高德红外也将实现由系统配套厂商向完整导弹武器系统制造商的飞跃。
从战机鹰眼到汽车红外探测
军民两用技术催生百亿市场
红外探测器,既可用于单兵、地面武器系统、航空航天等军用领域,也可用于交通夜视、安防监控等民用领域。夜间驾驶汽车,如果对向车辆开远光灯,或遇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肉眼很难看清的安全隐患,用红外技术却可一览无余,通过软件自动识别障碍物,然后及时发出警报。
目前,奔驰、宝马、奥迪等高端品牌,全都配备了红外热成像仪。由于成本高昂,中低端轿车难以普及。黄立介绍,如今高德红外拥有了自主研发的红外探测器技术,汽车红外探测器价格将从原来的几万元降至2000元。届时大部分车型都用得起这一技术,仅此一项应用将催生百亿市场。
目前,“高德造”探测器已用于汽车尾气检测、智慧安防和无人机,未来还将进军医疗、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领域。
黄立表示,公司军品研发生产带动了民品技术和质量的提升,民品的大批量生产又降低了军品的价格,军民融合拓宽了核心技术的“护城河”。“高德红外是我省乃至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标杆。”省国防科工办负责人评价。
(作者: 编辑:)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