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科教新闻

[舆情聚焦]孩子补课费赶上按揭房款 教育焦虑成社会“常见病”

发布时间:2018-02-01 18:17:03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 (记者周晓燕)随着中小学陆续放寒假,各种课外培训班又火了起来,这一现象也成为地方两会关注的话题。上海市人大代表吴坚日前在当地两会上表示,在上海,一些家庭为孩子支付的补课费差不多赶上每月的按揭房款。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张红则认为,培训机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开展的过度、过量的课外补习,既加剧了学生对于课外负担重的“迷茫症”,也助长了家长盲目择校的“焦虑症”。

  舆论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补课潮及其背后的“教育焦虑症”?荆楚网网络舆情信息基地利用大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一、情感分析



 情感分布图.png


  荆楚网大数据舆情系统以“中小学生补习”等关键词检索发现,1月25日至31日期间全网63083条相关信息中,近88%为正面舆情,负面信息只占到了大约12%的比例。

  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送孩子去课外辅导班进行“强化学习”,已经作为一种正常、正当的常态教育模式被大多数家长认可和接受。无独有偶,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一份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在一些大城市,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70%左右;以上海为例,针对中小学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84%的孩子参加了课外辅导班,其中87%的孩子有数学辅导,69%的孩子有英语辅导。

    二、信息地域分布

地域分布2.png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舆情传播量都进入了前十,其中北京居首。湖北以1018条的舆情传播量,在榜单中位列第九。和湖北一样,其他进入前十榜单的省市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均为公认的教育大省、强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榜单中,青海以10560条的传播量位居第二,一定程度上表明,西部省份的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进行“强化教育”。

    三、各方观点

    1、补习变超前学习不可取。民革广东省委在两会提案中指出,课外培训本来的定义是“补习”,但现今培训机构早已超越了“补习”的概念,像“初中学高中课程、小学读初中课程、学龄前认字过百”等超前教学,成为不少培训机构的常态。这种手段短期内也许能快速提高学生成绩,但却违背了教育规律,也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副教授也表示,应试类培训班的“秘诀”无非就是“拔苗助长”式的“填鸭学习法”,短期有效,但长期看无益于孩子的素质提升。

    2、补课要去除功利性。上海市人大代表、大宁国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徐晓唯认为,补课不是绝对的不好,关键是要去除盲目性和功利性。补课有科学文化类的,也有艺术类的,在孩子有兴趣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全面发展的需要,开展“学有余力”的补课。

    3、补习或导致新的教育不公。南方都市报评论认为,上补习班拼的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的体力心力,更是家庭的经济实力。一些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被挡在了课外补习班之外,在和其他学生竞争时处于不利位置,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4、社会应纾解“教育焦虑”。新华社评论指出,前脚刚放假,后脚就补课,课外补习热高烧不退,折射的正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而这加重了家庭经济和孩子课业负担,助长攀比心态;要纾解教育焦虑,走出“补补补”的误区,必须严格约束超前补习等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让补习回归“正道”,才能把假期还给孩子。

    四、舆情点评

    时下的各个家长群、各大亲子类论坛和贴吧里,经常有家长吐槽:“我们也不想让孩子那么累,但是别的孩子都在补课,不补就会落后呀。”线上线下为数不少的家长们也都表示,跟风补习热是受大环境裹挟,“迫于无奈”之举,这似乎表明“教育焦虑”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病。

负面词.png


 

  1月27日,在福州一小区,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被其母勒死,随后这名母亲也跳楼自杀。据媒体报道,惨剧的起因是母子俩因为上英语培训班的事起了争执,母亲一时情绪失控,失手勒死了儿子。此事令大多数身为家长的网友大为震动。荆楚网大数据舆情系统监测显示,近期与中小学生补习相关的负面高频词汇中,“勒死”一词赫然在列。此外,“焦虑”位列负面高频词汇之首,成为头号热词。
 
  有专家认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背后,投射的是家长们急于抢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心态,根源则是多地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仍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充足、不均衡等问题。要纾解这种焦虑症,需要从政策、举措、机制等多个层面对症下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在为孩子们减负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性引导,比如考虑增加一些特色活动课,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对于一些野蛮生长的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规范化管理。此外,家长们也要调整心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尊重教育规律,在孩子学习问题上保持耐心,不要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