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首批市级规划渣土消纳场投用 每年2100万方渣土将“有家可归”

发布时间:2017-03-09 09:51:30来源:SRC-419

武汉首批市级规划渣土消纳场投用,另外3个消纳场年内投用——

图为:江夏长山渣土消纳场

楚天金报讯 文/本报记者彭岚 通讯员凌勇 朱晨 姚望 图/本报记者万多

昨日,武汉首批市级规划建设的渣土消纳场首次揭开面纱,场址位于江夏。目前,武昌、洪山两区工地产生的建筑弃土(俗称渣土),将运往此处消纳。年内,共有5个市级规划设置的渣土消纳场逐步投用。以此为起点,武汉每年产生的约2100万立方米渣土,可望逐渐告别“流浪”。

选址一波三折

矿坑斗形地貌成首选

昨日,楚天金报记者前往江夏秀山弃土处理场,看到一个漏斗形状的深坑,深度约为20多米,坑底已有不少渣土堆放,还有两台挖掘机在作业。江夏区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所负责人祝波介绍,秀山消纳场属于废弃矿坑,渣土消纳是结合当地山体修复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一起进行的。该处占地约135亩,消纳渣土容积约为390万立方米。据悉,去年至今,该消纳场一直处于试运行状态,每天消纳渣土量千余立方米。“在试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冲洗设施、车辆识别、称重等系统的配备,正逐步解决。”

记者从武汉市城管督察总队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划和“不占水面、不占绿地、不占基本农田”的原则,武汉市目前已经规划选定了11处弃土消纳处置场地。今年年内,共有5处有望投用。江夏秀山和长山弃土处理场是首批投用的,且都属于矿坑地貌。另外3个消纳场选址分别在黄陂区、东湖高新区和汉阳区。2018年底前逐步完成规划的其他消纳场的建设与营运。“规划选址可谓一波三折,毕竟在中心城区想找到很大又没有安全隐患的场所消纳渣土已经很难。”武汉市城管督察总队副调研员姚家欣说,“场地是否适合渣土堆放,会不会造成倾倒或污染等二次隐患等,都是要考虑到的问题。”而类似江夏秀山和长山的地貌特点,相对较为适宜。

同时,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武汉市将建立建筑弃土消纳处置收费制度,处置费标准由物价会同城管部门制定,报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目前具体收费标准还未出台,相关城市价格参考为5-10元/立方米。

山体修复、耕地复原、异地消纳

渣土消纳“多条腿走路”

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武汉市每年产生渣土量约为2100万立方米,其中轨道交通出土量占85%。长期以来,武汉市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由政府部门建设的建筑渣土消纳场。此前,渣土消纳主要依靠企业自行找寻消纳点,或自行调配解决。在利益驱使下,乱倒渣土、非法填湖等现象屡禁不止。于是,渣土规范消纳被提上日程。

在规划渣土消纳场选址的同时,今后武汉渣土消纳的几种途径也变得清晰,分别是山体修复、耕地复原、异地消纳。山体修复主要是利用弃土回填天坑、复原山坡,恢复生态原貌;耕地复原主要是利用弃土恢复耕地使用功能;异地消纳主要是利用水运将弃土外运到需要的地区进行消纳。“预计运来的渣土填平矿坑要1—2年时间,这也是这个消纳场的使用寿命。”祝波透露,在渣土回填与山体修复同步进行后,完成回填使命的秀山渣土消纳场可能会“变身”。尽管目前尚无详规,但持续利用、还绿于民是毋庸置疑的。而这种“互补”的处理方式,一举多得,也是此番举全市之力选址建设规范消纳场的意义所在。

探索规范消纳

审批设置社会化消纳场

事实上在武汉,为渣土找出路,一直都在探索。此前,江汉区、青山区曾利用区内渣土,为街巷、游园造景;洪山区和江夏区搭建区内渣土调配平台,出土工地的渣土可满足回填工地的土方需求;渣土水运此前也曾有过尝试,但因管理无序,反倒影响水域环境。根据武汉市绩效办重大项目建设的调研分析,项目弃土外运处置难,已成为阻碍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正常推进的瓶颈。

当前,武汉正处于大建设时期,根据预测,未来5年,武汉市平均每年新增渣土数量至少为900万立方米。随着每年渣土数量的增长,渣土消纳畅通、有序,成为重要的城市需求。记者昨日了解到,尽管政府层面建设了规范的消纳场,但并非唯一选项。作为市场化运作的行业,企业自行寻找的消纳场,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在规范之内,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同时,如果有可以消纳渣土的合适场所,经过审批、纳入监管,是可以设置社会化建筑渣土消纳场的,此类渣土消纳场可采取市场化收费标准收费。

武汉市城管部门透露,将制定有关建筑弃土消纳场建设标准、作业规范及相关监管办法,从制度层面对弃土消纳进行规范。