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宇宙锋》引发的京剧、汉剧之同异
谢晶晶:方先生,据我所知,京剧与汉剧同属皮黄剧种,京剧是在汉剧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个剧种在声腔、板式、语音、行当、剧目、曲牌和文武场面诸多方面都极其相似相近。京汉两个剧种甚至可以同台演出同一个剧目。比如《坐宫》、《三娘教子》等等。这在中国戏曲剧种中是极其少见的。那么,仅就《宇宙锋》而言,京剧与汉剧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
方月仿:在1952年全国举行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时,汉剧《宇宙锋》首先是定为了中南地区的重点剧目,并由我国著名话剧和电影导演崔嵬执导该剧。他曾对汉剧的《宇宙锋》作了大幅度的加工提高,使该剧产生了实质性的艺术大飞跃。汉剧界的编导邱海清(编)李罗克(导)等先生对传统剧本进行一番改造后,又经著名琴师刘志雄先生对全剧的唱腔,音乐过门(如摇板、反二黄)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创新提高。这种改革是不离传统本体的升华,既保留汉剧原有的韵味特色。又使之更为新颖、流畅,优美和规范。形成了“陈派”声腔的基本格局。其功莫大焉 。崔嵬先生在执导中指出了京剧与汉剧《宇宙锋》诸多相同与相异之处。特别是相异的地方,恰正是汉剧的特点之所在。我个人认为,其中有两点是最为突出的。
第一点,崔嵬先生认为,汉剧的《宇宙锋》中安排老旦扮演哑乳娘一角,较之京剧以哑奴丫奴陪伴赵艳容“装疯”,更为合理,更有助于帮助赵艳容的“装疯”。因为哑乳娘与赵艳容关系较为亲近,哑乳娘的阅历丰富。她充当赵艳容的保护人和出谋划策者会更有戏。她可以完全站在赵艳容一边,加入赵艳容“装疯反抗”的斗争行列。汉剧在表演上,如“装疯”的“三笑”和“对眼亮相”,“僵尸挺进”等,是与京剧表演大不相同的。这些“出神入化”的汉剧表演借荐了汉剧牡丹花(陈伯华之师)在《活捉三郎》中的“绝技”,把赵艳容的“疯态”表现得极为鲜明,不同一般,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大段反二黄“事到此我只得随机应变”的长过门中,赵艳容从“恨父亲,苦自己”的心情出发,派生出了各种水袖、舞步、身段、眼神来刻画人物。不仅仅填补长段“反二黄”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陈派”唯美至上--即程式美中的哭也美,笑也笑,疯也美的美学原则。
第二点是《金殿装疯》中,京剧赵艳容有指责秦二世为“昏王”的大段念白。而汉剧却没有这段明显的“指责秦二世”之词,只是让赵艳容无意中唱了一句“秦二世坐江山国法大乱”,便引起秦二世、赵高和满朝文武的“高度警惕”,几乎要动杀戒!可就在这“生命攸关”的节骨眼上,赵艳容又急中生智地以一句“穿一双登云鞋随我上天”的疯话,搪塞住了秦二世及所有的凶狠目光,误以为赵艳容“真的疯了”。陈大师的理解是,赵艳容的“装疯”固然不怕死,但并不能鸡蛋往石头上碰,因此处处要留心,万万不可随意去找死。她的“装疯”,只是为了“保存自己”,早日与自己的丈夫团圆。
谢晶晶:那么,梅先生所演出的京剧,为什么没有按照汉剧本进行改进呢?
方月仿:这就是大家的大思路。我通过阅读梅先生的各种文章与谈艺文稿。我的理解是,梅兰芳先生虽然对汉剧《宇宙锋》及陈伯华的个人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但不能把京剧演成汉剧,艺术贵在多元化。京剧版的哑奴虽不比汉剧哑乳娘丰富,却可增加赵艳容主动出击迎战的戏份及主观能动性;赵艳容的怒骂秦二世也能展现她的勇敢。艺术贵在求异,并不在求同。大师们的大襟怀、大视野,乃艺术百花齐放的体现。
谢晶晶:方先生的分析令我信服。同时,也增加了我对京剧版与汉剧版各自特色的理解。
四、站在大师的肩上,我的电影版《宇宙锋》
方月仿:我认为,中国戏曲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库。不仅仅京剧与汉剧的《宇宙锋》可以并存。新编排的全本《宇宙锋》也显露了青年艺术家王荔的艺术才华与风格。是我们新时代的新产物,同样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中国传统戏要发展,要推广,就应该从多种不同的视角对传统进行阐释、演译。比如天津的《香莲案》、豫剧的《程婴救孤》等就出现新的解释,新的美貌,新的人性开拓和新的艺术效果。总之,为了复兴中华文化,实现中华艺术振兴梦。一切艺术都不能固步自封。我们常说,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戏剧需要表现人类共通的情感,戏剧家们还大有用武之地。
谢晶晶:我觉得落脚到《宇宙锋》这出戏上,也是还可以更一步开掘,让它产生更深远的艺术影响的。
方月仿:完全可以的!我们试想一下。《宇宙锋》是一部被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汉剧大师陈伯华共同演化成为两座艺术丰碑的作品。它们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正闪耀着光辉。如果我们能像关注《赵氏孤儿》一样关注《宇宙锋》,将戏曲改变为电视剧、电影,以新的载体来演绎这一古老的形式。这部戏中的内含也是值得大力进行挖掘的。比如,赵高与匡洪一家的忠奸矛盾,传给后辈赵艳容与匡扶这一代后,仇家成为亲家,化干戈为玉帛就很有戏,很有现实意义和现代感;汉剧的哑乳娘在赵艳容“装疯”的过程中是一位那么明智,那么机巧的人物,可她是怎么哑的呢?她为什么能与赵艳容生死与共呢?赵艳容的母亲与哑乳娘又是什么关系呢……总之,无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从人性的深处来探索,《宇宙锋》这把锋利的宝剑,都可以劈宽我们不尽的思路,描绘出更为吸引人的戏剧图景来的……
谢晶晶:是的。既然我们可以从戏曲《赵氏孤儿》到影视《赵氏孤儿》,那么也可以从戏曲《宇宙锋》改编为影视《宇宙锋》。其实,《宇宙锋》的艺术价值不低于《赵氏孤儿》,只是不为世人所熟识。这段时间,我就在考虑以此为切入点,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
方月仿:这一思路很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里,戏曲是重要的一脉,是电影情景展示的前身。而且,戏曲情节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深度刻画,是最与当下时代的电影电视剧所接近的。其中的很多情景刻画、唱腔曲调,有着民俗和古风,随着与时俱进,也有最新的时代感。近来我非常关心你的动向,有看到纪录片《宇宙锋》新作品的即将出现。这应该是你由喜剧演员跨界入纪录片制作领域的又一部作品吧!
谢晶晶:2013年初以来,我一直在做推广戏曲文化的事情。从女性的角度看,《宇宙锋》体现了中国女性的智慧,特别是赵艳容面对丈夫、母亲、父亲与哑乳娘四个对象,展现出来的智慧与情感将我深深打动,我相信这个戏会在观众心里沉淀下去。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熟悉这些传统剧目,所以就需要艺术工作者能够以纪录片、电影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这些经典传承下去,这也是我制作该纪录片的初衷。
这部纪录片,在2013年3月在京正式开机以来,我就试着多方联络行动,融汇京剧、汉剧、豫剧、潮剧等流派入纪录片,邀约梅派弟子、梅葆玖老师最小的弟子胡桐出任主演,且力约梅葆玖、陈伯华等戏剧界老前辈共话戏剧源流和发展。10月31日,纪录片行将完毕,我又到京剧的起源地、汉剧之乡来寻根。
之前我一直沉浸在京剧《宇宙锋》中,后来接触了汉剧,在其中发现了另一番新天地。这些日子,我在各个城市走动。以北京为起点,我南下潮州询问潮剧。10月末,返回华中来汉寻根,发掘汉剧的深厚底蕴,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纪录片《宇宙锋》的关机仪式。11月上旬,我又到了六朝古都西安,当时连日阴雨,我到陕西省博物馆寻找宇宙锋,感受大秦王朝的流风余韵,找寻电影版《宇宙锋》的灵感。一路走走停停,深深地刺激了我,开拓了我对《宇宙锋》的认知,也让我对电影版《宇宙锋》更有期待。
方月仿:从京剧汉剧《宇宙锋》为基础的纪录片拍摄,到电影版的设想,可不可以说,晶晶已经有一份《宇宙锋》情结了哈!
谢晶晶:是这样子!不仅是《宇宙锋》情节,我认为,当下戏曲改编为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整个社会都在讲追溯传统文化,很多人也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但是精品历史剧的缺乏,也是当下一个尴尬的局面。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会发掘,在我看来,京汉剧版本的《宇宙锋》为电影《宇宙锋》的故事的编写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这一点很重要。戏曲偏重于唱腔和舞台美,电影则是偏重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将戏曲的光辉发扬光大,让青年一代意识到原来老一辈留给我们的财富是这样的厚重。这是容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发挥的空间。
电影版《宇宙锋》还没有人做过,此前只是流于讨论阶段。总会有人来试着吃第一只螃蟹,《赵氏孤儿》已经尝试了。我们也要付诸行动,将此做到尽善尽美。现在我的脉络框架已经形成了,在借鉴两位大师财富的基础上,参考方先生的建议上,进行电影版的改编,接下来便是实践行动。
我们要着力于将电影的改编做好,借鉴西方的表现方式,并在其中注入独具特色的戏曲元素,故事也是采取中国传统的大结局,即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匡家实现了大团圆。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中西融汇的基础上,从而来对传统与现代做一个很好的荟萃集合。
此番寻求之旅,是我们纪录片《宇宙锋》的关机,更是电影版的开始。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寻找宇宙锋的路上,请大家尽情期待……
方月仿:感谢晶晶对戏曲艺术的珍视和传播,我们期待这一美好的逐次呈现!在梅兰芳和陈伯华两位大师的肩上,我相信你会把《宇宙锋》这一流传千百年的中国故事,更出色的表现出来,进而传播得更远。
谢晶晶:感谢方先生的支持和祝福,我会与我的创作团队尊重传统,秉持严谨敬重的态度来创作电影版《宇宙锋》。
(作者: 编辑:傅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