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菁 摄)
荆楚网讯 通讯员 陈菁
“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这首《父老乡亲》,仿佛唱出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中林医生的心声。
对于张中林来说,7月22日是他特别幸福的一天。因为从小看着他长大、如今患上重病的老乡亲方婆婆,经过他和同事们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转危为安,即将出院。而这一切,实属不易,其中还有一段饱含真情的故事。
老乡亲患重病 从河南来到武汉
73岁的方自荣,家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岗李店乡许岗村姚庄,一辈子务农。她和老伴李广民靠二亩地维生,年收成只有一千元左右,虽然过着非常贫苦的日子,但老两口为人厚道,生活倒也平静。
然而,从去年冬月起,方婆婆感到吃饭不如以往顺畅,一口馍非要喝几口水才能咽下去。老伴要她去医院看病,她却只顾着干活,一刻不闲。直到今年5月5日,小麦快熟了,油菜籽也收割了,实在难受的方婆婆才去当地县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胃贲门有问题,建议她转到当地的大医院。
“我当时就知道自己病得不轻,我不去别的地方,只想去找在武汉当医生的中林再瞧瞧。”方婆婆说。
38岁的张中林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病区的一名副主任医师,他的老家和方婆婆家仅一墙之隔,“我的妈妈和方婆婆做了一辈子邻居”,张中林说,他15年前离开家乡到武汉求学,10年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当了外科医生。
“中林当医生后,很多乡亲都找他看过病,他在我们家乡一带的名声很好,我们信任他。”李广民说。
5月6日,老两口带着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1万元,加上乡邻们借的3万元,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中林帮助他们办理好住院手续,当天就在该院肝胆胰外科一病区住下。
无奈病情多曲折 治疗难以为继欲放弃
医生检查后怀疑方婆婆是患上了胃贲门癌。经过全面评估,5月10日,张中林和同事为病人实施手术,成功地将肿瘤切除干净,术后病检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方婆婆患的是胃贲门恶性肿瘤,所幸癌细胞未转移。
但是,最严峻的考验在术后。方婆婆年高体弱,加上她常年缺乏营养和特殊的敏感体质,导致术后恢复非常慢。
“将近两个月,婆婆吃不下东西,水都不能进,不能下床,带来的钱快花完了,她非常着急,天天闹着要回家”,李广民哭着回忆。在他们煎熬的日子里,张中林一天要来病房看婆婆三四次,无微不至。“旁边的病友看到张医生来了,就对婆婆说,你儿子又来了。”
“我特别理解婆婆的心情,她受着疾病和经济双重的煎熬,我们在术前做了详细的风险预案,费用方面也尽最大限度地为她减免,可是治疗和恢复的过程很漫长。”张中林动情地说,他多次看见爹爹就在病房里吃白粥或白面条,一口菜都没有,很心酸,老两口又坚决拒绝他帮忙交医疗费,让他感到沉重和无奈,而最难过的是听到婆婆要放弃治疗的消息。
医疗团队连夜捐款 声声挽留救回乡亲命
7月3日清早6点,张中林接到爹爹的电话,说已经联系好了车,东西也收拾好了,准备回河南老家。张中林当即从床上跳了起来,火速从家里赶到医院。
“你们不能就这样回去呀”,张中林一见到婆婆,就拉着她的手说。
“我走到尽头了,不想治了,谢谢你,中林”,方婆婆含泪回绝。
正在那艰难的时刻,该科刘志苏教授、袁玉峰主任医师、何跃明主任医师一同走进了病房,他们是来查房的。张中林立即向主任们说明情况。
“不可以放弃!老人这样回家可能在两三天之内就会死掉,不管怎么样,先把人留住!费用我们来想办法,救人要紧!”主任们的意见一致。
当天早晨8点半,距离李广民打电话向张中林告别只有两个半小时,医生们就为方婆婆进行了全院会诊,为婆婆作出了重大治疗决策。当天,医护人员们轮流劝说婆婆和老伴留下。“当天深夜快12点了,我还接到主任们的电话,讨论给婆婆捐款的事情,我很感动”,张中林说。
在第二天的科室晨会上,主任将婆婆的情况也向全科同事通报,大家纷纷捐款。当天,医护人员们就将10800元的爱心款交到了李广民手上。
老乡感动泪如雨 医生难忘乡亲恩
“我永远忘不了那几双温暖的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李广民说到这里,忍不住泪如雨下:“其实我每天都偷偷地哭,我害怕老伴离开我,她勤劳一辈子,我真想不惜一切代价救她的生命,但她怕钱花完了,一定要回去,要不是医生护士挽留,人肯定没了,这份恩情我永远都忘不了啊!”
经过坚持不懈地治疗和精心护理,方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好多了,能吃点东西了,还能下床到走廊上走几圈”,22日,方婆婆说着,脸上有了笑容,“感谢医护人员们啊,感谢中林,我看着他从小长大,他比我儿子还亲呐。”
(作者:陈莉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